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多 发表于 2009-1-17 16:41:23

关于在灾后重建中打造世界一流“中国杜鹃园”的建议

撰文:彭宇行 编辑:周小林 摄影:友多山野考察队


(迷人的四川杜鹃花)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于1986年与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在都江堰市合作建立了华西亚高山植物园,通过多年不懈努力,位于都江堰市龙池的华西亚高山植物园杜鹃专类园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亚洲地区保存杜鹃花属野生种类最多的杜鹃保育、展示与研发基地,并于2000年命名为“中国杜鹃园”。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华西亚高山植物园遭受重创,杜鹃专类园遭受严重破坏,引起了中国科学院领导的高度关注,多次察看灾情、慰问职工,并就华西亚高山植物园的恢复重建迅速做出重要指示;作为已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杜鹃专类园,也引起了国际最负盛名的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美国密苏里植物园的特别关注。
  “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国杜鹃园”,是华西亚高山动物园恢复重建立足服务于四川省和都江堰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会同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的重要指示,积极组织制定华西亚高山植物园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确定了设施重建与功能重建并重的工作思路。该项目的实施,将为都江堰市继都江堰古水利工程、青城山之后的重要旅游景观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树立新的品牌,将为全面提升地震灾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先导性的样板和示范。为此,就华西亚高山植物园的恢复重建中打造中国杜鹃园的建设项目提出以下建议:
  一、将中国杜鹃园建设项目列为四川灾后重建中的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四川省杜鹃花属植物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发挥华西亚高山植物园杜鹃专类园在国内外杜鹃保育、展示和研发领域的优势地位和作用,以位于都江堰市龙池的杜鹃专类园(40余公项)为引种核心区和示范区,以都江堰市城郊150公顷低海拔山地为杜鹃保育展示区,以都江堰市龙池1500公顷亚高山山地为杜鹃保育辐射区,打造以杜鹃为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平台、森林景观旅游品牌和园林绿化产业品牌,打造收集保存野生杜鹃种类最多、具有独特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杜鹃园。
  二、建议成都市人民政府并四川省人民政府对中国杜鹃园建设项目予以规划立项,对中国杜鹃园项目予以政策指导和资源匹配;建议成都市人民政府并四川省人民政府会商对口支援恢复重建的省(市)人民政府对中国杜鹃园建设项目予以积极响应和立项实施腊及必要的资源匹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将积极参承担和配合中国杜鹃园建设项目的实施。
  我们坚信,在四川省、成都市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科学院、四川省的院省合作框架下,在华西亚高山植物园的恢复重建中打造中国杜鹃城必将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必将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在灾后重建中打造世界一流“中国杜鹃园”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