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沟5·12震后旅游营销计划》开始实施
编辑:周小林 摄影:友多山野考察队(未受地震灾害影响的海螺沟景区)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蒸蒸日上的四川旅游业遇到了史无前例的重创。
不幸中的万幸,四川著名景区海螺沟只是地震波及区,没有受到地震大的影响。
海螺沟景区管理局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迅速制定了《海螺沟5·12震后旅游营销计划》,充分利用未受地震灾害影响的机会,在四川旅游恢复、重建过程中,凸现海螺沟旅游的独特魅力和优势。
一、海螺沟灾后恢复旅游市场的主体思路
积极抓住“5•12”汶川大地震时海螺沟景区基础设施未受到严重破坏的有利机会,在四川旅游恢复、重建中,全面启动和快速恢复海螺沟景区的旅游业,树立海螺沟景区在四川省未来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全新形象和地位。以夏季避暑度假、夏季冰雪节、天然温泉、自然生态等产品为宣传营销重点,重新启动和巩固成都、重庆、广东等主要客源市场,逐步拓展四川省内以及国内其他客源市场为宗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相关部门的作用,利用各类营销宣传活动和节庆,全方位、多角度地扩大海螺沟景区对外宣传和招徕力度,促进海螺沟地区旅游业的全面恢复和持续稳步发展。
二、海螺沟主要客源市场,以及针对各市场采取的具体举措、手段。
近年来,海螺沟地区的客源市场主要为四川省内、重庆市和以广东为中心的东南沿海等地。针对海螺沟地区目前的主要客源市场,拟采取以下具体举措。
(一)加大四川省内、重庆市各主流媒体的营销宣传力度
从2008年6月9日起,分别在成都地区的《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晚报》、《成都日报》、《天府早报》、《520旅游快讯》、《电影快讯》;重庆地区的《重庆时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重庆晚报》、《重庆今日旅游报价》、《重庆旅游同行报价》;四川省内的《雅安日报》、《眉山日报》、《乐山晚报》、《南充晚报》、《遂宁日报》、《广安日报》、《资阳日报》、《内江日报》、《自贡日报》、《宜宾日报》、《泸州日报》、《绵阳晚报》、《广元日报》、《德阳日报》等四川省、重庆市各主流媒体推出海螺沟旅游的宣传广告、专题报道、新闻消息、图片等。
(二)与其他地市全面合作,联合宣传营销,推出新的旅游产品、打造新的旅游线路。
积极加强与成都、重庆乐山、峨眉山、雅安等地区的合作,以海螺沟景区为龙头、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金沙遗址、武侯祠、杜甫草堂、青羊宫、文殊院、广汉三星堆、乐山、峨眉山、雅安碧峰峡、上里古镇、喇叭河、泸定、康定等旅游景区、景点串联组合起来,推出以下旅游线路:
1、成都(重庆)、乐山、峨眉山、碧峰峡、海螺沟6日游
2、成都(重庆)、碧峰峡、上里古镇、喇叭河、海螺沟5日游
3、成都(重庆)、海螺沟、雅加埂、康定、泸定5日游
4、海螺沟、康定、泸定4日游
5、海螺沟夏季冰雪、温泉3日游
6、炎热夏日,走进雪山下的避暑天堂——海螺沟3日游
7、海螺沟冰川温泉周末度假3日游
8、海螺沟高山花卉原生态3日游
9、海螺沟、雅加埂山地户外4日游
(三)制作各类宣传资料
1、印制海螺沟旅游手册,免费在各大重点客源市场发放。
2、制作海螺沟旅游宣传展架,免费分发到重点旅游客源城市各主要旅行社的旅游门市部。
(四)其它宣传
1、网站宣传:充分发挥友多旅游网www.youduo.com的优势,在全力宣传海螺沟旅游资源的同时,积极在国内主要网站上做好相关宣传。
2、邀请重点客源城市的主流媒体、旅行社和自驾车俱乐部到海螺沟访问考察。
3、携手与“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经济圈”内的旅游景区联合举办旅游推介会,加大宣传营销力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