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冴羽獠

[原创]05年度西部风光宽幅照片精选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16: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⑩梅里雪山太子十三峰全景
梅里雪山地处横断山系的怒山山脉,是南北走向的庞大雪山群体。北段称梅里雪山,中段称碧罗雪山,但习惯上将位于德钦县境内的北段和中段,统称梅里雪山。梅里雪山,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接,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便有10多座,称"太子十三峰"。那佼佼立于十三峰之上的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云南第一峰。它是康巴藏民顶礼膜拜的"神山"。30年代探游过世界不少名山大川的美国学者洛克博称卡瓦格博峰是"世界上最美之山"。卡瓦格博峰下,冰斗、冰川连绵。其中"明永恰"和"斯恰"如两条银鳞玉甲的长龙,从海拔5500米往下绵延至2700米的森林地带,离澜沧江面仅800多米,这是世界上罕有的低纬度、高海拔季风海洋性的现代冰川。
卡瓦格博峰传说为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为藏区八大神山之一,故在当地有"巴何洛登地"的尊号。卡瓦格博,藏语"白色雪"之意,俗称"雪山之神"。传说是九头十八臂的煞神,后被莲花生大师教化,受居士戒,改邪归正,从此皈依佛门,做了千佛之子格萨尔麾下一员骠悍的神将,从此统领边地,福荫雪域。卡瓦格博神像常被供奉在神坛之上。他身骑白马,手执长剑,雄姿换发。在西藏地区甚至有这样的传说:登上布达拉宫便可在东南方向的五彩云层之中看到卡瓦格博的身影。在藏文经卷中,梅里雪山的13座6000米以上的高峰,均被奉为"修行于太子宫殿的神仙",特别是主峰卡格博,被尊奉为"藏传佛教的八大神山之首"。在藏语言习惯中,卡瓦格博是太子雪山主峰、山神及整座太子雪山概念的三位一体的称呼,自古以来受藏民崇拜。在藏民的心中,卡瓦格博峰是他们保护神的居住地。当地人认为:人类一旦登上峰顶,神便会离开他们而去。缺少了神的佑护,灾难将会降临。近一个世纪以来,所有的企图征服卡瓦格博的登山活动都以失败而告终。其中1990年11月至1991年1月,17名中日联合登山队员试图登顶,结果全部罹难,成为世界登山史上的第二大惨案。
每年来自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的一批批香客,围着梅里雪山绕匝礼拜,当地称之为"转经"。梅里雪山属羊,若逢藏历羊年,"转经者更是增至百十倍。"据传,这项活动开始于藏传佛教主要派系噶举派噶玛噶举系第二代转世活佛噶玛·拔希(1204~1283)于1268年自元大都回到康区传经布教8年间曾经走过的道路。从那时开始藏传佛教信徒围绕卡瓦格博神山的转经活动,至少已持续了700多年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16: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⑾梅里雪山日照金山
--内容同⑩--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16: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⑿光影天堂——新都桥
新都桥镇又叫东俄罗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东距离甘孜州首府康定县城仅79公里。是川藏南、北线的分路口,海拔在3300米左右。新都桥被誉为“光与影的世界”“摄影家的乐园”,草原,小溪,山峦,藏寨,柏杨,神奇的光线,都是摄影的绝佳题材,站在新都桥镇的街上可清楚地看到贡嘎山主峰。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16: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⒀光影天堂——新都桥

--内容同⑿--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16: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⒁梅里雪山晨曦
--内容同⑩--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16: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⒂金沙江第一湾——中国四十大景观之一
  金沙江第一湾(月亮湾)位于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和四川省得荣县子庚乡交界处。由北向南纵贯全境的定曲河,在先后接纳了玛伊河和硕曲河之后,携三河之水投入了金沙江的怀抱,在江水汇合处,形成“三壁夹两水"的奇景。穿山越谷而来的金沙江,由此水势更加浩荡,峡谷逐渐开阔,在即将冲出这川、滇要塞之时,它似乎想舒缓一下长途奔波的疲劳,于是放慢脚步,在得荣县子庚乡与德钦县奔子栏交界处围绕着金字塔般的日锥峰潇洒地画了一个“Ω"字形的大拐弯。孰料这不经意的即兴之作,竟成就了一处奇观,这就是中国四十大景观之一的“金沙江第一湾"(月亮湾)。从山顶俯瞰全景,使人在心旷神怡、荡气回肠之际,不能不惊叹自然造化的神奇!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16: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⒃梅里雪山日照金山
--内容同⑩--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16: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⒄噶丹.松赞林寺
噶丹松赞林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康区有名的大寺院之一。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距中甸县城5公里。从中甸县需向北望去,在宽阔的草原尽头,群山之间,有一座集镇规模的建筑群,极高处的屋顶上有鎏金铜瓦熠熠放光,夺人眼目。这片近乎古堡群似的建筑,就是松赞林寺。
  松赞林寺于藏国第十一绕迥阴土羊年(公元1679年)兴建,于阴铁鸡年(公元1681年)竣工。五世达赖喇嘛亲赐名“噶丹松赞林”。为该寺选址时,达剌喇嘛占卜得神示:“林木深幽现清泉,天降金鹜戏其间”。现在的松赞林寺内有清泉淙淙,春夏不溢,秋冬不涸,并能常见一对金鹜出入。扎仓、吉康两大主寺建于最高点,居全寺中央。大寺座北向南,为五层藏式雕楼建筑。主殿上层镀金铜瓦,殿宇屋角兽吻飞檐,又具汉式寺庙建筑风格,下层大殿有108根柱楹,代表佛家吉祥数。大殿可容1600人趺座念经。左右墙壁为藏经“万卷橱”,正殿前座供奉 有五世达赖铜像,其后排列着著名高僧的遗体灵塔。后殿供有宗喀巴、弥勒佛、七世达赖铜像,高三丈有作,直通上层。中层有拉康八间,分别为诸神殿、护法殿、堪布室、静室、膳室等。顶层正楼特设精舍佛堂,供奉五世达赖、七世达赖佛像,以及贝叶经卷、唐卡、传世法器等。松赞林寺内历代珍品众多,有五世达赖和七世达赖时期的八尊包金释迦佛像、贝叶经、五彩金汁精绘唐卡、黄金灯。全寺收藏有《丹珠尔》十部,其中两部为金汁手书,以及各种精美鎏金或银质香炉、万年灯等。寺中僧侣分为活佛和扎巴两类,除活佛外的僧侣按学历及资历分为格西、格弄、班卓等,按所承提职责分则有喀姆、老僧、香追、第巴、英则、格干等十数种职务。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16: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⒅泸沽湖情侣树
古诗云:“泸沽秋水阔,隐隐浸芙蓉。并峙波问鼎,连排海上峰。倒涵天一碧,横锁树千重。应识仙源近,乘槎访赤松。”泸沽湖的水,是天堂滴下的泪珠。朝阳初露,湖水在一片金光中,渐渐变为翠绿色,微风掠过处,波光粼粼。四周青山飘渺,几家村落木房子,掩映在绿树间,若隐若现。
泸沽湖位于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北部永宁乡和四川省盐源县左侧的万山丛中,距宁蒗县城73公里。位于泸沽湖以北的尼塞村更是间天堂,湖畔的两对情侣树便是尼塞村的标记,图中这两棵是较大的一对。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16: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共18张宽幅照片,其中云南占8张;四川占7张;青海占3张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17 00: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