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76|回复: 2

[原创]阿坝:我心中的香巴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0 14: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羊子

此主题相关图片


当天际最后一抹阳光洒落在郎依寺以及山坳和田野上的藏寨民居时,那高耸云天的白塔在夕阳下灿若镏金,耀眼夺目。此时,远山与寺庙、藏寨民居呼应一体,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的宁静、格外的和谐。当大雪封山的冬季,阿坝县城十字路口却总是背负着沉重的青藏高原潇洒跋涉。此时此刻,阿依拉山、河支山、茸安大峡谷,还有莲宝叶则神山,都在风雪中站立着,并不是等候给它们送伞的人。高天之下,飞来了巴颜喀拉山的一片雪花,盖住了阿曲河的整个冬天。在我的印象里,这片神奇的土地并不缺少阳光和雨水,播下的小麦全都长成了青稞。从遥远的青藏高原吹来的风把好多传说风干成了故事,挂在成阿公路的起点上,让人们尽情地传阅。这就是我的阿坝,我梦中的香巴拉!

  往事不堪回首。16年弹指一挥间,在那个年代,对于长期生活在岷江河畔,后来又到川南那所师范学院学习的我来说,对于藏区,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向往之情,似乎更总有一种挥洒不去的情结萦绕在心中,那些仿佛有着生命的无处不在的高原色彩,始终无形地吸引着我。于是,大学毕业那正子,置父母和好友的好心相劝于不顾,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阿坝这片神奇的土地,谁知这一干就是整整16年。

  在高原暴热的七月下旬,对未来充满喜悦和激情的我,搭乘了一辆东风牌货车从成都出发前往我的向往之地阿坝。汽车驶出雾气团抱的成都平原,便上了成灌高速。不久,汽车又上了都江堰到漩口的公路,沿险峻的岷江河谷,过漩口、映秀、汶川,又溯湍急的杂谷脑河过理县、米亚罗,并在米亚罗渡过了第一次感受高原反映的夜晚。次日凌晨,我们又从米亚罗出发,翻过终年积雪的鹧鸪山,再经刷经寺、查针梁子、龙日坝、阿依拉山、麦尔玛。傍晚时分,我的阿坝便捧出了洁白的哈达,捧起了飘香的咂酒,欢迎我这位来自白羊河谷的莅临者。

在当时的感觉中,我隐隐约约地发现,自己走进阿坝县,就似乎走进了一个既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高原灿烂的阳光照耀在需要它的地方,巴颜喀拉山的积雪焕发出了金属般的呼唤。月光在不该它出现的角落里灿烂着,格尔登寺面带冰冷的历史和寒意,始终在向我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神奇的传说与故事。我被安排到位于县城东南角的阿坝县中学执教高中英语。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学生、陌生的一切,自己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每天夜晚,住在那被称为“马店”的宿舍里,望着寂静的夜空,发现那月亮、那星星总想说话,但实际上它们又一直躺在阿曲河的另一边昏睡。

有人告诉我说,县城西北角的格尔登寺庙像出土文物。那些嘲嚷的街道如崇拉街、德吉路......其实就是阿坝高原旧生活的晒台。只有当每天发往四面八方的班车鸣着喇叭向县城外奔去的时候,阿坝县城那缓慢的脚步才开始移动。从此,我就在这种不仅不慢的调子中开始了我的阿坝生活。

  一头牦牛在阿曲河畔低头吃草。它驮着夕阳,驮着那走动的夕阳。牧童的歌谣在远方此起彼伏,那些牦牛依然在吃草。阿曲河如梦,那梦在水中洗过。当夕阳里钻出月光的时候,河支大坝的草滩也就安然入睡了。这时的阿曲河从版图上消失了,但它的涛声却依旧。

阿坝的散文加阿坝的诗歌,等于阿坝春天的一部分。如果想要阿坝春天的全部,那么还得再加上莲宝叶则神山和阿坝高原炙烈的阳光。阿坝县的春天到底是什么样子?还得问那老阿妈手上的佛珠念了几遍,转经筒转了几圈,还得看卓玛姑娘的脸上落下了几个水珠……

当晨曦从东面的山后渐渐升起,仿佛一只无形的画笔在天空纵横涂抹,黝黑的山体立刻显出许多明暗褶皱,山坡边的村落也逐渐清晰起来。犬吠声中,各家屋顶升起袅袅炊烟,在晨风吹拂下,慢慢与山野中的层层薄雾融为一体。晨晖雾霭中,牛羊在牧童的吆喝下,成群结队地走向四野和山坡。当天空被牧人账房和藏寨民居里冒出的缭缭炊烟打开的时候,美丽的牧女开始挤奶了。于是,现在所发生的一切都与阿坝的春天有关。有关藏獒的传奇就请问雪山的起源,还有藏羚羊的恋爱过程,另外就是阿坝高原狼的近亲繁殖的故事了。阿坝高原的散文和诗歌是无法覆盖阿坝春天的辽阔的。吃一口糌粑喝一口奶茶,或者跳一段锅庄舞,都不能了解阿坝春天春到什么程度!春天的阿坝高原的天空蓝得跟蓝无关;莲宝叶则神山上的湖水不用带镜子就能照出你有几根白胡须;曼扎塘湿地的辽阔比内地的一省还要大。因此,要想了解阿坝的春天,就得骑上一匹白马,让藏獒给你带路,带上你心中的卓玛姑娘,以一个普通人温暖的节拍,听你体内的一根根骨头的指挥!

打开阿坝高原的版图,就打开了一些零散的记忆,还得打开那条奔流不息的阿曲河,在打开其中的一朵浪花,你就会发现浪花中开着一个小店,在阿坝镇的黄昏里舒展开来,开小店的老板娘,任何一道阳光射进来,她的诗歌一样的脸都会有很深的意境。一个诗人,一本城市里的卷着毛边的书让她高兴起来,她的兴奋,不亚于格桑花激动的开放。关于阿坝的形成和来历,她就会向你娓娓道来:阿坝县位于长江、黄河上游分水岭河谷地带,背临广袤的草原,南接原始森林,是一个历史古老的地域。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自古就是游牧民族栖息的家园。今天的阿坝人里还有吐蕃戍边士卒的后裔,据说一些地区的藏语依然还有古藏语成分的方言。阿坝有着古老而浓郁的人文文化气息,阿坝人的性格热情而豪迈……在阿坝这个地域,寺庙林立,僧人众多,县城周围集中了藏传佛教的所有派别。目前,阿坝县共有42座寺庙,连西藏地区都已经无处可寻的觉囊教派“塞格寺”和藏区规模最大的最原始的苯教寺院“郎依寺”也存在于阿坝;县城附近还有一座黄教的尼姑寺。阿坝,就像一座宗教博物馆……在唐贞观年间,松赞于布率大军攻松州(今松潘县)迎娶文成公主,占领松州以西地区后,大批自称“阿里娃”的阿里人从吐蕃腹地移民到川甘青三省交汇处,这些“阿里娃”就是今天阿坝人的先祖……世世代代生活在阿坝的“阿里娃”不仅传承包容了苯教、藏传佛教等各种宗教教派,而且还建造了40多座寺庙。今天的阿坝几乎囊括了藏传佛教所有的教派,包括宁玛派、萨迦派、格鲁派以及在西藏都几乎绝灭的觉囊教派。各种教派和寺庙有不同的风格教规、礼仪习俗,加上既有冰川雪峰又有高山峡谷的自然风貌,使得阿坝成为充满探索色彩的旅游胜地……

站在格尔登寺的白塔下面,迎面吹来了青藏高原浓郁的风,这风中带着浓浓的酥油味儿。对面河支山的山嘴噙着半个月亮,岁月的车轮碾着藏寨民居的黄昏,掠过高原新城。白塔下的嘛呢堆上布满了经翻和风玛,满脸皱纹的老阿妈手持佛珠、口念“嗡嘛呢唵边嗡”的六字真言在那里转了一圈又一圈,年轻漂亮的卓玛姑娘站在那里祈祷来生更加漂亮美丽、幸福美满。

远处的雪山在朝辉沐浴下显得格外酷冷和铁一般的结实。山下的烈士陵园里躺着一个个为阿坝解放、稳定、改革、发展作出过卓越贡献的先人们。那一簇簇脆弱的红柳在这些已古先人们的坟头摇曳,太阳从山的那边慢慢露出了笑脸。阳光天天和这些红柳相视无言,月光夜夜在他们的墓碑上写着谁也不认识的文字。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天阿坝人所享用的一切都和躺在这里的人们息息相关。因为有这些红柳作证!

老板娘的小店朝向一个山峰,那白得不能在白的山峰像一只白色的海葵在缓慢的海水里漂。她说她的家在海葵的一条须子里,而我并没有问她行不行,她会让你在她这里住上一两天,青稞酒任你随便喝,还有奶茶、糌粑,还陪你跳舞,会把最白的哈达献给你。

夜里,阿曲河的岸边传来了狼的叫声。月光下,老阿爸挥动一只铜马勺,他弯着腰,月光就在马勺里恋恋不舍。老阿爸想到一匹老马,卧倒在雪山脚下的时候,四周又不断传来狼的叫声。羊群还没有睡觉,不停地咀嚼,似乎必须把这狼的叫声和草原嚼烂。牦牛眯着眼睛,想这狼的叫声很像一个时代曾经的颂歌。狼声渐渐远去。就在这个时候,酥油灯亮了,照亮了阿曲河畔的山山岭岭,如同白昼!牦牛和马继续吃草,静静地咀嚼声让月光下的老阿爸脚步轻松。世界就在这片咀嚼声中渐渐老去。

夜风中,河支山顶的半月亮再也站不稳脚跟了,一个筋斗掉下山去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回到了县城最热闹的街道。这个高原小镇的午夜视线更清晰了。每座楼房每条道路都睡着了,唯独十字路口那块写着“海拔3290米”的标志牌还醒着。标志牌的旁边还站着一位藏族姑娘。我不知道她在等待什么,只觉得睡着了的阿坝县比醒时更年轻漂亮。一队夜行的牦驴从城市的边沿走来,在大街小巷串来串去,与街边喝醉了的人没有两样,都是东倒西歪的,不时还发出刺耳的喉声。阿曲河畔的夜晚,又一次被牦驴的叫声唤醒了,街面上铺满了卖牛粪的女人们的灿烂阳光。

盛夏季节的阿坝高原,一滴雨露在下坠。西部牛仔帽让眼睛在阴影里闪烁,一根苦草挪动着岁月。当古典的红唇还原成爱情的时候,阿坝高原便还原成了大地,让我抬起手里的笔还原歌唱。丢下鞭子,爬上马背,信马由缰。夏天的阿坝高原不仅是嫩绿的青稞苗所涌动的思想与光芒,那金黄的油菜花依旧在张望,牛羊从草莽里抬起头来……在这个盛夏季节,我终于梦见了阿曲河上空的吉它,我的肋骨,是一根根被大风弹奏得铮铮有力的音弦。

盛夏季节的阿坝高原,那静卧在阿曲河两岸的藏式古建筑群落却是一种历史的符号。那些用泥土夯筑的厚实的墙上,红、黄、白的图腾里,我埋下了爱和恨,埋下了风风雨雨。盛夏的阿坝高原,最亮最美的就是那些独具特色的藏寨民居。在雨林,星垂四野,胡笳轻奏,鸟啼蛙鸣,阿曲河里的娃娃鱼在梦噎,朦胧的红柳在季节里徜徉。那梦境中的红颜知己命若琴弦。大地如古筝,撩拨着黎明中凄美的传说,聆听着天籁,大地的鼓点来自一颗心的律动。歌声悠扬。我的诗歌在阿曲河畔变得越来越轻了,我触摸到了透明的空气,一场绵绵细雨挤满了我的脚步。风花雪夜,透出了旖旎的境界。一枚叶子薄如蝉翼,在自由地抒情。阿曲河直抵我心灵的故乡,一抹积重难返的乡愁在这个盛夏季节烫亮了我的眉宇。

阿坝高原的秋天,秋意如同高原本身。那一方金黄的青稞,遮天盖地,漫卷着纯正的棉絮。在阿曲河两岸,青稞穗闪闪发光,白杨树依旧在黄昏中招摇。一阵山风,从秋天的腰枝上荡过,弥散不止的是阿曲河动人的诗篇,使旷野沙沙作响。此时此刻,我用滴血的手指点燃了阿曲河与落日,大地便开始发出了微微的颤抖声。

高山雄浑,芳草萋萋,我把这些已知的未知的统统写进了我的散文和诗歌,写进了美丽的阿曲河。从此,我离心中的山水近了,离川西北高原原始的辽阔近了,就离故乡和月光更近了。这一片震天撼地的萧瑟与素白,漫上山峦,在云端朗诵着坦坦荡荡、催人泪下的圣洁。又是春天、又是秋天,那一片由绿变黄的青稞就反反复复地走进我的灵魂,漫卷浩瀚的苍凉。我就这样步入了阿坝高原,一个莽撞的流星,合上了天书,我便从此迷失在了阿坝高原宽厚的胸膛里……

没有什么能打扰群山深掩的藏寨民居村落,勤劳的藏族妇女仍在阿曲河畔的田野里操劳,孩子们仍光着屁股在田间地角乱跑,山梁上的成片的白杨树林仍挡住了我眺望的视线。我仿佛发现自己就是阿坝的儿子,只是自己曾经到过许多地方,而今回到这一片高原,而我的香巴拉仍在这一片高原上沉睡,并发出了沉重的鼾声。我无法忘记我心中的香巴拉,是她用阿曲河的水将我喂养,是她用粗壮的臂膀扶着我一步步地行走,直到走出草原上那一段令人扎舌的沼泽湿地,走入祖祖辈辈梦想的香巴拉。面对阿坝高原,我不知是那碗粗糙的糌粑碗,还是老阿妈穿着的那件破旧的藏袍,将我的心深深地刺痛。

  阿坝很美,湖光山色美不胜收。翻开地图,阿坝,就像一位守望千年的高原汉子,豪放而温情,自信而刚强;阿曲河,麻尔曲河,流淌着她滚烫的热血;雪山草地,透露着它无比的热情和美丽。这就是我心中的香巴拉!我心中的香巴拉,是一枝雪莲花组成的抒情部落。冰是冰的海拔;雪是雪的哨兵。当清晨的第一缕霞光在冰上舞蹈的时候,没有一块冰不豪情满怀,没有一片雪不激情澎湃。莲宝叶则神山的雪峰是卓玛姑娘写诗的地方。在阿曲河流域,我是盛开的雪莲,我会生长出冰一样的骨头、雪一样的肌肤。我还会把所有的希望在这里种植。我想在阿曲河畔种下我的格桑花,我想在曼扎塘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羊群里邀请我那心中的卓玛姑娘,让洁白的奶茶滋润我的嘴唇,让哈达把我飘往那神圣的莲宝叶则的主峰。莲宝叶则再高也高不过雄鹰歌唱的翅膀;雪莲花再美也美不过卓玛姑娘纯真幸福的脸庞。一个人在阿曲河畔行走,所有的霞光都跟我说:跟我回家吧!回到对岸那错落有致的藏寨民居里去吧!卓玛已扔下了诗歌和纺织牛牦毡帐的活,身体已暖如奶茶

此主题相关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

发表于 2006-10-20 15: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朋友白羊子辛苦啦!

下面引用由白羊子发表的内容:

……我心中的香巴拉……
……阿曲河写意……
……走进阿坝尼姑庵……


人气——越来越旺
朋友——越来越多
美文——越来越多
靓片——越来越多

优中选优:

人物

此主题相关图片——人物




风景

此主题相关图片——风景




建筑

此主题相关图片——建筑





新朋友白羊子辛苦啦!


发表于 2006-10-20 18: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对LZ的文笔PF得是一塌糊涂D……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0-26 02: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