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05|回复: 0

三岔湖的“田园梦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0 01: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以龙泉山为界,2.32万平方公里的都江堰灌区分为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两部分,都江堰(渠首工程)世界文化遗产是成都平原灌区的龙头,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而三岔湖就是川中丘陵灌区的核心,起着“继往开来”之功用。
       凭借与成都同样的生态本底,三岔湖不仅把成都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试验样本的目标和定位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贯穿于新城的设计与兴建之中,同时,也始终怀抱融入大成都、共赴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梦想。


“亲水”
与都江堰同出一脉

       都江堰放水节期间,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在成都三岔湖举办,此次颁奖活动有一个崭新的内容,即以“2010三岔湖创意迎水活动”向都江堰致敬。3月31日,三岔湖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黄强偕部分先期来蓉的作家以及部分媒体人士一道,从三岔湖出发,沿成都新津、西来、平乐、安仁、元通、都江堰一路溯流而上,踏勘迎水线路。一路上,看着从都江堰流域古老的河道长藤结瓜不断分叉而出的新新旧旧的沟渠,感受着其中同律的脉动,他们不禁感慨:大自然是如此神奇,这一脉之流,将龙门山下的都江堰和龙泉山下的三岔湖天然地联系在了一起。
       可见,都江堰是成都的生态本底,也是三岔湖的生态本底。
       正因为如此,三岔湖这座即将嬗变的新城,将未来的城市功能定位紧紧地与都江堰靠在一起。
       所谓城市定位,即确定城市承担的主要任务和发挥的作用。城市定位涉及究竟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市的问题,城市定位是否准确,事关区域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以及城市本身的发展前景。“亲水”,既是都江堰赋予三岔湖的天然属性,又是三岔湖新城的城市定位。
       当年,都江堰之流穿龙泉山而至简阳,终成“天府成都第一湖”——三岔湖。拜都江堰所赐,沱江之水、林盘之竹、湿地之润,构成三岔湖的独特优势,也形成了毗邻成都这一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的最大水体。成都资阳三岔湖合作区域,也即未来的三岔湖新城,正位于三岔湖库区的核心区域,规划面积达9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7平方公里,陆地面积63平方公里)。去年,三岔湖合作开发区组成各方专家以及开发区管委会成员共同参与的课题组,为未来三岔湖新城功能定位开“方子”。经过周密调研、论证,课题组认为,三岔湖水面宽阔、岛屿众多、岸线曲折、依山傍水的地貌类型丰富多样、生态环境良好、土地资源丰富,作为“天府第一湖”,三岔湖具有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三岔湖的发展应该就围绕着“水”做文章。而且,三岔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四川正在加快交通枢纽建设,三岔湖交通区位优势凸显;二是成都经济圈建设正如火如荼,三岔湖有“借力”途径;三是四川建设“两湖一山”休闲度假旅游区的规划正在大力推进,三岔湖是其中重点;四是三岔湖是毗邻成都这个特大中心城市的最大水体,成都市虽然受都江堰滋润之利,河流纵横、水网密布,但市域内没有大面积湖泊,缺少宽阔、浩瀚的水域,因而三岔湖对成都市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课题组提出,三岔湖应该大力发展体现“零碳发展”理念的“亲水经济”。所谓“亲水经济”,就是围绕“水”资源大做文章而发展起来的经济。课题组的专家们认为,“亲水经济”覆盖面大,有广阔的发展纵深,在环境日益恶化,水资源稀缺的今天,“亲水经济”具有耀眼夺目的发展前景,而且,“亲水”的水有别于激流险滩,其特点是风光秀丽、水波不兴、令人神往的静水。三岔湖具有发展“亲水经济”的所有要素。
       据此,三岔湖区域未来的发展模式确立。都江堰灌区这个“面”,构成了三岔湖未来新城的发展根底。

跨越
彰显“现代性”

       准确而个性的城市定位,正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三岔湖新城的城市定位明确了,其城市功能也随之确定,即旅游目的地功能、生态人居功能、现代服务功能、人口集聚和承接大城市人口转移功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功能。顺理成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为新城功能定位构建强大的产业支撑,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以滨水休闲服务业为主的“亲水新城”。三岔湖合作开发区的思路是,构建以滨水休闲服务业为主体产业的产业支撑体系。其中,以休闲、观光、游乐业为主体产业。依托大面积湖泊和丰富的岛屿岸线资源,开发形成旅游景点景区,发展现代旅游业:包括以休闲度假、水上水岸及山地运动及健身、乡村体验为主的休闲旅游,以水上游乐、演艺娱乐为主的观光旅游,成为成都都市圈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其次,打造包括文化创意产业、高端商务会务业、高端房地产业、幸福晚年产业、生态观光农业五大产业的支撑产业。充分利用三岔湖临水而居、四季常青、气候温和、环境宁静等优势,大力发展与中老年休闲疗养、保健护理、颐养天年相关的新型服务业,使湖区成为成都周边功能最全、规模最大的“幸福晚年产业”集聚区;依托湖泊、港汊、岬湾、湖滩、湿地、山丘、谷地、岗地、平原等丰富的地貌类型和毗邻大城市、大型枢纽机场的优势,发展中高端房地产业;服务于休闲旅游,发展形成蔬菜副食品生产供应农业,水产业、水生植物业,科技试验农业、体验农业等观光农业,成片水果种植业等的生态观光农业;依托山、水、岛为一体的自然景观,发挥毗邻成都市的区位优势,利用宽敞的空间,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通过挖掘、创造、移植等方式,做好现存历史文化积淀与湖泊水景的链接,做大做强做新“三岔湖特色文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成都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依托众多的岛屿、曲折的岸线、丰富的地貌类型,发挥空间上相对独立、自然分割的优势,发展高端商务会务业,成为成都都市圈最具特色的高档商务接待地。
       这一产业体系,不仅彰显“世界”和“现代”两大元素,而且完全跨越了工业化阶段。这正好与成都市提出的现代世界田园城市建设具有的世界级、现代化、超大型、田园城市四个内涵相契合。
       俗话说,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然而,三岔湖并非凭空而起,除了自然条件的优势,三岔湖合作开发区也面临所有城市化进程中的难题。简阳是四川传统的劳务输出基地,简阳经济中,农业占有很大比重。虽然如今简阳经济正在全速挺进之中,但转变发展方式之路仍很漫长。三岔湖新城如何利用“新”的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步伐?除了打造上述新兴产业,三岔湖新城的内生增长机制也不容忽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内生增长机制的两个重要方面。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化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要把城市化和实现经济增长结合起来考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认为,这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的一个亮点,以往,把“城市化”写入文件还比较少见。三岔湖新城可容纳约35万人,其人口构成主要有四个部分:一是原住居民,二是滨水休闲及相关产业吸引的外来从业人口,三是在新城置业的新增人口,四是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流动人口,其中包括将新城作为休闲度假地的暂住人口。按照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1∶3∶7的比例,新城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能够有效吸纳本地农村劳动力人口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也能广泛吸纳周边农村人口向新城集聚并实现就业。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推动梯度转移。三岔湖新城亲水休闲服务业的发展,不仅能主动承接成都特大中心城市人口、产业转移,补充和分担中心城市的部分重要功能,还将使新城成为资阳、简阳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此一设计中,成都统筹城乡实践的影子清晰可见。
       与此同时,三岔湖合作开发区打破行政区划,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对标先进,为自己的跨越式发展“借梯”。2009年12月29日,成都资阳联席会第五次会议上,双方签署了1个政府合作协议及7个部门框架协议,宣布进入工业、农业、规划、城管等十多个领域全面合作的新阶段,两市自2008年开始的区域合作迎来全新“提速”。两市签署的《成都—资阳推进全面合作的意见》提出,要努力把资阳建设成为成都平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市民休闲旅游目的地。其中并专门提到,简阳市要与毗邻的龙泉驿区、双流、金堂等区(县)完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实际上,三岔湖合作开发区本身就是区域合作的产物:由资阳和成都两市共同成立成都资阳三岔湖合作开发区管委会,管委会下辖四川三岔湖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由成都、资阳两地四方共同出资组建,成都文旅集团代表成都方,资阳市工业投资有限公司、简阳两湖一山投资有限公司则是资阳方的投资代表。在这样的体制下,三岔湖90平方公里的开发完全是企业化运作。
       2010年2月28日,占地约5400亩、总投资30亿的三岔湖长岛国际会展旅游度假区在三岔湖起步区动工。据简阳市市委书记赵涌涛介绍,“三岔湖长岛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参考美国长岛规划建设的理念,定位于国际会议中心,同时作为“中国西部博览会”高端论坛配套活动举办场所,建成后是一个集会议、度假、休闲、旅游、水上游乐、户外运动、生态人居为一体的国际会议旅游度假区。明年7月,长岛国际会议度假区将初步建成包括国际会议中心、旅游度假酒店、水上游乐中心、运动公园和高品位生态住宅小区等完整配套设施,并将成为西博会部分会议和论坛的举办地。
       国际经验表明,具备临湖而居、傍水兴业条件而仍处在“沉睡”中的自然区域,往往是最为理想的新兴城镇开发建设区域。而基础设施建设的全力跟进,更使这个判断具有现实的意义。如今,三岔湖旅游快速通道的新建使成都市区与三岔湖的车程大为缩短,拟建的成都市第二绕城高速公路距三岔湖不足10公里,更是极大地拉近了与成都市的时空距离,使三岔湖突破龙泉山的地理阻隔,成为与距成都市路程最近、交通便捷的大型人工湖泊,从而弥补了成都市缺少大面积水体资源的不足。届时,三岔湖“亲水经济”的崛起,将与全域成都的整体发展形成互补、互动,优化成都市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并提升成都都市圈的综合发展水平。

挺进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

       三岔湖新城的规划,具有强烈的前瞻意识和对区域形势的理性把握。
       如果说“一极一轴一区块”战略决定了三岔湖的空间优势,那么,与都江堰(渠首工程)的一脉相承、东西呼应则构成了三岔湖的历史文化优势。此两种优势对于三岔湖融入大成都而言,又是一种优势。因而,三岔湖合作开发区在对新城定位、品牌树立等一系列动作中,始终借助三岔湖与都江堰之间具有天然联系的先天条件,致力将这座新城融入大成都。这种思维方式,不仅仅是出于对建设的考虑,更多的,是在区域发展的大背景下谋划这座新城将来的发展,考虑这座新城居民的生活。
       如此思路下,新城的规划者们立意要把新城主动融于成都都市经济圈中发展。因为三岔湖区域与成都市仅一山之隔,是成都向东拓展、辐射川中、连接重庆、走向全国、放眼世界的门户,具有广阔的服务半径和市场空间,有条件形成对川中、川南以及更广大区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因而,“三岔湖新城”具有成为成都都市圈新增长点的基础条件。那么,以什么为纽带来密切区域联系?那就是都江堰,因为,大成都范围内,除了雅安,其他7个城市都属于都江堰灌区,而三岔湖则属于都江堰东风渠第六期扩灌工程。沿三岔湖水流一路回溯,顺着东风渠、岷江内江一路往北,将直达都江堰。由此不难发现,三岔湖的水因子里有悠久的都江堰水文明,而都江堰,正是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本底。
       于是,对新城的总体开发有了如是原则:以湖为魂、师法自然、有机集中、城湖一体。对新城的总体布局有了如是概念:七星伴月,一湖横贯,以象朔月,林盘错落,以法七星。对新城的核心价值有了如是期许:人与自然双盛、人和社会共赢。对新城之名有了如是定义:“三岔湖者,天府第一湖也。论面积,27平方公里,泱泱大湖,大气平和乃其气质;论湖岸线,240公里,蜿蜒曲折,多少故事藏其中;论湖岛,岛屿115个、半岛160余个,如独立之思想,散布大湖中。论‘三岔湖’本义,‘三’者,多也;岔者,选择也;湖者,包容聚集也。多元包容、和而不同,乃三岔湖之价值观是也。”
       不难发现,以上表述,散发出浓烈的起源于都江堰的“锦江文明”因子,这种独特的文明因子,使三岔湖湖区自然而然构成了一个天然的“道场”,再加上其独特的岛文化和林盘文化,集合诠释出“道法自然”的哲学观与风水内涵。
       由此角度审视“2010三岔湖创意迎水活动”,便不难发现,这一“迎水”之举,内里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
       都江堰放水节期间,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在成都三岔湖举办,此次颁奖活动加入了一个崭新的内容,即以“2010三岔湖创意迎水活动”为核心的都江堰灌区文化体验行。为此,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将颁奖典礼扩展为传媒文学周,并首次把传统文学与创意文化对接。这个“迎水”活动到底怎么搞?是做迎水仪式,还是发表迎水宣言,抑或是修建迎水纪念碑?以及迎水线路该怎么走,走哪里?主办方并未预设答案,而是在颁奖典礼举办前的半个月,在当地媒体大范围“广而告之”,向全体市民征集迎水活动、迎水使者、迎水线路三大创意,掀起全域成都的头脑风暴。并承诺,将拿出三岔湖三座半岛一年的使用权,恭迎金点子最终的三位中标者成为“天府第一湖”的岛主。
       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意,出人意料又顺理成章。出人意料,是因为“迎水”不仅在川内,甚至全国都属首次;顺理成章,是因为都江堰为四川省8个市、42个县的3000多万人提供着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灌溉面积达1026万亩,灌区内任何一地要表达感恩,都合情合理。这一举动,不仅密切了区域社会经济联系,也为三岔湖的“亮相”吸引了足够的注意力。这一大张旗鼓的“迎水”之举,实质就是树立三岔湖新城的“亲水”品牌,为新城的“亲水经济”张目。“感恩”,既强调都江堰与三岔湖之间的一脉相连,又是融入大成都的切口,更是密切整个都江堰大灌区经济社会联系的契机。
       然而,这一切,还不足以尽言“迎水”之内涵。
       三岔湖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黄强一直以来有这样一个观点:以龙泉山为界,2.32万平方公里的都江堰灌区分成了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两部分,都江堰(渠首工程)世界文化遗产便是成都平原灌区的龙头,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而三岔湖就是川中丘陵灌区的核心,起着“继往开来”之功用,三岔湖是都江堰灌区承前启后、承西启东的重要节点。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其“本底”就是都江堰;而三岔湖作为都江堰的扩展、新灌区的代表,成为都江堰生命力的象征。2.32万平方公里上,以三岔湖为代表的不断成长壮大的“都江堰”,能够加厚成都的“本底”,成为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坚实支撑。
       正是因为这一观点,黄强对此次“迎水”有很多期望。
       其一,都江堰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其丰富内涵构成足以令整个灌区傲视天下的自然本底和人文本底。一直以来,作为世界唯一留存的运行2200多年的水利工程,人们对都江堰的研究多是集中在水利方面,但都江堰对于灌区的功用远不止于此,它不仅支撑灌区生产,同时还支撑了灌区的生活、生态乃至文化精神,因而,有必要将其置于历史、文化、哲学的层面重新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和应用。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集众之力。因而,以“迎水”为契机,谋求参与此次活动的精英们的联动,借助他们的影响力,将这个“本底”研究搞起来。
       其二,都江堰的概念不应只包括自流区,还应包括整个2.32万平方公里的大灌区。以“迎水”为由头,密切整个大灌区的经济社会联系,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将整个灌区与都江堰渠首工程捆绑,打包“申遗”,打造整个灌区的水文化旅游品牌,据此推出系列“亲水”主题游。
       其三,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其“本底”就是都江堰,而三岔湖,正是都江堰的扩展,三岔湖融入大成都,不仅可以加厚成都“本底”,还是成都市跨过龙泉山,经济纵深东推的基地。黄强认为,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完全可以带动整个大灌区共同实现。
       黄强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响应。成都本土著名的巴蜀史专家谭继和非常赞赏这一思路,他认为,这是一个建设性的设想,完全有必要就此进行研究。四川大学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振之对此也表示赞同,同时,他还接受了三岔湖合作开发区的委托,组建专业团队,对包括三岔湖在内的都江堰大灌区进行系统调研,整个灌区的生态环境变化、城镇体系变化、经济产业变化等都在研究之列,最终将形成《都江堰灌区文化旅游资源本底研究报告》。另外,黄强一手组建的“天府之国与都江堰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也将于4月7日正式宣告成立,这个研究中心设立的最初动因,就是推动都江堰大灌区的“本底”研究。届时还将举行一个有本地著名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旅游专家、水利专家出席的小型讨论会,讨论会的中心议题仍然是都江堰大灌区。
       都江堰不愧千古传奇,在2000多年后,作为横贯大成都经济圈的“水脉”,它仍然把控着未来的“经济命脉”、标注着区域的“人文标高”,为嬗变中的三岔湖新城,托起了“田园城市”之梦。

【链接:国内外城市发展定位借鉴】

       苏黎世西部工业区: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融合
       瑞士苏黎世传统工业区位于苏黎世市区西部,最初形成于18世纪末。经历了一段辉煌的工业化发展历程建成了一批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工业建筑。到20世纪60年代伴随产业结构的转型及区位价值的改变,区内的工厂企业相继关闭或外迁,使该区逐渐衰败。自20世纪90年代初苏黎世政府开始寻求西区复兴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今天,苏黎世西区已经重现生气,工业化文明时代的历史印记与当今信息化的发展有机融合,在市民的日常工作生活情境中散发出独特魅力,成为苏黎世最具吸引力的场所之一。
        苏黎世复兴的成功经验不乏值得借鉴之处。
       首先,是由政府主导的科学系统的论证与策划机制,确保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的延续和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其次,是城市建设具体实施规划的制定,为工业区历史文脉特色的延续和公共空间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具体策略。第三,城市生活的复兴。这在西区复兴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强调混合适居城市的概念,将其落实到每一个街区乃至每一幢建筑内;其次,规划建设了完整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系统,为人的各种活动提供支持;再次,引入新的闻名的产业机构,确保人气,更为地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另外还有建筑保护与改造方法的多样性。西区复兴注重对场地和建筑的历史进行原真性维护和保持,保护原有的空间格局与文脉特征,保留工业建筑的原有风格,唤起人们对区域的历史记忆,同时并不刻意强调所谓新老建筑的协调而是各自凸显其时代特色使工业文明与现代文明在对比中彰显魅力。

       海口:绿色城市
       20年来,海口的定位多次变换,投资政策导向也经常处在摇摆之中。建省之初,海口的发展目标是国际性城市,到1996年经历泡沫经济后,海口提出“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变旅游通道为旅游基地”的发展目标,1998年,海口提出了“新兴工业基地、热带旅游胜地和区域性商贸中心”的“两地一中心”发展目标。
       在经历了多年城市发展的“洗礼”及沉思之后,海口最新的城市定位落在了“绿色城市”上。绿色生态城市的新定位确定了海口未来的发展目标,即把海口建设成为拥有一流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理想第二居住地,具有服务设施最优,经济实力最强的海南省经济中心城市及最具浪漫和活力的热带滨海旅游度假休闲之都。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海口市委、市政府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提出了两大奋斗目标:一是在海南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是建设全国最精最美的省会城市。围绕这两大目标,不管是在新区开发还是在旧城改造中,都要体现热带滨海和宜居旅游特色,突出城市品位,打造品位海口,提升海口的核心竞争力。

       无锡:经济中心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
       无锡分别于1986年,1996年和2001年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
       1986版的无锡市总体规划提出以中心城为主体、小城市为两翼、城镇为纽带、乡镇企业为基点的城镇群体结构;1996版提出建设以大城市为主体、中等城市为两翼、中心镇为纽带,一般镇为基点的城市群体;2001版提出建设“1个特大城市、2个大中城市、12个城镇组团”的三级城镇体系。上述规划内容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国家和省市城市化战略调整的基本导向,也反映出无锡城市规划从主动适应“苏南模式”,倡导均衡发展、积极鼓励小城镇建设,到充分熟悉土地、环境等地区发展资源的刚性约束,在城市建设中坚持“紧凑型都市与开敞型区域相结合”,并提出集约、集聚发展理念和集中型城市化战略的思想演变过程。在三版总规划中,都延续了“经济中心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的城市性质,但是每次修编都有所侧重。
       城市突飞猛进的发展,使无锡很快跻身于全国现代化城市行列。无锡的发展与无锡的城市规划定位不无关系。同时,无锡在发展中,虚心地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城市的发展经验,将之与本地区的特点结合起来,走出了具有“无锡本地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4-4-20 22: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