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多 发表于 2010-12-9 00:05:52

岷江百合的百年情缘

撰文:舒欣   摄影:周小林


(绚烂盛放的岷江百合)

       1997年初夏,一辆满载游人的旅行车沿着岷江,穿行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只见河谷一处的悬崖上,美丽的岷江百合正绚烂盛放,车上的外国游客们几乎同时喊道:“Stop!”“Regal lily!”“Wilson!”(停车!帝王百合!威尔逊!)车门刚一打开,他们全然不顾来往的车辆,穿过公路,径直走向在风中摇曳的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 Wilson),有的赶紧趴在石头上不停地给百合拍照留影,有的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


(100年前,将岷江百合引入欧美的植物猎人——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

       原来这让他们如此疯狂的岷江百合,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由著名的英国植物猎人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引入。因为其高贵美丽的气质,它们被人们赞誉为“帝王百合”,并普遍种植在欧洲的庭院里,装饰着他们的夏天。而这些喜爱植物到痴迷的人,跨越重洋来到中国,正是想看看自己钟爱的鲜花的故乡,了却一生最大的心愿。

百合花开海外香
       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国的西部简直就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园:初春时节,报春、迎春冒着寒风竞相开放;盛夏来临,杜鹃、百合和绿绒蒿等美丽的花儿,又将山川变成了一张张五彩斑斓的地毯;金秋一到,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完全是一派童话世界的景象;寒冬渐近,艳丽的山茶又悄悄盛开,装点着山间溪畔。这座花园里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尤其是那些躲过了第四纪冰川袭击、奇迹般活下来的生物种类,因此,这里可以说是全世界生物学家毕生向往的地方。


(岷江百合因其高贵美丽的气质,被人们赞誉为“帝王百合”)

       深受人们喜欢的百合就有很多品种产自这座大花园。百合属植物全世界约有80种,分布于北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山地,而我国就有39种及26个变种。百合在我国南北均有分布,又尤以西南和华中地区最多,其中25种及19个变种皆为我国所特产。可以说,我国是百合属植物的自然分布中心。
       我国栽培百合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早在汉代,医药家张仲景就在《金匮要略》的“百合病篇”中详细讲述了百合的药用价值,指出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润肺等作用。公元七世纪,南北朝后梁宣帝曾这样赞美百合花:“接叶多重,花无异色,含露低垂,从风偃柳”。据说,这可能是对百合花美丽姿态的最早描述。


(岷江百合)

       两千多年前,原产我国的同为百合属的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L.)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因为每逢开花季节,萱草的花枝上都会有一些花谢花开,它被人们称为“日日新百合”(Daylily)。19世纪初,英国邱园的收集者科尔从我国南方引入了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它是我国各地常见的一种球茎花卉,在我国有很长的栽培历史。它那翻卷的橙红色花瓣,上面点缀着紫黑色的斑点,与纤长舒展的花须相匹错落有致,显得万分多姿,在欧洲园林很快风行。这种花被西方人称为“虎百合”(Tiger lily),后来成为世界上栽培最普遍的百合种类之一。不仅仅是卷丹、岷江百合,我国还有很多野生百合属植物都是世界百合杂交育种的不可多得的原始亲本材料,已杂交选育出许多新品种。

拯救欧洲百合的岷江百合
       西方人一直把百合当做圣洁的象征。智利和法国还曾把百合花作为国徽的图案。18世纪后,美国产的百合传入欧洲,原产中国的百合也相继引入欧洲。从此,百合成为欧美园林中重要的球根花卉。在百合属植物的引种历程中,不得不提的是英国植物猎人欧内斯特•威尔逊和他引种的岷江百合等百合属植物。1899年,年仅23岁的威尔逊接受英国维奇花木公司的派遣,开始了他的中国西部之行。第一次出行,他就满载而归,采集到了珙桐、山玉兰、小木通、大白花杜鹃、尖叶山茶、虎耳草等多种植物,成为“打开中国西部花园的人”。
       1903年,威尔逊第二次来到中国西部。在饱受路途的颠簸和难受的高原反应后,他成功找到全缘叶绿绒蒿,完成了这次探险的主要任务。之后,他又在岷江峡谷继续探险,发现了他前所未见的“百合之王”——地上茎高达1.8米,巨大的白色花朵长12~15厘米,直径12~13厘米,还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这就是岷江百合!


(岷江百合)

       让威尔逊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被当地人称为“喇叭花”的岷江百合,因为是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分化和繁衍,在山麓和峡谷地区躲过了第四纪冰川袭击,具有强健的生命力。而19世纪后期,由于病毒的蔓延,大多数欧洲原生的百合品种正面临着灭绝的险境。欧美园艺专家利用这批中国野生百合原种——岷江百合,与欧洲原生百合进行远缘杂交育种,正是岷江百合优良的品质和抗病毒适应性拯救了欧洲百合,使欧洲百合在世界园林中重放光彩。
       1908年5月,威尔逊再次来到中国。这次他以成都为根据地,并到灌县(都江堰)、汶川、岷江河谷、丹巴、打箭炉(康定)一带进行植物考察,最后到达中国西部花园的腹地¬——松潘。这是一直让威尔逊最魂牵梦绕的地方,他曾在日记中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如果命运要我生活在中国西部的话,我一定只要求住在松潘而不作其它要求”。和前几次探险一样,他采集到了包括岷江百合在内的各种各样让人惊叹的植物。冬天时,他把搜集到的一批标本和种子寄运到英国,没料到竟然出了意外——在托运一万八千多株百合球茎时,为了省钱,他没有用泥土包裹球茎,结果等那些经过长途旅行的百合球茎运到英国时,大约有95%的都溃烂了。听到这个消息时,威尔逊不由得失声痛哭。

岷江百合差点要了他的命
       1909年9月,威尔逊再一次接受哈佛大学阿诺德植物园的聘请,和家人一起搬到美国。原本他只是担任管理植物收藏的职位,但是阿诺德植物园的负责人却不愿威尔逊就此歇息,他以上次采集到的百合球茎和松树种子在邮寄过程中出了问题为由,再次说服威尔逊前往中国西南。1910年,威尔逊将妻子和女儿孤零零地留在美国,第四次前往中国。这次他计划采集更多的岷江百合球茎和松树种子。


(岷江百合)

       1910年5月,威尔逊到达北京。此时的他已是一个“中国通”了,用不着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到准备工作上。盛夏时节,威尔逊从湖北境内向四川进发,途经大宁、云阳、宣汉、阆中等地,6月23日进入四川东部,8月12日抵达松潘,进入干旱的岷山峡谷。威尔逊一行穿行在狭长的骡马道上。这是松潘的交通要道,到处都是悬崖峭壁,石头上还刻着“警惕山崩”的字样。功夫不负有心人,威尔逊很快就在这里发现了一大片岷江百合。他马上要求助手在地图上标明这大约6000~7000棵美丽而高贵的野生百合花准确的生长位置,准备一个多月以后,等百合花地上的苗全部枯萎,再回来挖取球茎带回美国。
       9月3日,疲惫的威尔逊满心欢喜地准备撤离,他高兴地坐在轿子上沿着山路往回走。突然,走在最前面的猎狗一边惊叫着一边狂奔而去,紧接着一块小石头从高处掉了下来。威尔逊赶紧让两个轿夫放下轿子,两个轿夫慌乱地朝前跑去。威尔逊刚从轿子里钻出来,一块大石头就滚下来,砸中了轿子,然后掉入河中。威尔逊吓坏了,也拼命地往前跑,期间仍然还有石头不断地落下来,连他心爱的遮阳帽也跑掉了。就在这时,他感到一阵钻心的疼痛,摔倒在地。原来,他的右腿被石头砸中了,两处骨头被折断,血流不止。威尔逊强忍剧痛,让助手们用照相机的脚架做夹板将右腿固定住。他无助地躺在地上,几匹后边的骡子乱窜着从他身上跨了过去,幸好没踩到他。之后,他被抬上助手弄来的另一顶轿子,一行人迅速赶往成都。
       3天后,等他们赶到成都时,威尔逊的伤口已经感染,可能只有截肢了。幸运的是,外科医生戴维森刚好在成都,在他的精心治疗下,威尔逊的腿保住了。他在病床上躺了整整3个月,才能借助拐杖勉强能走上几步。在此期间,威尔逊的助手们不断地给他带来好消息,他们采集到了不少植物,如岷江冷杉、鳞皮冷杉、地锦槭等,而且还把采集好的百合球茎运到宜昌用泥土包好,成功地寄回了美国波士顿。


(在宜昌包装岷江百合种球)

       威尔逊送回的其他百合属植物,包括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 Makino)、泸定百合(Lilium sargentiae Wilson)、宝兴百合(Lilium duchartrei Franch)、川百合(Lilium davidii Duchartre)、台湾百合(Lilium formosanum Wallace.)等种类,它们优雅美丽,大受西方人的欢迎,它们走出深山,漂洋过海,在欧美人的庭院里生根、发芽、绽放。它们不仅出现在西方大大小小的花园里,也为世界园林提供了许多重要的遗传育种亲本材料。可以说,当前世界主要栽培的百合杂交品种,如亚洲百合杂交系、东方百合杂交系和麝香百合杂交系等都少不了中国原产的百合种质血缘。


(大百合)


(泸定百合)


(宝兴百合)


(川百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岷江百合的百年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