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25|回复: 1

马尔康初探旅游二次创业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7 14: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尔康县委书记罗塔在云南学习考察期间,不断对照云南的成功经验,查找马尔康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思索马尔康旅游二次创业的出路,考察结束,一幅“把县城打造成嘉绒文化名城,把卓克基镇打造成中国魅力名镇,把马尔康打造成嘉绒锅庄的故乡和嘉绒文化旅游最佳目的地”的蓝图已在胸中绘就!对比云南成功经验,结合当前马尔康县发展旅游的现状,该县将从“推动旅游三项转变、实现旅游五个突破”上做文章,来实现旅游文化化和文化旅游化的相融互动。

树立市场观念 推动三项转变
首先,将潜在优势转变为品牌优势。该县将灵活运用各种经营运作手段,加快品牌的培育、开发、申报等工作,使品牌意识深入人心,切实将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为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色旅游品牌。
其次,将资源优势转变为资本优势。将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采取资源入股、资源置换、资源转让等多种合作形式,改变资源的存在状况,激发资源的内部力量,切实将静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动态的资本优势。
第三,将区位优势转变为集群优势。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建立与强势景区联手、与重要客源地协作、与周边景区形成环线的集群开发模式,全面提升旅游发展水平。

树立超前观念 实现五个突破
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在发展定位上寻求突破。该县将在景区景点的保护与开发、开发规划与城镇建设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与关联产业发展规划上实现三结合,同时继续推动和打造“嘉绒文化腹心地”、“锅庄的故乡”等品牌,通过开发、包装、保护、感染等经营手段,为旅游业注入积淀厚重的文化内涵。通过串连拓展嘉绒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等,形成独特的旅游网络体系和品牌项目支撑。
二是坚持大手笔运作,在产业培育上寻求突破。把卓克基打造成为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旅游产品开发为一体的“嘉绒古镇”和“中国魅力名镇”;把西索民居建设成民俗文化村;在卓克基土司官寨再现电视剧《尘埃落定》的故事情节。把散存在民间的嘉绒民俗文化收集整理出来,恰当地运用到景区建设与管理中。重点做好“忘情鹧鸪山”、“激情马尔康”两大版块的包装、建设工作。加快“嘉绒传奇”规划设计,形成以马尔康县城为中心,卓克基、松岗为两翼的旅游文化高地。
第三,坚持多元化投入,在招商引资上寻求突破。几年来,该县已投资1000万余元,初步完成了卓克基土司官寨整体包装、西索民居和松岗古碉的打造。对其它景区的开发,将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切实解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制定优惠政策,营造优良环境,吸引各类社会民间资金投资旅游业,进一步形成全民办旅游;引入市场机制,对一些旅游景点和设施通过置换、拍卖、租赁、冠名等手段,利用社会投资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第四,坚持多渠道拉动,在精品营销上寻求突破。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将重点依托梭磨峡谷自然风光,形成以嘉绒藏族农耕文化、屯边文化和高碉文化为主打,兼容嘉绒风情、土司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品牌;通过创作一些以该县风景名胜为背景,历史典故和风土人情等为主题的影视文艺作品,达到旅游宣传目的;以晶金隆阿坝会议中心、嘉绒大酒店等旅游硬件的不断完善为依托,策划举办各种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会议展览、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最大可能的吸引游客来旅游度假。
第五,坚持全方位改革,在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通过改革,合理配置文化资源,盘活存量,优化增量,解决文化资产结构失衡、效益不高、闲置浪费的问题;通过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化,健全文化法律和政策体系,规范执行文化经济政策,切实推进文化产业优化升级;通过改革,加速人才开发,建设一支服务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管理队伍、服务队伍和创作队伍。借助和发挥“万人锅庄”吉尼斯纪录的影响力,采取与外地文化企业联姻的方式组建嘉绒锅庄文艺演出团体,实现文化开发与旅游开发的相融互动,使文化转化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内驱力。


发表于 2006-4-7 14: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是良性开发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1-13 07: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