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不足 首个清明假期咋像耍周末?
编辑:周小林首个清明小长假使市民得以在清明节踏上回乡祭祖的旅程,同时也激活了传统习俗中的踏青游。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与往年7天的黄金周假期相比,对于首个清明小长假,无论是商家、车站,还是市民自身,都尚未做好充足准备。
清明小长假是过完了,紧接我们还将迎来“五一”小长假、端午小长假,下一个小长假我们应该怎么过,才能避免首个小长假的问题再次出现?才能让我们真正感觉到小长假带来的乐趣?
A现象篇
市民
没有准备 小长假就像过周末
“清明假期?没有出去,与过周末差不多。”27岁的陈萍说,每年只有黄金周时,她才和男朋友外出旅游。“以前没有休息过3天的假期,真不知道怎么过?”陈萍说,清明假期前两天,在家睡到自然醒,然后就是看碟片。只有第三天,她才去春熙路逛了逛。
而有车的罗建国,这个清明假期也过得与周末差不多,和朋友驱车到龙泉耍了一天,剩余2天也就在成都郊区的农家乐和朋友打麻将。“耍惯了7天的大假,突然来了个3天的小长假,真有点不适应。”罗建国说,清明假期开始后,如何耍他真的没有思考,更没有准备。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清明假期,市民不是在家呆着,就是到郊区去踏踏青。而到近郊踏青成了多数市民的选择。
没有休息 部分人与小长假无缘
“清明节那天我们还是在上班,公司没有放假。”在武侯区一家鞋厂上班的李俊4月4日仍然在上班。李俊说,可能是第一个清明假期的原因,公司很多人都没想到放假,公司也没有提放假的事。以前放7天大假的时候,他们还可以轮休,而今年清明节就根本没有轮休。
据了解,因为清明节与双休日相连的原因,很多企业,特别是用农民工比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在清明节当天仍然在工作。记者调查发现,首个清明假期还远没有黄金周假期那样深入人心,不少企业以及员工本人都没有意识到,清明节当天该休息,即使上班也该算加班。而机关、事业单位和正规企业的人基本上都享受到了3天的假期。
出行
预案不足客运站买票等车难
首个清明小长假昨天落下帷幕。
据统计,昨日成都市各大客运站和自驾车返程客流量高达25万人次。三天的假期里,短途游唱起了主角,由于客运站运力调配出现问题,不少市民遇到买票难、等车难的问题。甚至还发生了游客为抢座位大打出手的事情。
相关负责人分析称,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是客运站完全没有相应的经验,没有掌握市民小长假出行的规律。首先,市民出行时间太集中,特别是第一天,半个小时甚至二十分钟内乘客集中买票上车,让车站措手不及。成都旅游集散中心和成都汽车总站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往五一、十一长假,市民们都会避开出行高峰。但是今年是第一个小长假,大部分市民和以往的双休日一样都选择在九十点到车站买票上车。这让车站短时间内聚集了太多游客。对此,成都旅游集散中心的值班站长陈寰表示,虽然对首个清明小长假客流变化有所准备,且备有两套应急预案,但确实也低估了这次清明节的客流形势。陈寰表示,对于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他们将总结这次的经验,详细制定应急预案。
没有经验 线路冷热太明显
清明假期第二天,记者曾在成都旅游集散中心看到,洛带、青城山售票处大排长龙,而蒲江、眉山、新津等地的临时购票处,很少有人问津。“三天假期第一天中途线路最受欢迎,第二天则是当天来回的短途线路最热。”相关负责人称,由于没有相应的经验,在线路冷热不均的情况下,运力调度上明显不足。
有了这次小长假的经验后,各个客运站都对以后的小长假充满了信心。客运站负责人称,各大客运站可以借鉴这个清明假期线路“冷热图”,切实有效地做好准备,调整运力和时间,解决不同时段火爆线路买票难,冷门线路浪费运力的问题。成都汽车总站站长向梅说:“现在我们已经掌握小长假客流高峰的规律了,所以我们会把大量的加班车运力调整到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的时间段。”旅游集散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则建议,今后小长假时,希望市民们可以提前购票,尽量避免客流高峰的短时间聚集。
B反思篇
怎样让“小长假”耍出感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清明3天小长假里,多数市民的安排是:清明当天祭祀,其余两天外出踏青。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很多市民没有想好这个三天的假期该怎么过,最后假期结束了,多数人的感觉就像是多了一天的周末假期一样,没有体现出小长假的真正意义。
公共服务要适应小长假特点
“清明放假的政策制定了,相关公共服务部门就应该根据小长假的特点调整好服务。”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郭虹认为,以往在黄金周之前,政府的各个部门都会在旅游、交通等方面作出全面的准备工作,而本次可能是首个小长假的原因,感觉政府在这方面明显做得不够。
“小长假肯定没有黄金周那么多问题,但为了让群众过好这个小长假,政府有关部门也应该针对小长假出现的诸如短途旅游增多带来的问题进行协调。”郭虹说,新的休假办法出来后,政府应制定相关措施,引导群众过好小长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对政府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出游引导旅游开发要动脑筋
清明、端午等小长假,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节日。如何让群众过好这个节日,耍好这个假期?郭虹建议,各类文化团体、媒体都要在这方面做好引导。“黄金周时,媒体、旅行社以及商场各类黄金周的出行计划、促销手段都五花八门,所以群众在黄金周期间都觉得实实在在是在耍假。”郭虹说,在小长假期间,市内游和短线游肯定会升温,相关单位特别是旅行社也应该更新思路,在旅游出行上动脑筋,针对短线旅游、踏青游多推出出行计划,方便群众选择。
友情提醒
清明节加班该拿3倍工资哟!
从今年开始,清明节当天上班,加班工资就是平时的3倍了。针对首个清明假期,成都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特别提醒:清明假期是调整休假后的第一个小长假,按照规定,4月4日为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按不低于日工资的300%的标准,向当天上班者支付加班工资,并须按最低工资标准执行;4月5日、6日是公休日,对这两天上班的,应安排同等时间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按不低于日工资的200%的标准支付加班工资,并按最低工资标准执行。需要注意的是,法定节假日是不能以补休来代替的,用人单位不得以安排补休为由而不给加班费。若发现企业不发放或不足额发放加班工资,可通过拨打12333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举报。
相关新闻
清明小长假短线游赶超“黄金周”
首个清明小长假,成都周边各大景区成为许多游客休闲踏青的首选。不少景区的游客接待量超过了“黄金周”水平。3天时间内,国色天乡乐园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峨眉山和青城山-都江堰接待游客10万人次。不少景区称,首个小长假对市民出游的拉动作用直逼“黄金周”。对此乐观的情况,原先部分持观望态度的景区纷纷表示,将对接下来的端午、中秋等小长假加大准备。成都多家旅行社也称,将设计推出应对小长假的主题旅游产品。 记者陶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