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国儒宗”崔致远的《蜀葵花》
蜀葵花(접시꽃)
寂寞荒田側(적막황전측)
繁花壓柔枝(번화압유지)
香輕梅雨歇(향경매우헐)
影帶麥風欹(영대맥풍의)
車馬誰見賞(거마수견상)
蜂蝶徒相竅(봉접도상규)
自愧生地賤(자괴생천지)
堪恨人棄遺(감한인기유)
(崔致远像)
崔致远,字孤云,号海云,谥号文昌。朝鲜半岛新罗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人。十二岁时,即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乘船西渡入唐。初在都城长安就读,曾游历洛阳。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进士及第,出任溧水县尉,任期届满,被淮南节度使高骈聘为幕府,后授职幕府都统巡官。其二十八岁时,即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以“国信使”身份东归新罗。其留唐十六年间,为人谦和恭谨,且与唐末文人诗客、幕府僚佐等交游甚广。
(韩国光州祭祀崔致远的祠堂)
崔致远是朝鲜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了个人文集的大学者、诗人,一向被朝鲜和韩国学术界尊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有“东国儒宗”、“东国文学之祖”的称誉。他12岁时离家来到长安求学,在中国一共呆了16年时间,前面的七、八年是在长安、洛阳求学,后半期则先后在溧水(今南京市溧水区)、淮南为官,约8年多时间,曾参与讨伐黄巢,881年任淮南节度使(驻扬州)的从事,崔致远28岁回新罗,在新罗王朝继续担任要职。
崔致远一生文学创作不断,曾经将自己的佳作汇编入《桂苑笔耕集》20卷行世。范文澜先生对于《桂苑笔耕集》曾给予很高评价,说它是“一部优秀的文集,并且保存了大量史事”。由于在文学上的极高成就,崔致远得到了朝鲜和韩国后世的众口同赞,死后被追谥文昌侯,入祀先圣庙庭,尊为“百世之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