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的蜀葵(2)
蜀葵的原产于古代的蜀地,是四川人的故乡花。
蜀葵在中国已有22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是中国本土命名最早、栽培历史最悠久、栽培地域最广泛的传统民族花卉之一。蜀葵既是中国人的端午花,又是中国农历中十二月令花的七月代表花。
2000多年前,美丽的蜀葵花便被引种到中国各地,成为最早走出天府之国——四川,传遍祖国四面八方的观赏植物。
蜀葵又被誉为“丝路之花”,是一带一路的见证者。自8世纪起,蜀葵穿越千年、绵延万里的古老丝路,通过北方、南方和海上三条丝绸之路,被引种到世界各地。
优美雅致、美丽迷人源于四川的蜀葵成为中国花卉的代表,让中国的美丽传播和绽放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唐朝是蜀葵栽培鼎盛时期,从众多的唐代诗人吟咏蜀葵的诗作中,可以窥见那个时代人们对蜀葵的喜爱。
李世民、卢照邻、张九龄、孟浩然、郑愔、李元纮、李白、储光羲、柳浑、杜甫、刘昚虚、岑参、刘长卿、戴叔伦、武元衡、欧阳詹、裴度、白居易、刘禹锡、元稹、张祜、李贺、陈陶 、雍裕之、薛能、陈标、唐彦谦、韦庄 、郑谷、徐寅、崔涯、孙顾、李如璧等等诗人都留下了赞颂蜀葵的美妙诗句……
一首首唐诗浸润于我们的文化血脉中,建构起中国人共同的文化乡愁,它们穿越历史的烟尘,被一代代人吟诵。今天,透过这些吟咏蜀葵的诗作,让我们铭记他们的风雅与深情,倾听他们的旷放与忧伤……
白居易(772年-846年)
【江南谪居十韵】
自哂沉冥客,曾为献纳臣。
壮心徒许国,薄命不如人。
才展凌云翅,俄成失水鳞。
葵枯犹向日,蓬断即辞春。
泽畔长愁地,天边欲老身。
萧条残活计,冷落旧交亲。
草合门无径,烟消甑有尘。
忧方知酒圣,贫始觉钱神。
虎尾难容足,羊肠易覆轮。
行藏与通塞,一切任陶钧。
陈陶 (约公元812—约885年)
【蜀葵咏】
绿衣宛地红倡倡,熏风似舞诸女郎。
南邻荡子妇无赖,锦机春夜成文章。
陈标(约公元831年前后在世)
【蜀葵】
眼前无奈蜀葵何,浅紫深红数百窠。
能共牡丹争几许,得人嫌处只缘多。
唐彦谦(?~893)
【留别】
西入潼关路,何时更盍簪。
年来人事改,老去鬓毛侵。
花染离筵泪,葵倾报国心。
龙潭千尺水,不似别情深。
郑谷(约851年~约910年)
【和知己秋日伤怀】
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亭台。
梁尘寂寞燕归去,黄蜀葵花一朵开。
徐寅【徐夤】(860年-929年)
【蜀葵】
剑门南面树,移向会仙亭。
锦水饶花艳,岷山带叶青。
文君惭婉娩,神女让娉婷。
烂熳红兼紫, 飘香入绣扃。
崔涯
【黄蜀葵】
野栏秋景晚,疏散两三枝。
嫩碧浅轻态,幽香闲澹姿。
露倾金盏小,风引道冠欹。
独立悄无语,清愁人讵知。
【】本组图片拍摄于中国鲜花山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