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多 发表于 2010-5-4 18:34:25

都江堰打造“中国财神第一山”

编辑:周小林

       青城绵延八百里,赵公山是主峰,赵公山之美,远胜青城山。遗憾的是,赵公山至今还是“待字闺中”。不过,借力灾后重建,都江堰市深度挖掘道家文化,赵公山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启动,标志着“中国财神第一山”打造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开发赵公山,我为之努力了一辈子,现在终于有了眉目。”赵公山开发起步了,都江堰市玉堂镇民俗文化顾问杨启明神采奕奕。
       赵公山位于都江堰玉堂镇,其主峰海拔2434米,比青城后山最高峰老君阁高近1000米。赵公山上有卧牛岗、登龙山、佛爷岩、赵公山顶等众多的自然景点,其山势峻峭雄伟、树木神奇古怪、云雾变幻迷离,每年都能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探险登山。
       据记载,赵公山是古人类的活动地带,山的东坡大岩窝猿人洞有远古人类活动的痕迹,被认为是古人类居住的洞穴。历史上,人们把西蜀群山统称为“八百里青城”,赵公山为大面山,乃“七十二福地”之一,与“十大洞天”之一的青城山组成了完整的道教“洞天福地”。后来,因赵公明与张陵结盟创道教后,在这里掌管钱粮,深得教民拥戴,后称为赵公山,也称为财神山,历朝历代,“爱财”之人争相前来。
       杨启明就出生在赵公山下。一直以来,杨启明都在为开发赵公山而努力。最早是为赵公山上的居民奔忙,虽然守着财神山,山上的居民生活却相当艰辛。他为此写了《龙凤村社会经济调查》呈给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希望通过开发旅游带动群众致富。前些年,他自筹资金在赵公山修建了庙宇,汶川大地震中毁于一旦,其后,他又召集家人投资400多万元建赵公庙。去年,在玉堂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组建了财神擂鼓表演团队。
       “赵公山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杨启明说,经常有香港、台湾的客人到赵公山来拜祀。去年7月22日,一支由台湾同胞组成的“台湾财神寻根旅游团”来到玉堂镇,进行财神寻根、拜祭财神等文化旅游活动。台湾净明忠孝道教会理事长许昭男说:“财神庙就是我的根,今天找到了财神的故居,回到这个道教文化、财神文化发祥地,我心情十分激动。我们要把赵公山财神文化带到台湾。”
       如今,杨启明开发赵公山的夙愿即将实现——灾后重建中,玉堂镇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赵公山的方针,实施文化先行战略,整合赵公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祖庭”、“圣地”、“神符”、“奇树”、“灵泉”等特有的人文旅游景点,依托中国财神堂,综合开发赵公民俗文化旅游产业。
       据玉堂镇党委书记胡子金介绍,将按照边开发,边开放,有序恢复的原则,重新打造核心景区内的赵公民俗文化旅游景点。青苔沟的迎仙桥、送仙桥、石磨坊等古迹将在得到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赵公民俗文化活动场所也将进行统一打造。景区将修建旅游步道,将这些景点串联起来,游客们将来可以登上海拔2434米的青城山之巅。 为确立赵公山为中华财神祖山祖庭的形象,景区将建设一个赵公财神古镇和一个“中华财神堂”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赵公山景区的旅游核心景点。而烧柴(财)蒸黄糕、蒸包子的迎财神、商祀财神、送财神、迎喜神、火把送迎财神、供天、山王土地会、“打露水”等众多有趣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与财神相关的活动将留其精华、去其糟粕,以节庆的方式得到恢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都江堰打造“中国财神第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