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亩补偿 四川川湿地保护条例预计明年出台
编辑:周小林若尔盖——全世界最大的泥炭沼泽湿地、黄河流域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如今沙化趋势日渐严重,甚至可能导致成都出现沙尘气候。昨日,国家林业局GEF(全球环境基金)湿地项目办公室和四川省林业厅在蓉召开研讨会,请来国内外近百名专家“会诊”湿地保护问题。在这个我省有史以来第一次湿地保护会议上,省法制办相关负责人透露,《四川省湿地保护条例》将于今年完成立法调研,预计明年出台,将明确引入生态补偿制度,以便更有效地保护湿地。
湿地退化 沙尘威胁迫近成都
若尔盖湿地退化究竟有多严重?相关监测结果表明,若尔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湿地面积2001年比1996年下降了37.67%,沙化地从1997年到2007年增加约50%。这样的趋势还会越来越严重。
专家表示,这些变化,将影响全球气候,而距离若尔盖直线距离仅400公里的成都平原更是首当其冲。位于川甘交界处的若尔盖湿地,作为我国西北荒漠化向东南方向发展的天然屏障,一旦失守,沙尘天气极可能在成都出现!
拟推生态补偿 惠及全省湿地
据悉,早在1999年12月,全球环境基金(GEF)就通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并签署实施了“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若尔盖湿地便是其中的一个示范点。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湿地保护项目,今年10月即将结束。
在昨日的研讨会上,省法制办李向兵处长透露,今年完成立法调研并预计明年出台的《四川省湿地保护条例》,除了明确多部门实施、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协调的管理体制外,还明确引入湿地生态补偿制度。
所谓生态补偿,遵守“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据悉,关于森林保护的生态补偿制度已在全国施行,四川的标准是每亩5元,广东是每亩10元。“四川湿地有多少万公顷?即便一亩补助一元,都比较可观。”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说,这不仅对保护若尔盖起到推动作用,四川其它湿地也将受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