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郫县农科村打造第三代农家乐
编辑:周小林在盆栽艺术体验坊中,听音乐看盆景;首开乡村夜游项目,在朦胧的夜色中听蛙声……昨日上午,全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郫县农科村正式对外宣布,将提炼注入民俗元素,建设以田园深度体验为主导的第三代农家乐,强调体验和参与,重点塑造私家精制豆瓣坊、两头是路——穿心店等“十坊八店,七观九住”,一个景点就是一个故事,继续引领全国农家乐发展。
郫县农科村
向农家乐同质化宣战
郫县农科村开时代之先河,为中国乡村旅游洞开了思路大门,全国各地纷纷推出农家休闲、农家采摘、农事体验、农村观光等题材,红红火火,精彩纷呈。面对全国各地雨后春笋般的农家乐,经过几次升级改造的农科村依然受到同质化带来的冲击。去年农科村委托四川康辉旅游策划公司和华中科技大学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农科村迈向第三代农家乐的策划和规划。
根据该策划方案,农科村覆盖区域总面积将扩大到4594亩,分为三大片区:花样庭院区、中央游憩区、田园牧歌区。其中花样庭院区面积772亩,主要包括现在农家乐集中区,将通过民居改造、庭院美化、业态升级,提升农家乐接待档次和水平,发展庭院经济。中央游憩区,规划面积809亩,以“十坊八店”为重点建设项目,打造集中游憩体验区。田园牧歌区,规划面积3013亩,以打造田园风光、林盘酒店和自行车游道为重点,展现田园牧歌似的生活方式。
个个景点都有故事
每种耍法具有不可复制性
“这次的规划是以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七个困惑的解答,寻找到了‘六解’、‘三突围’。”长年处于旅游业第一线的康辉旅游集团副总裁周小丁,是策划方案的担纲者,他告诉记者,策划的看点就在于“十坊八店,七观九住”,用点、线、面的关系将“十坊八店,七观九住”锁定在三个主题范围当中。
“刚刚过去的情人节,一支玫瑰花卖到了几十上百元,乃至于几百元。其实中国古时候的情人信物更有情趣,以后到农科村来情人信物乡绣房来,你可以体验到不一样的浪漫,在手绢上刺绣上刻骨铭心的一句话,可能更给力吧。”周小丁说,“十坊八店,七观九住”充分提炼运用了川西民俗元素,融入郫县豆瓣、川派盆景等地方特色,个个景点都有故事,每种耍法都不同寻常,具有不可复制性。
比如其中的“江安河畔一非地,头汤茶舍大风堂”项目,将建造一个地标性的茶舍,以圆为型,以木为架,以草为顶,安设六十四孔老虎灶,让游客落座听丝竹,品茗话古今。
两年时间打造
在郫县诞生“生态家园”
农科村未来将主打“体验经济”牌。今年春节期间,农科村已开始了体验经济尝试,在近期探索举办的“民俗中国年”系列活动,深入挖掘郫县积淀深厚的川西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资源,推出趣味鸡公车竞技赛、乡村田园捉鸡、趣味沙包、斗鸟等浓郁的川西乡村民俗活动,让游客感受到了一个年味儿最实诚,民俗最传统的春节。据不完全统计,仅除夕到正月初六七天时间,农科村游客数量就达到了4万余人次,同比增长34.8%。
“民俗文化只是农科村让体验进村的一种尝试,以此为契机,农科村将借鉴西湖龙井草堂和台湾乡村客栈的发展模式,在‘农家乐’上来一次革新,打造出‘第三代农家乐’。”郫县相关人士指出,农科村打造的“第三代农家乐”,其特点是小型化、精致化、个性化,文化含量较高,因而难以复制,在郫县诞生世人梦想中的“生态家园”。
“我们将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将规划变成现实,目前正在进行招商洽谈,已经引起了投资者的浓厚兴趣。”友爱镇镇长黄孝成说。
【相关链接】
农家乐如何划代?
第一代农家乐
以农科村为标志,以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乐、简单的农事体验为主,其特点是原生态、粗放性,可复制粘贴,其发展对应的阶段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和我国工业化初期相匹配,适合当时消费水平较低的乡村生活体验者。
第二代农家乐
以“五朵金花”为标志,以乡村文化品牌化展现为主,其特点是标准化、规模化、符号化。由于农家乐的特殊性,而难以形成连锁经营。其发展对应的是00年代,和工业化中期相匹配。
第三代农家乐
借鉴西湖龙井草堂和台湾乡村客栈的发展模式。其特点是小型化、精致化、个性化。由于有个性和特色鲜明,目标客户可细分,并量身定制,由于其文化含量较高,因而难以复制,其发展对应的是工业化中后期,以体验经济为主。由于能随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而变化,可以模式多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