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腾霄:一个人的文化产业!
编辑:周小林<br><br>
<font color="red">(是他们,让横断山域更美! 系列)</font><br>
<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7/03/16/145534.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
(杨腾霄在蝴蝶泉边为游客作画 )<br>
<br>
<font color="#ffff00">陡然间心从手出,先画几条曲线像洱海一样的月亮,连接几条流线型的垂直直线表示下关的风,再画几个绕丝形的线条在月亮上描述白族挑朵绣出的上关花,头顶上一条起伏的曲线表现出了苍山顶上的积雪。最后,勾画出“金花”的五官。一幅风、花、雪、月的金花头像便完成了。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感受到了大理白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整个过程,只用了30秒的时间。 <br>
一个小小的金花头像,囊括了大理的4大名景。杨腾霄的小小书摊,也成了蝴蝶泉边的一大特色景观。不久前,云南省版权局对这幅小小的“风花雪月金花头像”进行了版权登记,至此。经营了7年之后,“风花雪月金花头像”终于有了合法身份,杨腾霄成为了图像的专利者。这朵金花从杨腾霄的笔下,飞向了世界各地。</font> <br>
<br>
<b><font color="#00ffff">云在洱海上空</font></b> <br>
他一边慢慢开车,一边说他的书、他的画、他的人生。对于他的下海,他在“作者寄语”中说到“一个六尺男儿,挑担不起丈夫与父亲的职责,还在洱海边上喘干气?”于是疏远文学,开始真正下海。他说“我非鬼非人,常常感到疲惫不堪,惟一的解脱是浸泡在洱海看上空的云”,他崇信,“将某一个瞬间固定在永恒的画框就是一种人生。” <br>
他的书,名字叫做《云在洱海上空》,单是这书名,就将大理两种最让人柔肠百结难以忘怀的美放在一起。 <br>
书里的故事是以“洱海纪事”的形式展开的,共有9篇,此外还有“凤姐”“女神”“碎光”3篇。书里的故事,都是用大理的语言讲大理的人大理的事。看他的书,就像站在洱海边上,迎面吹来的一阵海风,很湿润,还带着一股洱海特有的甜腥味。<br><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7/03/16/151452.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
(杨腾霄速写的“风花雪月”)<br>
<br>
<b><font color="#00ffff">将大理金花带走</font></b> <br>
如果就只是这样的一本书,就是内容再精彩,要想在短时间内让读者产生极大的兴趣,也是不大可能的,尤其是在蝴蝶泉这样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上。 <br>
为了吸引读者,杨腾霄找到了一个别出心裁的方法来推出他的书:“大理最有代表性就是‘风花雪月’,我不仅签名,我还现场作画,只要30秒,我就能让每一个读者拥有属于他自己的一幅‘风花雪月’。如此一来,新鲜感就出来了,卖点也就有了。” <br>
因此,他会在书的最后一页来速写大理的“风花雪月”。一般的过程是这样:先画4条一组首尾相连的弧线,代表月;然后在这一组弧线的右侧画四五根直而有致的直线,代表风;然后在弧线上再来一些环线,表示花;最后再在弧线的上方画上一些线条,就成了雪。 <br>
这时的画面虽说“风花雪月”均到位了,但那实在是与大理的“风花雪月”相去甚远,甚而,还根本不是一幅画。在游客的疑问间,杨腾霄在这时总会对游客轻轻一笑,又是“刷刷”几笔,在弧线与直线之间,一个白族“金花”的笑便在瞬间跃然于纸上,画面的左下方,还飞着一只可爱的小蝴蝶,直到此时,一个完整的画面才算完成,它的美、它的奇,会让你有些意外。杨腾霄还会告诉读者:“都说大理金花带不走,我送你的这金花却是可以带走的。” <br>
<br>
<b><font color="#00ffff">大理需要创意旅游</font></b> <br>
白族作家那家伦对白族姑娘头饰有过精彩的论述,大意就是,大理最著名的“风花雪月”,都浓缩在这一个个精致的包头里,它的形如弯月,上有五彩缤纷的绣花,却又迎风招展,它的缨络形如山,白如雪。而杨腾霄的画,生动地再现了这样的论述。 <br>
一个小小的创意,使游客有了属于自己的“风花雪月”,珍藏这一本小书,这一幅小画,也就珍藏了全部有关大理的记忆,多么轻便,多么简约!这就是一幅30秒的速写画所承载和传达的信息。对于大理正在发展着的文化产业,这样的亮点,应该更多一些。<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