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97|回复: 0

四川文化产业缺少营销推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0 11: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巡演2月 四川歌舞首度踏上欧洲商演之旅

2007年1月9日,四川歌舞演员踏上了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土地。从1月11日至3月10日,为期2个月的时间,四川歌舞将在欧洲的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马德里、柏林、慕尼黑等30多个主要城市主流大剧院巡演40余场。这次演出不同寻常的意义在于,这是四川歌舞首次在欧洲的商业演出。

刘敏牵线,德国人开价150万
  虽然这是四川民族歌舞首次“卖”到欧洲,但能够做成这笔“生意”,还得感谢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红星舞蹈团团长、著名舞蹈家刘敏。去年10月,与红星舞蹈团有着长期合作关系的德国一家演出公司经理找到她,希望刘敏推荐一台高水平的中国民族舞蹈到欧洲商演。刘敏马上想到了四川歌舞,她印象中的四川民族舞蹈正合德国人的“胃口”。
  德国演出商来川,用半天时间了解演员阵容、观看演出录像,最终,相中了一台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四川迷人风情的专场演出。
  演出的上半场,全部是大型时尚诗乐舞《大唐华章》的精彩舞蹈,下半场荟萃了我省历年来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俏花旦》、《溜溜康定,溜溜情》、《小茶倌》等,整台演出由14个舞蹈节目组成,汇集了近年来四川歌舞的精粹。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演出商看过节目后,主动要求获得这场演出在欧洲商演的代理权,双方顺利签订了在30个城市进行商业巡演的协议。
  据有关人士透露,仅出场费一项,演出商就将支付人民币近70万元,全程的费用超过150万元。此一行,不仅是四川歌舞大展身手的好机会,更成功地打开了欧洲市场大门。

川内文化人意识到推介的重要
  做精了生意的德国商人不会看谁的面子花150万元做赔本生意,四川歌舞上乘的质量是吸引欧洲市场的关键。但业内人士也认为,四川文化,同时稀缺的是像刘敏这样的中间人。“如果没有刘敏牵线,四川歌舞还很难说何时到欧洲。”
  在川考察期间,德国演出商也曾表示,之前对四川的文化产品不了解,四川缺少文化推介这一环。他认为,四川要加大向世界推广文化产品的力度,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推广带有更多文化色彩的产品;其次就是对文化产品的运作,要使之品牌化,这也是四川与国际市场沟通的最重要的方面。
  不过,留出的思考还不止此。虽然四川歌舞的质量上乘,但德国商人并没相中完整的一台剧,而是从《大唐华章》中抽了几个舞蹈,又把几个民族舞蹈组合起来,形成一台全新的四川歌舞,“可以看出,他们认为切合欧洲市场的歌舞作品,与我们认为的整剧推销不尽相同,这样的方式至少提示我们,四川文化要走向海外,还应当按照海外市场的需求组合包装、定位生产,产生适合海外市场的作品,逐步形成口碑效应,打造品牌。”我省著名舞蹈编导郑源认为,在树立品牌上,四川歌舞还需要转变思路,以销定产是好的方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25 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