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旅游工作会议在康定召开
编辑:周小林甘孜州州旅游发展总体要求是:树立全域旅游发展意识,以开发建设“三大区域、两大环线、三大景区”为核心,充分整合开发利用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资源,极力推动文化旅游大州向文化旅游经济强州转变。依托康东、康南、康北旅游资源禀赋,加强旅游景区及沿线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稻城亚丁和贡嘎山“两大环线”建设,打造贡嘎西坡河谷生态文化旅游带和丹巴河谷嘉绒文化生态旅游带。全力创建金沙江流域大香格里拉国际旅游精品,建设稻城亚丁、海螺沟、康定情歌城“三大重点旅游品牌景区”。突出锅庄文化、茶马文化和格萨尔文化,发展历史文化遗产展示等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打造康巴文化园区、格萨尔文化园区和香格里拉文化园区,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品牌化水平,不断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到“十二五”期末,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亿元,相当于全州GDP的30.77%。
2012年3月4日,甘孜州旅游工作会议在康定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旅游工作会,深刻认识加快全州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分析当前旅游产业发展形势,安排部署2012年全州旅游工作。州委副书记、州政府州长益西达瓦作重要讲话,州委常委、宣传部长毕世祥主持会议。
州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康,州委常委、康定县委书记段毅君,州委常委、州政府副州长杨晓东,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煜康,州政府副州长舒大春、葛宁、唐强,州政协副主席杨学康等领导出席会议。省旅游局副局长郑学炳,四川民族学院院长李能武等领导应邀到会指导。
益西达瓦对加快全州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做了深刻阐述。他指出,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富民兴州”的重要举措。我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极具开发价值和吸引力,旅游业对全州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发展形势喜人,我们必须顺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趋势,抓住机遇,加快旅游支柱产业的培育;要通过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带动提升相关产业的大发展,带动提升服务业大发展,带动提升城镇化水平、文化娱乐及农牧区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旅游是现代文明社会人们增进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生活方式了解和理解,加深相互交流的最重要、最便捷通道。
益西达瓦将我州旅游产业发展形势概括为三句话—“发展势头良好、问题困难不少、发展机遇难得”。他指出,近年来,我州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全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旅游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仍存在交通瓶颈制约突出、接待设施能力不足、旅游开发程度低、专业人才匮乏等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省委、省政府对我州旅游发展的大力扶持,交通条件的有力改善等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推动全州旅游业加快发展。
益西达瓦强调,实现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要求和目标要从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一是在重点景区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努力打造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旅游品牌。要抓好重点景区建设,大力发展观光旅游,打造高端旅游产品;要做深文化旅游结合文章,大力发展文体旅游,打造休闲旅游产品;要结合牧民定居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度假旅游产品。二是在旅游项目实施上实现新突破,不断增强我州旅游的承载力;要抓好交通项目建设,城市和村镇建设,旅游设施建设。三是在旅游要素培植上实现新突破,延伸旅游产业链条。通过培植市场主体,大力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和信息、咨询”等旅游要素,延伸产业链条,做到“吃”有特色、“住”有档次、“行”有保障、“游”有线路、“购”有配套、“娱”有去处。四是在旅游宣传促销上实现新突破,不断拓宽客源市场。要培育多元化的客源市场体系,健全旅游宣传促销机制,大力推进区域旅游合作。
益西达瓦强调,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县、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形成合力,整体推进;要坚持保护开发并重,切实抓好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提高市场运作能力,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会上,省旅游局副局长郑学炳代表省旅游局致辞,九网公司负责人作旅游网络营销专题讲座。
葛宁在会上就旅游产业发展、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的重要性以及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进行了部署,对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具体措施和旅游产业培育打造进行了全面安排。
州委、州政府联系副秘书长,各县县长,州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县分管副县长、文旅广体局局长和涉旅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