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虎三 发表于 2006-1-13 22:26:34

《康巴镜像》后记

几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br>
<br>
??——代《康巴镜像》后记<br>
??<br>
??费孝通先生生前曾如是描述他心中的“藏彝走廊”:“谁能把她描绘出来?”面对藏彝走廊那近乎万花筒般的风光与风情,《藏彝走廊丛书》的写作工作,对于我们全体编著者而言,无疑是在走一条从来没有人走过的崎岖山路。一本书几乎要花费一年左右时间的写作与拍摄,以百万字为基本单位计数的大量资料的考证与查找,这其中的艰辛,也只有亲历者自知了。当您阅读到这一页时,《藏彝走廊丛书》第一套第一本,可以说就接近尾声了,但丛书对于我们远末结束,藏彝走廊那充满魔力的美丽诱惑对于一切行走者,远末结束。<br>
??中国人常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理解这句话是在告诉人们:山河比民众更为永恒;民众比个体更加伟大。当我用这种念头行走于走廊的山山水水、村落民居时,我的双脚告诉我,我正行走于一片宽阔而厚重的大地之上。当您耐心阅读本书至此时,我只想告诉您几张照片背后的故事。<br>
??<br>
??谢谢:这是一张没有在正文中出现的照片,但他的名字频繁出现在正文之中:林俊华。这位纯朴而学识渊博的教授,是我个人认为目前研究康巴文化的集大成者。我把这张照片放于此,只是想告诉自己:我的《康巴镜像》一书的诞生,最初完全来源于林教授的启发与启蒙。1990年,帕斯用如下的开篇语来表达自己对于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谢意:“我用一个单词开始我的演说,从人成其为人的时候起,所有的人都说过它,这就是‘谢谢’。”今天,我想用这句话来表达对以下诸位先生、女士的谢意:李绍明、石硕、李星星、李锦等,3年前,当我还在一家杂志社策划组稿时,是他们让我第一次认识了神秘而神奇的藏彝走廊。在此,我再一次对那家杂志拖久他们稿费的恶劣行为,表达我本人最深切的歉意。我还要感谢王春明、汪洪兴、郭建勋等人,他们为本书补拍了一些照片,这些图片虽然可能有些不太专业,但他们几乎是白昼接了我电话后,晚上图片就传到了我的邮箱;我还要感谢钟键老师,他为本书补拍了一些康定的照片,并亲自到成都把图片交到了我手中。他们对本书的支持,让我在这个寒冷感到温暖,让我知道这本书本身就是民族团结与合作的产物。<br>
??<br>
??文本:这是本书的封面。我原计划在序中用一篇论文全面阐述“人文地理”的文本意指与文学意义,但因为图书成稿后,文字与图片的容量已大大超过了最初的预计,我只好忍痛放笔。我的话很短,但时间具有弹性;但文学,至今依然神圣。我想表达的初意只是:正如八十年代“报告文学”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一样,在后现代的今天,“人文地理”正如是显现出端倪。从学术的角度,审视与梳理这种正在新兴的文学体裁,是摆在每一位人文地理撰稿人眼前最为迫切的工作。美国地理学家索尔曾说:“文化是动因,自然条件是中介,文化景观是结果。”当我们用人文去打量地理时,文学与职责,行走与书写,探秘与发现,考证与辩别,唯美与朴实,这些属于文学又属于历史与文化人类学的东西,就完全统一于“人文地理”这种新兴的文学体裁之中了。而当你知道你是在用一种笔法面对“历史”与“文明”进行书写时,那种书写的幸福感与责任感,使我在每一个深夜,如沐春光。<br>
??<br>
??上路:这是一张出现在本书第 页的图片,这本图片的图注充满了希区柯克的悬念。我为这图加的注为:“这位在扎坝教了三十多年书的老教师,是整个扎坝族群最有学问的权威人土。”这段话虽然是不争的事实,但此图正确的图注应为:“茨珠,这位在扎坝教了三十多年书的老教师,神情有些木然地坐在我身旁。”这是一段深深刺痛了我的文字,我自感没有能力把这段真实的文字放入此图之中。因为,照片中这位一脸无可奈何的善良老人,是在告诉了我扎坝乡中心小学学生们的贫寒后,面对镜头,陷入了沉思。由于历史与自然的原因,扎坝乡中心小学现在还有不少借宿的学生,每晚只能睡在冰冷的地上。这些幼小而单薄的生命,在冬季,每晚都要与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作艰苦卓绝的斗争。当本书交到出版社手中时,由我发起的民间小范围义捐的学习用品已分发到扎坝乡中心小学每一位学生手中。我衷心希望本套丛书的作者们,在领到版税时,能和我一道为这些孩子们做些事;我衷心希望本套丛书的读者们能和我们一道:同那些贫穷的孩子们一起上路!

友多 发表于 2006-1-13 23:05:50

祝贺焦虎三兄!<br>
祝贺《康巴镜像》出版!<br>
从网上查到的,现转到友多网上,大家先睹为快!<br>
希望能早一点拜读到《康巴镜像》。<br>
<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6/01/13/225845.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康巴镜像》(鄙人主编的走廊丛书第一套第一本,可能成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计划,并发行海外版。至目前为止,海内外出版的真正意义上第一套与走廊有关的人文地理图书;至目前为止,海内外出版的真正意义上第一本与康巴有关的人文地理图书。)现将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10万余字人文地理文字加300余幅专业反转图片与首度走光的老照片。正常的话,过两三个月就能出来。<br>
  ??<br>新书目录如下:<br>
  ??<br>
  ??丛书总序:一条走廊的命名及穿越<br>
  ??<br>
  ??●1939年的康定<br>
  ??一个浮出水面的新省<br>
  ??忧心忡忡的姜氏兄弟<br>
  ??饮鸩止渴的鸦片贸易<br>
  ??布诺尔神父与麻风女<br>
  ??康定锅庄的历史片断<br>
  ??将要乘上翅膀的歌声<br>
  ??时间涂上免腐的香料<br>
  ??<br>
  ??●末代女土司的似水人生<br>
  ??博巴最年轻的主席<br>
  ??“藏家一支花!”<br>
  ??风云突变的爱情<br>
  ??甘孜事变为红颜<br>
  ??漫长的返乡之路<br>
  ??尘埃落定惟相思<br>
  ??<br>
  ??●文明孤岛的村庄报告<br>
  ??万籁俱寂的扎坝<br>
  ??建筑独特的碉楼<br>
  ??飞檐走壁的爱情<br>
  ??神秘的崖葬仪式<br>
  ??孤岛的远古镜像<br>
  ??<br>
  ??<br>
  ??●黑陶部落的最后传人<br>
  ??土陶的今生与前世<br>
  ??隐秘的历史基因<br>
  ??原始的手工流程<br>
  ??神秘的文化符号<br>
  ??<br>
  ??●木雅芭羌的面具报告<br>
  ??塔公! 塔公!<br>
  ??“菩萨喜欢的地方”<br>
  ??一见解脱如意寺<br>
  ??文本追溯木雅人<br>
  ??金刚神舞弥足珍贵<br>
  ??<br>
  ??●营盘小街的发现之旅<br>
  ??走近营盘小街<br>
  ??历史远逝的古街<br>
  ??宗教百科博物馆<br>
  ??老街的手工拉皮术<br>
  ??一位老者的关公庙<br>
  ??<br>
  ??●茶马古道的“背子”<br>
  ??大地上的史诗<br>
  ??从一张老照片进入<br>
  ??敲响群山的肤皮<br>
  ??云端的跋山涉水<br>
  ??<br>
  ??●2000公里的康巴八记<br>
  ??蜀山之王贡嘎山<br>
  ??拒绝融化的海螺沟<br>
  ??星空灿烂的夜歌<br>
  ??黄昏无限的八美<br>
  ??莲花生出惠远寺<br>
  ??阳光灿烂的亚拉<br>
  ??欢喜佛地燃姑寺<br>
  ??亚马多吉的“宫殿“”<br>
  ??<br>
  ??后记 <br>
  <br>
  ??丛书首批书目:<br>
  ??《吾土丽江》 白郎 (将出)<br>
  ??《康巴镜像》 焦虎三 (将出)<br>
  ??《云端阿尔》 焦虎三<br>
  ??《门巴秘史》 席永君<br>
  ??《珞巴秘史》 焦虎三 <br>

石灵山 发表于 2006-1-14 14:27:58

称兄道弟!?咬文嚼字!?绕口令!?

<table width=100% bgcolor=#cccccc cellpadding=5 cellspacing=1 class=TBone><tr><td bgcolor=#293838 class=TBBG9><b>下面引用由<u>友多</u>发表的内容:</b><br>
<br>
祝贺<font color="blue">焦虎三兄</font>!<br>
祝贺《康巴镜像》出版!<br>
从网上查到的,现转到网上,大家先睹为快!<br>
希望能早一点拜读到《康巴镜像》。<br>
<br>
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br>
...</td></tr></table><br>
<br>
首先<br>祝贺——即将出版《康巴镜像》的“焦虎三”兄!<br>祝贺——“焦虎三”兄的《康巴镜像》即将出版!<br>
<br>
先同“焦虎三”兄——绕完口令<br>
再与 “友多” 兄——嚼兴嚼兴<br><br>
若“友多”兄要尊“焦虎三”为兄<br>宜————焦兄——虎兄——……<br>或————焦老兄——虎仁兄——……<br>要么——如“石灵山”兄那样——加上“”作——“焦虎三”兄<br>否则——如 “友多” 兄那样——焦虎三兄——歧义顿生<br>到底是——焦虎——三位兄弟呢<br>还是———焦虎三——这位老兄呢<br>
<br>
<font color="blue">不知道“石灵山”兄——到底是咬文嚼字——还是在绕完口令……</font><br>
<br>
( <img src="images/smilies/default/em04.GIF" width=20 height=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img src="images/smilies/default/em04.GIF" width=20 height=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img src="images/smilies/default/em04.GIF" width=20 height=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 :哈哈——小开玩笑!!)<br>

月下菊影 发表于 2006-1-15 13:51:13

<br>
祝贺大作终于付梓,期待早日面世:)

linxy 发表于 2006-1-15 15:14:52

我们都盼望着著作早日面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康巴镜像》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