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引种国外观赏植物的现状及对策
编辑:周小林目前,我国商品花卉生产中使用的品种主要来自国外,花卉市场中见到的盆花、切花、球根花卉品种几乎都是国外育种家培育的。这些品种在我国的流行体现了我国在商品花卉引种方面的巨大成就,而且这些品种的引进也的确大大推动了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但随着花卉生产和消费国际化的进一步扩大,在世界范围内花卉品种的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品种问题已经成为限制我国花卉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醉蝶花)
一、我国引进国外观赏植物的现状
(1)商品花卉(包括盆花、盆栽观叶植物、切花、球根花卉)
近20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花卉种和品种。据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粗略统计,当时从国外引进的观赏植物大约有500个种4000多个品种,约占荷兰和日本的商品花卉品种目录中出现的品种总数的80%,一些品种成为我国商品花卉生产的主栽品种。目前,我国商品花卉生产中使用的品种绝大多数是国外培育的,尤其是大宗切花、盆花和花坛植物品种。这些观赏植物变异极其丰富,品种数量少者数百,多则成千上万,体现了花卉发达国家在花卉育种方面的先进性,也体现出我国在花卉育种方面的落后程度。
(2)园林绿化植物材料——木本观赏植物和草坪地被
棕榈科植物的引进:全世界共有200余属约3000种,我国约分布约18属近100种。近10年来,华南和西南地区的一些植物园和园林公司或苗圃开展了大规模的引种工作,并已形成批量生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棕榈科植物已达到90属300余种。目前我国园林绿化中应用的棕榈科植物多为国外引进栽培的,并成为华南地区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
彩叶观赏植物的引种与应用:一些林业院校、植物园、中国林科院及一些省的林科院(所)等,进行大量彩叶木本观赏植物引种工作。并从中筛选出适宜各地栽培的种类,有些种类已经推广生产。此外,北京市园林局植物园在20世纪90年代引进70余种夏、秋季节观赏的园林树种,筛选出40余种,增加了北京地区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园林树种。
草坪植物:目前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禾本科草坪植物绝大多数也是国外培育的品种,我国自育的草坪品种极少,尤其是冷地型草坪品种,我国生产用的冷地型草坪基本都依靠进口,平均每年引进品种高达30多个左右,每年直接从国外购买草坪种子花费了大量的外汇。我国学者在草坪草育种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外引进草种相比,所占的市场份额极低。
除此之外,我国还引进大量的一、二生和多年生露地栽培花卉品种和其他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化植物种类。
我国是花卉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有着大量性状优良的花卉种和品种,但多数仍处于野生状态,“养在深闺人未识”。怎样利用丰富的资源培育我国的特色花卉品种,取代进口品种,甚至向国外出口,已经成为摆在花卉科研人员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二、我国引进国外花卉品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引种不能创造新品种,但却是解决当前我国花卉生产中品种缺乏问题、加速花卉产业的发展速度、以及快速丰富园林绿化植物种类、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最快捷的途径。所有的花卉生产国都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并且现在仍然采用这种方式来解决花卉生产中的一些问题。但我国在引进过程中存在一些致命的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阻碍我国花卉业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的花卉品种引进在很大程度上是生产资料的购买。目前,我国引进国外花卉品种的途径很多,除各类科研机构通过交换或购买引进小批量品种外,一些较大型的花卉企业或花卉进出口贸易公司每年都要从国外购买大量的花卉种苗、种球、种子作为生产资料,这是引进花卉量最大的一条途径。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全国进口花卉种苗5000万多株,种球1000多万粒,种子70多吨。但得到的不会是国外最新的品种,育种的关键品种和新育出的品种一般不易得到。园林绿化树种一般没有大批量的引种,多为少量引进然后进行繁殖。
(2)品种引进多,自己培育的品种少。目前,我国商品花卉生产中使用的品种绝大多数为国外培育的品种,自育品种在多方面远不如国外品种,相应的栽培技术不完善,国内花卉生产者对国外品种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3)重引进品种,轻引进技术。一般生产者只重视品种的购买,不关心相关的生产技术的引进和学习。虽然品种先进,但往往由于生产管理水平跟不上,没有得到应有的产量和品质。规范化的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结合优良品种,才能达到优质、高产栽培的目的。
(4)重复引进。表现在园林绿化树种的引种方面。近年来,国家对引进国外优良园林绿化树种很重视,提供了一些经费,由于科研管理方面或信息方面的原因,同样的种和品种常会有多个单位同时或先后引种,造成外汇的浪费。
(5)引种盲目性大,过度重视观赏性状,轻视生态适应性。引种之前,对国外品种了解不够,这样做往往可能造成引进种类的全军覆没或造成生产失败。这在园林绿化植物和商品花卉的引种方面均有体现。我国是一个横跨多个纬度、地形复杂的国家,各地域的气候条件相差很大,在引种国外植物时一定要考虑引进地和原产地的气候情况,详细了解引种植物的生态特性和生长特性。
(6)引进过程中不注重检疫,造成许多新的植物病虫害的入侵。
三、减少引进数量,实现观赏植物品种国产化的对策
(1)加强对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的收集、开发和利用,创造自己的优良品种。
(2)加强传统名花的育种工作,创造中国的世界名牌花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