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多 发表于 2009-12-26 14:02:37

新场古镇:10亿资金打造天府水乡

编辑:周小林

  新场古镇,作为大邑县西部最早的建制镇,以其山丘坝兼有的地形和有利位置,曾经是商贾云集的商贸重镇。“一新二唐三灌口”,一句顺口溜形象地描绘出新场古镇在大邑县历史上的地位,新场古街上保存较好的一些清代时期会馆建筑,默默诉说着其盛极一时的商贸繁华。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周边交通的日益完善,逐渐边缘化的新场一度沉寂下去,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人多地少,农业发展受限制,又不符合大邑工业布局规划,如何重现昔日繁盛景象,实现新场新的起飞?近两年来,按照我市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新场在大邑县委、县政府“旅游兴县”战略的指导下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确定了以新场古镇保护开发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旅游,实现一三产业互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创一张名片,编一套规划,政府主导,民间投入,市场运作,打造天府水乡。
  作为我市33个首批一般场镇改造试点镇之一和大邑“三山一泉两古镇”建设的重要板块,新场抓住灾后重建和实施农村四大工程等机遇,将古镇保护开发与一般场镇改造相结合,用“小支点”撬动“大市场”,多种渠道筹集社会资金2亿余元,创造性地完成了古镇保护开发一期工程。作为成都首届森林文化旅游节分会场之一的新场古镇将以令人惊喜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我们的项目包装还正在进行,预计将引进超过10亿元社会资金投入到古镇旅游发展中。”新场镇党委书记龙玉祥介绍说。

  规划全覆盖
  奠定“小支点”
  新场镇位于成都平原西部,是大邑西部最早的建制镇,属山丘坝兼有的地区,交通方便,东到县城10公里,西接邛崃,南连王泗镇,北通鹤鸣乡、斜源镇、出阝江镇、花水湾和西岭雪山。新场古镇拥有古街道七条,布局二纵二横井字型,老街建筑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镇内河网密布,是川西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船”型水乡古镇。房屋大都为清末时期建筑。大院落、楼阁较多,青砖青瓦、木楼木柱,雕梁画栋、栩栩如生,封火墙群古韵古色;有400多年历史的明末建筑川王宫、有摩岩石刻——佛子岩、有“虎跳出河”第一溪;古街(巷)、古院落、古民居、古雕刻、古堰渠、古码头、古索桥、古寺庙、古树木等古色古香、古朴典雅。今人誉新场:“穿镇清波古镇新场第一;江分数堰水乡四川无双”。
  考虑到新场具有建设天府水乡古镇的特质性资源,2008年以来,大邑县委、县政府启动了新场古镇保护开发工作。去年12月,新场迈出了古镇保护开发的重要一步,成功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创出响亮的名片。与此同时,坚持规划先行,聘请专业机构进行高标准规划。在编制完成了总体规划、保护性规划、保护开发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新场古镇旅游策划、AAAA级旅游景区策划、旅游营销策划、场镇改造施工设计方案等,实现了规划的全覆盖。“我们还要进一步修编总体规划,整个新场镇旅游产业发展主要由古镇旅游、现代农业观光体验,以及山地养生休闲三大板块组成,后两板块是我们今后的开发重点。”龙玉祥指着规划图告诉我们。正是有了完善的规划,新场今年争取到灾后重建及政策性资金5000余万元,启动了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道路改造、绿化、路灯等古镇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古镇保护开发的基础——“小支点”。

  多渠道筹资
  撬动“大市场”
  新场古镇开发建设,巨大的投资从哪里来?面对最现实的资金问题,新场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市场!把社会当做取之不尽的银行,充分通过市场化运作,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金,“只要有好的项目,就不愁没足够的资金!”
  在营造环境的基础上,新场打破古镇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以项目换资金、以资源换资金等多元化投资格局,撬动起古镇保护开发建设投资的“大市场”。
  新场古镇许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都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得以建设。按照项目合作筹资的模式,四川渔樵集团先期投入1200万元,进行场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土地价值,对于停车场、河坝街景观整治、活水游泳池等项目,则是通过BOT方式融资,企业获得这些项目一定年限的经营权。还有燃气、电力、电信和光纤公司等配套建设相关管网的特许经营权筹资。另外,结合灾后重建,引进业主对农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进行联建,节余的面积用于开发乡村旅游项目。甚至还引导农民自筹800万元改造房屋和自建经营性铺面。
  如今,整个新场古镇已形成功能分区、水网田园穿插交融的明清小镇风格,身处其间,着实能感受到天府水乡的韵味。古镇主入口门景广场,一座青砖的雕楼矗立眼前,周围工人正在做景观绿化;踏着青石小径,穿过雕花拱桥,徜徉于垂柳河堤旁,两岸已有几家古香古色的茶馆、别具一格的驿站在迎接客人。目前,古镇的停车场、铁索桥建设已完成;污水主管网、自来水和天然气已完成下地铺设;商务区主体建筑已全面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出江河景观改造也已完成了一大半。据介绍,为了迎接成都首届森林文化旅游节,新场古镇核心区的所有道路铺建,护栏建设、两座景观桥改造、游客接待中心都在本月25日前完工。
  据介绍,作为森林文化旅游节分会场之一,新场古镇将举行璧山寺感恩庙会、民间文化表演、土特产展销等活动。届时,名小吃一条街、大学生创意一条街都将正式开街,思安广场商务区将开业。

  群众广参与
  共享发展成果
  在新场古镇核心区河坝街,许多居民正按照规划自行改造房屋。沿河两岸的居民都高兴地将自家房屋自行向后拆退四米,“一下变成商业口岸了,以后可以赚旅游钱了,怎么不乐意”。在政府引导下,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改造,因为大家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虽然还处于开发建设的初期,这两年,新场镇上的房价节节上涨!群众受益,正是新场古镇保护开发的目的。
  “我们主要是通过持续增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金融部门小额贷款来调动群众积极性。”该镇有关负责人介绍。据悉,新场古镇保护开发一启动,就很快成立了文昌旅游合作社,由旅游合作社以3亩集体建设用地与大邑县兴旅公司合股投资300万元建设商务区,农户既可收取租金又能参与二次分红,另外,还引进企业参与古镇半岛旅游和现代观光农业开发,农民获得土地流转收益。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灾后重建政策,引进业主联建,参与联建的九洞桥89户农户用旧房面积的70%换取新房屋,剩余面积则交给业主投资发展乡村旅游项目。通过基础设施的改造,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自然取得了群众的支持。为调整业态,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还争取到金融部门的支持,以“三户联保”的方式,采取政府贴息,农户以房屋产权作抵押或担保的形式,共贷款100万元,河坝街19户群众得以按规划自行改造房屋用于旅游服务配套,这样,使群众都能共享旅游产业发展成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场古镇:10亿资金打造天府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