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71|回复: 0

群山皱褶里的神秘村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5 14: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此主题相关图片


楚雄姚安县的苴门乡有两个迷人的村庄:一个叫地索,一个叫花椒园。这两个村庄在大山的深处,鲜为人知。这里的人们每年的正月都要过一个奇特的节日——“秋竿节”,并在节日中祭祀神灵,激情歌舞;在彝族人的心中,花椒园是一个离天最近的村庄,也是一个最时尚的村庄,这里的山民远离化学药品,过着最生态的生活……

  古风犹存的山寨
地索是一个不超过1平方公里的山间微型盆地,人们远离都市,过着快乐、恬静的生活。

此主题相关图片


地索人的忠诚让人感佩
1962年的春天,在部队当了干部的彝族青年自永昌回家探亲,便没有再离开这块心中的热土。不久后,卫生学校毕业已当了医生的妻子也回到了他的身边,两人在这块土地上男耕女织,一直厮守到现在,无怨无悔。问:“为什么连国家干部都不当,跑回来当农民?”答:“那时家中的父母已经年迈,更重要的是,在家乡生活比较自在。”自在于蓝天白云下,自在于青山绿水间,自在于歌的海洋、舞的世界里,自在于充满关爱的人群中,自永昌完全忘却了物质上的贫穷,有滋有味地享受着生命的每一天。
春天的时候,鱼泡江两岸的稻田里已灌满了银亮亮的水,像一面面支在女儿梳妆台上的镜子。农人们赶着黄牛下田耕作,不几天,绿油油的秧苗便把这些原来焦黄的田野装饰起来,使它与群山俱成一色。当我们踏进这个山村时,已经过了“唱歌跳舞的时节”,只能坐在自永昌老人浓荫密布、干净整洁的小院中,吃着核桃和蜂蜜,看老人们吹着芦笙短笛跳古朴的舞蹈,讲述那些古老的故事。
在村委会的大院中,我们看到了摆放在角落里的3根红色木头,村主任说:那这就是“秋杆”。黑包头、蓝色对襟上衣、黑色摆裆库、山羊皮大褂,自永昌换上了他的“行头”,讲起了我从未听说过的“秋杆节”。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地索人都会举行一个非常特别的仪式:竖秋杆。全村男女老少都来参加这个庄严肃穆的仪式,因为每个人都想通过仪式获得一年的幸福与快乐。“轮流做庄”,每年有3户人家来张罗这件事。没有名贵的祭品,不过一只公鸡,一壶素酒而已,主祭的人把鸡血溅于土主庙前,说些请龙王保佑风调雨顺、阖村平安之类的吉祥话,然后由村中的男人吹着葫芦笙、竹笛走在前面,村民们排着长队缓缓地跟在后边,回到大院中竖起秋杆,春天的狂欢就开始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


秋杆竖成三角架形状,下面栽着一棵松树,预示幸福快乐的生活像松树一样长青不凋。那是一个村民们非常熟悉的乐队:他们吹奏着欢快的曲子,挨门逐户地走一遭,把欢乐送到各家各户,同时“把不吉利吹走,把欢乐吹来”,招唤着人们来参加这一年一度的踏歌。
正月初二的夜是每一个村民一年的企盼。是夜,男女老少都走出家门,围拢到竖着秋杆的场坝上来,翩跹起舞,达旦欢歌。

此主题相关图片


“村中的每个男人都会制作葫芦笙!”自永昌自豪地告诉我。而跳舞,“村里只要会走路的小孩都会!”他说。可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领舞,在彝族的习俗中,舅舅是最受人尊重的,只有“庄家”的舅舅们踏响舞步,其余的人才能跟着舞起来。
篝火一点燃,朋友就来了。地索地处“两州三县交界”(楚雄州、大理州;姚安县、南华县、祥云县),附近村庄的年轻人一听到乐器响,就“打着火把来了”。晚上,人们在娱乐活动中增进了解,交流思想,建立友谊;白天,节日里的地索街成为山民们交易的场所,地索人自豪地说:“这个街市是跳歌跳出来的!”
地索人过着这种自在、自然的生活,像犁头山无法改变形状、像鱼泡江不会改变流向一样,他们的歌声、舞蹈没有休止符号,也没有省略号。
正月初二的夜是每一个村民一年的企盼。是夜,男女老少都走出家门,围拢到竖着秋杆的场坝上来,翩跹起舞,达旦欢歌。

  离天最近的村庄

此主题相关图片


当村民们发生口角时,总会说:“走,到龙树林里发誓去!”为什么要到那片林子里去呢?在姚安,这座山被人们称为吉麟山,海拔2740米,离天最近,到那里去发誓,神能听到。由于一些事实在讲不清楚,只能让神来裁决了。可是很长一段时间来,再没有人走进那片林子里去请神评理了,这个离天最近的村庄,透出一股令人仰慕的民风,古朴而清新:19户79人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彬彬有礼、互通有无、互助互爱,在四围葱绿的原始森林包围下,他们的生活被定格在一个传说般的美丽时间段中。
这个村的名字叫花椒园,属苴门乡丕拉村委会所辖,从县城到这个村庄,有40公里山路,森林是这个村庄最美的风景,山珍是这个村庄最好的菜肴,山民是这片森林的守护神。当然还不止这些,因为近几年来,村中又发生了许多外界闻所未闻的新鲜事。
村庄依山而筑,村前有一条石板铺成的道路,宽约5米,虽不时有牛马踩踏,但干净整洁,说明村民们洒扫得很勤。垛木房原来是这里的主要居住屋舍,但为了保护生态,村民们淘汰了这种房子,目前村民一律居住在红墙黑瓦的房内,人畜分离,接通了自来山泉水,过上了卫生、环保的生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20 10: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