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旅游:今年何时回暖?
撰文:张雅琴 编辑:周小林今年5月以来,记者每次到省旅游局,都会看到院内停放着多辆旅游大巴车,这与往年同期旅游大巴一车难求的现象截然相反。省旅游局一位负责人感叹:“今年来青旅游的人少,旅游大巴车很多都闲置着,旅游公司都快愁死了。”
旅行社接待量大幅下降
5月30日,记者见到青海青藏国际旅行社的负责人窦洛时,他正在准备去韩国开拓客源市场的相关事宜。谈到今年的经营情况,窦洛一个劲地摇头,他说,国际旅游通常都是在每年的元月份和上年的12月份做好预订工作,同时,要提前一个月告知游客具体的线路安排等详细情况。青海和西藏在一条旅游线上,今年,6月份以前的团队基本上都取消了。另外,考虑到今年北京要召开奥运会,机场的客流量较大,旅行社把入境口岸城市安排在了成都,谁料到,成都发生了大地震,这让他们不得不将7月份的团队也取消了。去年,青藏国旅的营业额达到三千多万元,按预定情况,今年应当好于去年,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今年的营业额最多只能达到四五百万元。
青海省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王静介绍,今年他们公司的损失较大。“大美青海香港行”期间,他们与外地很多家旅行社签订了意向性协议,当时,预计有六千多人将来青旅游。但三月中旬以后,一部分团队取消了协议。由于不少人对青藏线游仍然很感兴趣,大多数团队未取消,但是,5月12日发生汶川大地震后,其余团队也取消了协议,而且省内组团出去的人也寥寥无几。如今,他们只能接待为数不多的散客。据他们统计,与去年相比,他们今年的接待量下降近80%。
宾馆入住率下滑近30%
受旅游不景气的影响,今年,我省宾馆业的入住率也大幅下滑。6月3日,记者从西宁市旅游局了解到,1月至5月,省内星级宾馆的入住率下滑了将近30%。天年阁饭店销售部有关负责人称,四五月份饭店旅游团的入住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与去年同期相比,仅5月份的营业额就下降了30万元左右。建银宾馆销售部的负责人也认为,旅游接待对宾馆入住率影响很大,他们宾馆的入住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左右,这段时间以来,有近五六十个旅游团取消了协议。
“自今年3月中旬以来,我省旅游业受到较大冲击,虽然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来青旅游的人数比预期明显减少。”在全省第三次旅游发展大会上,青海省旅游局局长吴大伟如是说。
据调查,仅3月中旬至4月底,各旅行社被迫取消已签订来青旅游的协议或意向性协议的旅游团队3000多个,5万多人,散客人数也同时大幅下降。国家旅游局4月28日下发《5月1日解禁西藏国内游、6月1日开放西藏国际游的通知》后,我省旅游开始有序恢复。但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原拟来青旅游的团队纷纷退团,我省各酒店、旅行社、景区业务量普遍下滑。吴大伟还说,拉萨事件和四川地震的负面影响将持续一段时间,游客数量的增长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用自救来弥补损失
王静说:“目前,旅行社能做的就是自救。”这家旅行社打算推出“青海人游青海”的旅游产品,以此弥补损失。他还说,许多土生土长的青海人没到青海的景区游玩过。据不完全统计,在本地人中,绝大多数人没去过青海湖,70%的人没去过贵德,40%的人没去过互助,市场的潜力很大。窦洛认为,今年下半年,要尽量压缩旅行社的开支,冷静思考并为开拓明年的客源市场做准备,他将继续努力开拓新的客源市场——韩国。
今年,我省旅游业遭受重创后,省内各级旅游部门非常重视,及时出台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免受损失。省旅游局局长吴大伟说,我省将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促销的力度,在抓住境外市场的同时,持续拓展国内市场。以9月份“唐古拉青藏线豪华旅游专列”开通为契机,争取延长列车在青海境内停留时间,增加停留次数,通过“大美青海”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宣传,树立青海旅游品牌形象,把更多的海外游客吸引到青海来。以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为主线,突出青海旅游的原生态特色和差异性,提高我省旅游品牌的美誉度、增加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全力打造中国最美湖泊之旅、藏传佛教文化和藏医药文化之旅、健康休闲之旅、原生态之旅等,创建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品牌,从而着力培育旅游主体市场。同时,我省还将培育壮大旅游主体市场,全力打造一家至两家在全省同行业中有较强竞争力的旅行社龙头企业,支持和引导有较强实力的民营企业投资旅游,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青海旅游品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