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04|回复: 0

寻找珍稀野生植物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9 22: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 color="#ff0000">(是他们,让横断山域更美! 系列)</font><br>
<br>
摄影:周小林<br>
<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横断山脉中美丽的杜鹃花<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7/01/29/223448.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
<br>
??<font color="#ffff00"><b>引子:</b></font><br>
??深秋的薄寒轻落成都。2003年11月4,在四川省林科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何飞摆弄着他那台黑色机身的1BM笔记本电脑,屏幕上闪现出四川野生珍稀植物分布图,书桌上摆着一本厚厚的《四川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报告》,“这是100多名调查队员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们调查的范围涉及60多个县,共调查了40种国家一、二级野生植物。”何飞轻声说道。何飞是调查队队长、项目负责人。他说,当初进行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在全国建立野生植物动态监测和保护网络。调查先后进行了5年,有100多人参加,由四川省林科院和被调查地的林科人员组成。调查队分3个小组,他们穿行于荒野山林,风餐露宿,只有一个目的,摸清四川珍稀植物的分布和资源状况。<br>
??作为科研成果,这份调查报告刚刚被列为2003年四川科技进步三等奖。“这其实是一份关于四川珍稀植物的预警报告。”<br>
<br>
??<font color="#ffff00"><b>密林故事 遇险百米远乍现野猪</b><br>
</font>??5年野外调查,31岁的博士蔡小虎深入过川西峡谷,穿行过川东大巴山,面对调查报告,蔡博士风趣地说,这份成果是蚂蟥咬出来的,陡坡上摔下来的,沾满了调查人员的鲜血。<br>
??彭培好研究员是项目组组长,在合江县天坝乡一片原始森林调查福建柏时,整整一天没有发现踪影,在回营地途中,一场暴雨袭来,彭培好从6米多高的陡坡滑下,丛生的荆棘救了他一命,把他拦在了悬崖边上,但手和脸上已划满纵横交错的血口。长时间的野外生活让彭培好几乎变形,回到成都时,5岁多的儿子竟不敢相认,眼前的父亲,头发凌乱,衣服又破又脏,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br>
??穿梭山林,不说衣服,连脚上厚厚的绑腿也被荆棘划破,在天全调查珙桐群落时,潮湿的阴山正是蚂蟥的天堂,10多名队员的双腿都被咬得血淋淋的。<br>
??装死躲过野猪的经历至今还让蔡小虎历历在目。<br>
??在马边调查水青树时,在前边拿着砍刀开路的当地向导突然脸色铁青,一动不动。蔡小虎发现前方100多米处,一头野猪正在寻寻觅觅,“不好,野猪发现了我们。”蔡小虎连忙叫向导卧倒,“我们装死,别动!”空气几乎在这一瞬间凝固,时间慢慢过去,“其实就5分钟时间,好像过去了一个世纪。”<br>
??野猪悉悉作响的脚步声一点一点逼近,两人一动不动,“野猪慢悠悠地从我们身边经过,还用嘴把调查包拱翻。”蔡小虎吁着气,“真的很悬,差点喂了野猪。”<br>
??在调查前的野外求生培训上,“装死躲野猪”的技巧就是其中一课,“真给用上了。”蔡小虎笑着说。<br>
<br>
??<b><font color="#ffff00">惊喜梦中 木兰在绝壁</font><br>
</b>??“峨眉拟单性木兰在全世界的数量不超过10株。”回忆起一年前在峨眉山扁担崖的发现,何飞镜片后的目光溢出惊喜。<br>
??峨眉拟单性木兰为四川特有珍稀树种,50年前,植物学家郑万钧在峨眉山采集到的标本在植物界留下悬念,没有人能再次目睹拟单性木兰的芳踪。“这也是我心中的一个谜。四川到底还有没有这种木兰?”<br>
??峨眉山的清晨雾气漫漫,4个调查队员搜寻了3天,神奇木兰还是悬于头脑中的梦想。临近中午时分,山道右侧200米外的绝壁上,一棵绿树隐隐约约。“会不会是一株木兰?”何飞提醒队员测量海拔高度,根据文献,拟单性木兰生长于海拔1000-15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br>
??迷雾中,绝壁上的绿树形态婀娜,枝叶和郑万钧所采集的标本很相像。<br>
??山道弯弯,何飞和队员绕到谷底,向上攀爬,这是贴近“目标”的惟一办法。到了扁担崖顶,探头下望,阳光中,绝壁上的那株绿树揭开了面纱,它正是植物学界渴盼已久的峨眉拟单性木兰。<br>
??何飞拴着保险绳从崖顶一寸一寸下滑,“我又紧张又激动,”何飞用手比划着,他的身上背着相机和剪枝刀、样本夹,“当把木兰叶放进标本夹时,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br>
??峨眉拟单性木兰的稀少是因为雌株遭到大量砍伐,只剩下雄株,“这就像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一样,无法授粉,雄株也就越来越少。”<br>
<br>
??<font color="#ffff00"><b>刺痛 拉网搜寻光叶蕨</b></font><br>
??和发现峨眉拟单性木兰的惊喜相比,作为从事植物分类和群落学研究的副研究员何飞,野生珍稀物种的消失留给他的是一种更内心的刺痛。<br>
??从1997年开始,身为调查队队长的何飞每年3至10月,就会把自己隐身在峪谷山林中,追寻40种珍稀植物的分布状况,“在调查之前,四川野生植物的退化就敲响了警钟。”水杉、榉树、水松在四川已无天然分布,中科院植物所留下的标本成为人们对它们的惟一追忆。<br>
??在调查的40种珍稀野生植物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光叶蕨成为断线的风筝,现在没有谁能发现它的存在。2001年6月10日,调查人员赶到天全县,光叶蕨仅产于此。<br>
??“我们在二郎山团牛坪一带进行拉网搜寻,未能找到光叶蕨。”<br>
??光叶蕨为四川特有树种,在植物分类学和生态系列演化上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上世纪60年代,光叶蕨在二郎山一带还生长得十分茂盛,遍野都是。1984年省林科院专家前往寻访,发现光叶蕨的周边生态植被系统已遭肢解,只有零星的光叶蕨存于灌丛中,如今却陷入绝灭境地。<br>
<br>
??<font color="#ffff00"><b>调查结果?野生植物种群退化</b></font><br>
??《四川省国家重点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发出预警:四川野生植物栖息地和野生植物种群退化,生存空间缩小,变成座座孤岛。<br>
??调查显示,野生物种栖息地的破坏或改变,将导致其不能适应或难以适应新的环境而被淘汰,而栖息地的破坏和改变,主要由于非利用性的砍伐取薪材、开荒种地或人为开发其它物种而除去现在植被造成。如红豆杉被当作一般杂木砍伐作薪材,黄杉生活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段,因取材、垦殖等改变或缩小其生境。<br>
??这不仅使被调查物种的生境分布缩小,而且使许多物种被隔离在不同的“孤岛”,造成种内或种间基因交流障碍,导致种群退化。例如,玉龙蕨为我国特有物种,产于西藏、云南、四川三省区毗邻的高山上,常生于冰川边缘及雪线附近。我省玉龙蕨资源非常少,在调查中未发现其踪迹;而野生杜仲在我省仅有1株,分布于合江县的杉木林中,这株杜仲高4米,胸径6厘米,蓄积量仅0.01立方米。川黄檗作为重要的药用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它分布于北川、青川、万源、古蔺等地,生长于海拔700-1600米的阔叶林或林缘,现仅存幼树13株。<br>
<br>
??<font color="#ffff00"><b>应急对策?设立濒危物种保护区<br>
</b></font>??课题组专家根据四川目前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状况和特点,建议以下地区建立以野生物种保护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或保护小区。<br>
??在德昌、西昌建立以西昌黄杉、红椿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在汶川、宝兴建立以四川红杉、香果树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在青川、北川建立以川黄檗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在雷波建立以三角叶、黄连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在马尔康、金川建立以岷江柏木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在合江建立以福建柏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在万源县建立以巴山榧、黄杉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在邻水、北川、青川建立以红豆树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在泸定县建立以油麦吊杉、独叶草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在屏山建立以金毛狗、桫椤为主的自然保护区。<br>
<br>
??<font color="#ffff00"><b>相关链接<br>
</b></font>??国外学者对四川植物资源的调查,大约始于19世纪中叶。1869年2月,法国传教士ArmandDavid(大卫)在宝兴做了一次植物资源考察,在散步时,首先发现了“鸽子树”。于1888年出版了《plantaeDavidianae》,随后又有很多外国学者相继来川进行植物考察和标本采集。<br>
??我国学者对四川植物进行调查大约始于20世纪初。1927年方文培教授最早入川,1928-1937年,亦多次来川进行植物考察,并于1937年赴四川大学任教,从此以后,长期从事四川植物的调查研究。其后相继有陈嵘(1928年)、王战(1938年)、邓叔群(1939年)、侯学煜(1942年)等人多次来川考察森林和采集植物标本。<br>
<br>
??<font color="#00ffff"><b>名词解释?生物多样性<br>
</b></font>??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的生态系统过程,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的多样性又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自然界中的生物量有45%以上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形成的。此外,植物的多样性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和控制病虫害等生态过程也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人和动物的生存,最终都依赖于植物的多样性。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24 01: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