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梵高灵魂相伴的蜀葵花
奥维尔小镇(Auvers-sur-Oise)位于巴黎近郊30公里的瓦兹河右岸,古色古香,保留了19世纪的魅力和宁静。
这个秀美的河滨小镇吸引过梵高、多比尼、塞尚、毕沙罗等艺术巨匠,因此也被称为艺术家之村。这里是梵高最后生活的地方,也是梵高墓地所在地。
1890年5月,梵高从阿尔前往巴黎,与弟弟提奥和他的妻子、以及他们刚出生一年多的儿子(梵高的侄子也叫文森特梵高,后来成为出色的工程师,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美术馆就是在他的奔走下建立的)见面。
5月20日,梵高拿着弟弟提奥的介绍信,来到奥维尔小镇,接受加歇医生的治疗。加歇医生是画家毕沙罗和塞尚的朋友,也是一位热衷绘画的业余艺术家。医生给梵高找了个每天6法郎的避暑旅馆,但是梵高住进了镇政府对面的拉乌客栈(Auberge Ravoux),因为这里只要3.5法郎一天。
37岁的梵高在此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七十天,他创作了七十余幅巨作,其中《麦田群鸦》这一著名作品被认为预示了他的死亡。
7月27日,星期天。外出写生时,梵高在麦田里开枪自杀,但没有打中要害,被人抬回家,他拒绝接受治疗(也有说是子弹太深了,已无法医治)。
7月28日一早,提奥赶到奥维尔。他坐在梵高床边和他一起回忆童年的时光......
7月29日凌晨1点半,梵高逝世。
7月30日,举行了葬礼。参加葬礼的只有提奥,加歇医生,鲁西安毕沙罗(著名画家毕沙罗之子),唐基。
在梵高最后住过的拉乌客栈顶层,是一个只有7平方米的阁楼。倾斜的房顶上开了个很小的窗口,可以看见天主教堂的尖塔、一小段公墓的围墙。梵高如此喜爱光亮,但这里光线昏暗,无法作画,他只能到户外写生。墙面上是一道道裂痕,左边有个嵌入墙壁的柜子,除了一把椅子,屋内再没有别的物品。由于是“自杀者的房间”,这间客房从梵高去世后一直未能租出去。
在梵高房间隔壁,他的一个追随者布置了一间投影室,用梵高在奥维尔创作的画、他写给母亲以及弟弟提奥的信配上音乐做了部电影。这名追随者的最大愿望,就是能让梵高一幅在奥维尔创作的画回到它诞生的房间中展出,以此实现梵高生前一个小小的心愿:“我相信有那么一天,我将有条件在一家咖啡厅举办一次我的画展。”如今看来,这位追随者的愿望过于奢侈,而梵高本人的愿望,又是那样的卑微。
梵高终其一生,只卖出去过一幅画,只办过一次规模小得可怜的画展。每每面对梵高留下来的作品和写给自己的信,提奥都忍不住内心的悲伤,为什么自己没有意识到或者阻止哥哥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提奥因过于悲痛也卧床不起,在梵高去世六个月后,也去世了。
提奥的太太,在她的丈夫和她丈夫的哥哥去世后的几年中,阅读了他们大量的通信。她发现这两个灵魂就像印度神话中的双马童子,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她把丈夫的灵柩从荷兰迁到了法国的奥维尔小镇,将他们兄弟两人合葬在一起,他们的墓地在小镇东北角的墓园中,后面就是那片乌鸦麦田。
但是提起梵高的画作,很多人脑海里涌现出来的都是那一幅幅金黄灿烂的向日葵。其实梵高的画作中还有很多很多不同种类的花卉静物。
梵高在写给高更的一封信中写道:“如果说乔治·简妮擅长画芍药花,而恩斯特·科斯特专长画蜀葵,那么我的心是属于向日葵的。
现藏于瑞士苏黎世美术馆的《花瓶蜀葵》,是梵高1886年创作的蜀葵花的静物布面油画。
现在,梵高墓地旁的这几株红色蜀葵花,不知是谁种下的,它们静静地与梵高灵魂相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