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笔下的蜀葵
乾隆(1711年—1799年)
【竞渡】
此俗始荆楚,特以纪岁时,
初因吊忠悃,相沿竞水嬉。
夏五真夏五,风日薰且熙,
况当膏雨霑,应节聊拈题。
昆明闪金波,回堤灿蜀葵,
中流九龙舟,谁肯相参差。
黄帽双飞桨,綵缕五色丝,
纷逐锦标得,悬望霓旌麾。
既闹旋亦寂,凭观有所思,
我观竞之义,所包未可涯。
聊举数端言,以当—解颐,
四时唯其竞,双丸日夜驰,
江河唯其竞,东去不复归。
大鹏竞图南,翼若云天垂,
蟪蛄竞春秋,各各不相知。
其间人更甚,率被名利羁,
大禹竞寸阴,陶侃较分厘,
所趋背膺判,同惧晷刻移。
准竞所以劳,其劳无止期,
故无竞唯人,四方其训之。
(清院本《十二月令图》)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院本《十二月令图》充分展现了清朝雍正、乾隆皇帝在圆明园生活的各个场景,也表现了12个月的不同节令风俗。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赏端午花的习俗。端午赏花赏的就是有端午花、端午锦、龙船花之称的蜀葵,所以在历史上,蜀葵就是中国人的端午花。蜀葵的花期一般是从初夏到夏末,花期长达2个月之久。蜀葵的另一个俗名叫龙船花,它的由来应该跟端午节赛龙舟有关。
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蜀葵是农历五月清皇家园林——圆明园的花卉主角,蜀葵出现在清院本十二月令之五月中就不足为奇了。
乾隆皇帝在他的《竞渡》一诗中也写下:“昆明闪金波,回堤灿蜀葵,中流九龙舟,谁肯相参差。”的诗句。
由此可见,优美雅致的蜀葵都是皇家花园里栽培的重要花卉植物。
其实在历史上,蜀葵都是历代皇家花园里的一个主角。从汉代汉武帝的上林苑、三国曹操的铜雀台、南北朝梁元帝的湘东苑、隋朝隋炀帝的洛阳西苑、唐朝唐太宗的东都苑、宋朝徽宗的华阳宫到清朝的圆明园,不同朝代的皇家花园里都有蜀葵的倩影。
不知何时起,蜀葵就走出了皇家花园,艳丽的色彩、超长的花期、极易的栽培、广泛的分布使蜀葵成为中华各族人民最喜爱的百姓花。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处处都有中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极强的传统民族花卉——蜀葵的身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