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331|回复: 7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8 04: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周小林 摄影/周小林 殷洁 兰勇 王强等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

(布瓦山上的那些高高耸立的碉楼)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

(一抬头就能看见布瓦山上的的碉楼)
也不知道自己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对碉楼这一建筑文化产生了如此大的兴趣。
小时候随父母从成都来到横断山里后,无论是在马尔康还是在汶川,我都看见过许许多多的碉楼。
上小学一年级下半学期我来到了汶川威州,那是一个美丽宁静的山中小城镇,在小城里只要一抬头就能看见布瓦山上的那些高高耸立的碉楼。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05: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

(布瓦山上的夯土碉楼)
小时候上山玩是我这个山里长大的孩子最喜欢最快乐的事。
布瓦山上我有一个叫朱德平的同学,记得在12岁那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天,我独自一人便爬到了高高的布瓦山上去找同学、去看那里的碉楼和布瓦山上有几分神秘的太子坟。
也许是从那时起,碉楼这种独特的建筑就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记忆里......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05: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

(碉楼:中华民族独特的建筑艺术瑰宝 图为汶川县布瓦山碉楼)
长大后,我才逐步了解到有关碉楼更多的信息。遗憾的是我们的建筑学家对这种碉楼建筑了解和研究得太少,由于缺少“碉楼”这一页,《中国古代建筑史》这本书,目前都还是残缺不全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05: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

(在中国古代的史书上碉楼又有邛笼、石巢等称谓。 图为马尔康松岗碉楼)
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对碉楼的记载,如:
《后汉书。西南夷列传》“冉駹羌众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唐章怀太子李贤注曰:“邛笼,碉也。”
《隋书。附国传》“附国近川谷,傍山险,俗好复仇,故垒石为石巢而居,以避其患。其石巢高至十余丈,下至五六丈,每级丈余,以木隔之,基方三四步,石巢上方二三步,状似浮图,于下级开小门,以内上通,夜必关闭,以防盗贼。”
《寰宇记》“高二三丈者谓之鸡笼,十余丈者谓之碉,亦有板屋土屋者,自汶川以东皆有屋宇不立碉巢。”
《蜀中广记》“故垒石为巢而居以避患。其巢高至十余丈,下至五六丈。”
《四夷风俗记》“帷州诸番,日务射猎,夜宿碉房。”
《天下郡国利病书》 明 顾炎武“威、茂,古冉駹地,垒石为碉以居,如浮图数重,门内以楫木上下,货藏于上,人居其中,畜圈于下,高至二、三丈者谓之鸡笼,十余丈者谓之碉。”
光绪《续云南通志稿》卷十一“明万历间,丽江土知府木氏渐强,日率么些兵攻吐蕃,吐蕃建碉楼数百以御,维西之六村,喇普,其宗皆要害,拒守尤固。木氏以巨木作碓曳以击碉,碉悉崩,遂取各要地,屠其民而徙么些戍焉,自奔子栏以北皆降。”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17: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

(马尔邦碉楼 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境内,高49.51米,基宽6.5×5.5米,有中国古碉王之称,目前保存较为完好。)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

(理县孟屯河谷残缺的碉楼)
碉楼在历史上广泛分布在中国的西南的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地区。根据我多年初步调查和统计,目前这一独特建筑仅存800余座,外观完整的碉楼不足300座,其余500余座均已是残缺不全的碉楼遗存。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22: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

(西藏阿里古格王朝都城遗址)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

(阿里古格王朝都城遗址里的防御性碉楼达58座)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

(西藏林芝工布江达县境内的秀巴碉楼群)

在西藏自治区也有部分碉楼分布。
西藏阿里古格王朝都城遗址中,与护城墙连在一起的防卫性碉楼就达58座。在古格王朝都城遗址附近方圆百里之内的多香城堡遗址中有16座碉楼,达巴城堡遗址中也有部分碉楼。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山南地区的隆子县(格西村、曲吉扎巴、列麦四村)、加查县的诺米村、曲松县的邛多江这几个地方都有碉楼的遗址。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22: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的夯土碉楼)

碉楼建筑分布的最南端是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县、德钦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19: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

DSCF0188_调整大小.JPG
(分布于青海省久治县境内的碉楼)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16 06: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