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06|回复: 0

关于推进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5 20: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致公党《关于深度推进我省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2005年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和200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红色旅游已逐步成为社会影响广、市场需求大的旅游新亮点,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关注老区发展、关注“三农”问题等重大政策问题形成互动格局。
红色旅游发展已纳入全国旅游发展大格局。国家旅游局已经提出了全面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大力构建“红色旅游”体系的总体构想,计划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开发建设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打造100个左右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红色旅游,早在1998年,在省政府编制的《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就明确提出将“革命历史文化旅游线”作为全省四大精品旅游环线之一,并先后编制完成了《四川省开发红军长征旅游产品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二十余个红色旅游发展重点地区的规划。1999年5月,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红色旅游,2004年,围绕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四川广安市举办了“2004年中国(四川)百姓生活游”启动仪式暨“相聚小平故里广安”等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红军长征途经四川的区域,其中大多是四川少数民族聚居区,从而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然而,红色旅游资源富集的民族地区大多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部分红色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相结合的整体优势的发挥。

一、四川省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1、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是艰苦卓绝的长征精神的集中体现。
红军长征在四川民族地区飞夺泸定桥、彝海结盟、懋功会师、爬雪山过草地等感人而悲壮的历史事件,把红军革命理想和对革命的奉献精神展现无遗,在整个红军长征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树立了各族人民风雨同舟、支持革命的典范。
红军长征途经四川少数民族聚居区,彝、藏、羌等各民族同胞积极支持革命斗争,树立了许多各族人民风雨同舟、支持革命的典范。

3、长征丰碑集中体现和凝聚了长征精神,意义深远
中共中央决定把全国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建在四川松潘县,使四川成为了追寻长征遗迹、感悟长征精神的最佳红色体验旅游地,意义深远。

4、“红”与“绿”相得益彰,民族地区资源组合优势突出。
与其他拥有红色旅游资源的地区相比,四川省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多与自然生态和民族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相互辉映,拥有独特的资源组合优势。 “红”、“绿”相融,将进一步增强红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我省民族地区红色旅游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情况
目前,四川省民族地区正在掀起一股红色浪潮。小金县投资380万元修复红军会师广场、懋功会议遗址、两河口政治局会议遗址;马尔康修缮了毛泽东等革命家长征时驻扎过的卓克基官寨;若尔盖县对巴西会议遗址和包座战役遗址实施了保护;金川县对金川镇老街红五军团部等实行挂牌保护;松潘县正致力于整合以川主寺红军长征纪念碑园为主的阿坝州红军长征文化资源,打造大九寨红军长征文化精品旅游区。

(二)存在问题

(1)资金匮乏,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四川省民族地区大多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资金缺乏,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景点之间交通连接不畅,水、电供应配套能力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四川省民族地区红色旅游的发展。

(2)项目单调,开发深度不够
四川省民族地区大多数红色旅游景点旅游产品单调,展示内容雷同,陈列方式陈旧,红色旅游开发深度不够,产品化和产业化水平低。

(3)宣传不足,目的地认知程度不高
四川省红色旅游缺乏统一的目的地形象与统一的促销口号,且各自为阵,力度不足,只有广安借“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机,在全国性的报纸、电视等媒体上作过大规模宣传。四川省民族地区在宣传方面力度微弱,主题不明,红色旅游景点的营销意识与手段都有待加强。

三、我省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向深度推进的对策建议

(一)整体开发的推进深化――注重民族地区红色旅游开发的整体布局结构的科学性
整体开发思路:应以红军长征文化为主线,整合各方资源,联手作战,以热带冷,深化整体开发,做到充分利用特色资源,按照不同主题充分整合资源,融入四川省红色旅游发展大格局,打造红色旅游精品。
总体布局方法:以红军长征文化为主线,体现“长征精神永恒”的红色旅游主题。突出三个红色旅游主题片区:雪山草地旅游片区;大渡河—甘孜旅游片区;金沙江-彝海旅游片区。重点开发三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雪山草地精品旅游线;甘孜会师精品旅游线;大渡河精品旅游线。打造一些特色鲜明的经典红色旅游景区。

(二)红色规划的特色深化――突出民族地区红色旅游片区开发的特色主题
对四川省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必须将革命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融合起来。如对金沙江-彝海红色旅游片区的开发,应突出“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的特色红军长征旅游品牌,尤其“彝海结盟”是红军长征途中成功运用民族团结政策的典范。因此,以冕宁彝海红色旅游区为重点,突出“彝汉情深谊长”;以“巧渡金沙江”、攀枝花工业旅游(新长征精神代表)及彝族风情为配套,规划建设长征文化旅游、彝族风情及阳光生态度假旅游目的地,进行“红”与“绿”的结合,成为红色旅游与攀西阳光之旅向结合的特色亮点。

(三)红色体验的设计深化――强化民族地区红色体验的策划构想
积极探索新的旅游方式,变单一的参观为多形式的参与,融教育功能、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于一体,注重红色旅游的体验设计,加强红色旅游项目的参与度。
金沙江-彝海红色旅游片区可开展红军长征文化游、阳光生态度假旅游、彝族民俗文化游及攀西工农业观光游;
大渡河—甘孜红色旅游片区可根据本片区的红色旅游资源状况,重点开展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体验游,“英雄会师之地,神秘香格里拉”观光探险游,丹巴“挑战红军翻越的最高雪山”徒步探险之旅;
雪山草地红色旅游片区可开展重走红军长征路和开展缅怀先烈徒步游,如红军长征文化观光旅游、重走长征路徒步登山旅游、夹金山摄影旅游、日干乔红军过草地体验旅游并与九寨沟、黄龙等自然风光及藏羌风情有机组合,增加红色旅游项目的吸引力。

(四)市场营销的深度推进――把握时代脉搏,丰富营销手段。
运用公共关系、互联网等作为市场营销的主要手段引起公众关注。通过专题新闻报告、专题电视风光、专题性学术会和电视综艺节目等多种运作形式,将四川省民族地区红色旅游产品宣传出去。还可运用主题营销,推出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红色缅怀之旅、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红色经典之旅、重走长征路,万人过草地-红色体验之旅、永不褪色的长征记忆-红色采风之旅等。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同时也是彝海结盟及飞夺泸定桥纪念70周年,四川省民族地区可以借助这些机遇,开展一系列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重大节庆活动和纪念活动,为发展红色旅游营造良好的气氛,加快和促进四川省民族地区红色旅游发展,实现红色旅游产业化,使其成为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的优势产业,为全国红色旅游的迅猛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1-14 17: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