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827|回复: 5

一个农民旅游致富路上的困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7 11: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四川新闻网特约记者来 卢猛

  题记:这是一个时代的困惑,也是一个时代的阵痛,在迫切需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摩擦碰撞的背后,一个亟待平衡的问题就是资源的分配和利用?透过关注的对象,我们的视线终点,其实只有一个字横梗着,那就是:水。
  
徐晏鹏站在自己的藏家接待站门口,看着对面山坡上红了的树叶和街道上比对着自己争相建设的接待站,不由得一声长叹。然而,长叹未止,一声开山的炮响传来,徐晏鹏的脸色更阴郁了。
  徐晏鹏是理县上孟乡塔斯村人,一条叫做孟屯河的河谷不但是他们家四世同堂的安居地,还聚集着他和上孟乡多个村寨老乡们的旅游致富希望。徐晏鹏和孟屯河曾一起出现在记者《“脱水”的岷江》报道中,他今天请来的客人,除了记者之外,还有报道中出现过的另一个人——孟屯河旅游推介的重要摄影师向心杰。
  徐晏鹏请客的目的很简单。因为他认为曾帮助孟屯河开拓旅游致富之路的向心杰,以及曾报道过孟屯河的记者能“再造奇迹”——帮助他以及上孟各村老乡们有效地反映水电站修建给他们带来的困惑,使他们能够在刚开垦好的旅游田地里,继续耕耘。
  倾听,是记者职业的一个要素,这个要素的作用有时会大于其本身。所以,记者再度来了,向心杰也再度来了。记者是第二次,向心杰则不知是多少次了,知道的就是街上的孩子们看见他会叫“向爷爷”,一些已经长成大小伙子、大姑娘的也会主动过来和“向爷爷”问好、说话,帮他背包,拿摄影器材。
  “这次来看到的更糟糕了。啥子水电不影响生态,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比对一下孟屯河过去的美丽就知道了。”
  和记者一见面,“向爷爷”就发起了牢骚。
  1999年5月,当时的上孟乡政府有意开发孟屯河旅游,就从成都邀请了一批书画家、文学家和摄影家来宣传孟屯河,向心杰是被邀请者之一。
  “我一来就一见钟情了。当时从下孟沿河谷一进来,就真真切切地穿越了一回丛林。那个时候,树林枝繁叶茂,谷口附近的回龙滩,蜿蜒缭绕,清澈见底。根本不像现在,渣石成堆,河道被挖的坑坑洼洼。”今昔对比,向心杰心情难平。
  说起和徐晏鹏的相识,向心杰记忆犹新,“那时,他还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我每次来拍摄,乡上都安排他给我当向导,陪我进山。”
从1999年到2003年,向心杰每年四季都会来到孟屯河拍摄。四年间,向心杰翻山越岭,几乎跑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拍摄了老君沟、木厂沟、正沟、一匹沟、高桥沟以及雪山、海子、草甸、森林、植物花卉、野生动物,藏寨、碉楼、经院等。2003年12月《孟屯河风情》画册出版后仅半年,即2004年的五?一节,这里的游客已经迅速增长到5000人,占了黄金周全县游客的1/2。
  “爱得越深,付出的越多;付出的越多,爱得就越深,疼得也就更深。”把孟屯河比做母亲的向心杰这样表达他的惆怅。
  “打炮的声音一响,我的心就一揪。难道我们几年来辛辛苦苦开发出来的旅游就这样毁了?”
徐晏鹏的妻子这样说。
  “因为经常陪画家、摄影家进山,受他们的启发,我知道了什么是风景、什么叫旅游。于是从1998年起我就放下运输,开始搞旅游接待。当时,这里只有我们村有三家接待站,我是其中之一。那时,从薛城到下孟之间都很漂亮,四季都有各色野花。向老师对我们孟屯河影响很大,没有他的摄影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旅游。从中我们也认识到旅游需要生态,生态环境好了,子子孙孙都受益。”徐晏鹏给记者念起了生态旅游经。
  他说,孟屯河有24条沟,沟沟有风景。除此之外,还生存着金丝猴、小熊猫、盘羊、獐子、豹子、黑熊等几十个品种的珍稀动物。基于此,他才有了搞旅游接待的愿望。在当时乡党委刘书记的支持下,由乡牵头,他和四川省旅游公司签定了接待合同,第一年游客就有五、六百人。这以后,随着一趟又一趟去成都和各旅行社接洽,游客每年都翻番。
  “第二年有1000多游客,第三年游客再翻一倍,达2000多。去年和今年的每个黄金周,游客都在五、六千人,接待站也由原来的三家增加到现在的50多家。现在仅新建的接待站就有30家左右,其中建好已经可以接待游客的有20多家,全乡有80%的人成了旅游的受益者。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台湾、香港等地的游客外,就连许多外国人也慕名而来。”谈起旅游致富经济帐,徐晏鹏如数家珍。
  “但是,现在十个游客有九个都会说,这样修电站,你们的旅游就完了。”徐晏鹏在叹气的同时,又期盼地看着记者,“从2003年回龙桥电站开始,不到30公里的河谷先后有4个电站陆续开工。现在,又要把老君沟的水引走,而去年县上曾许诺,老君沟是不会动的。去年8月,州长还要我们珍惜、把握旅游发展的机遇,并鼓励我,要我搞好旅游接待。他还表示要支持我们好好发展旅游。”
记者默然了,因为他说的都被记者强烈地感受到了。并且,一年前在采访报道《“脱水”的岷江》时,记者就曾被当地一官员告知,“旅游,是可以富民。但是,水电富的是财政。”

发表于 2005-10-27 13: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是一个大天地,人身是一个小天地.人身的血管如地球上的可流,血管被截断,人的生命不能延续.河流被截断,土地的生命也会完结.
发表于 2005-10-27 18: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猪”们可不会这样想,他们只会考虑怎样才能升官发财。

不能说他们是猪,简直是对猪的污辱。
发表于 2005-10-28 21: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就曾被当地一官员告知,“旅游,是可以富民。但是,水电富的是财政。]
哪里是富财政啊?现在满天下的小水电,差不多都是私人的。我认识一个人,现在啥事都不干啦,专门到处找地方搞小水电,来钱得很。这种来钱的玩意里头,自然少不了地方官员的身影。生态环境资源鬼才管?!最近国家动了真格,清查政府官员入股矿产开挖,不退股者革职,陕西有三人要钱不要官。什么时候国家也清查清查水电?!
发表于 2005-10-31 02: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偶在四姑娘山登二峰时也遇到了一个很厚道的藏族小伙,
那里5000米的山峰除了四姑娘主峰他几乎已经全部踏遍。
他的理想就是想帮助愿意去那里的山友实现梦想,
但是他缺少资金,
缺少完整的思路,
缺少人给他指点。
偶是很希望帮助他的,
但偶同样没有资金,
且离他太远。
唯一能做的就是向要去那里的重庆驴友推介这位向导!
发表于 2005-10-31 02: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由红客发表的内容:

这次偶在四姑娘山登二峰时也遇到了一个很厚道的藏族小伙,
那里5000米的山峰除了四姑娘主峰他几乎已经全部踏遍。
他的理想就是想帮助愿意去那里的山友实现梦想,
但是他缺少资金,
缺少完整的思路,...

这是偶与小郭在日隆一酒吧里的合影!
此主题相关图片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1-8 12: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