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337|回复: 0

甘孜州委书记尧斯丹谈甘孜州发展新思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1 00: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代朗 编辑:周小林

此主题相关图片


“保护环境不表示我们什么也不做,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加快优势资源的开发和转换,使之成为经济优势,让全州百姓脱贫致富走向小康,才是真正的落实和推进科学发展观!”,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中共甘孜州委书记、州长尧斯丹对今年的工作目标充满信心。

  落实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
  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是在我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推进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尧斯丹表示,全会提出并确立了“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工作主题,这一主题既体现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更是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这完全符合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也完全切合甘孜的实际。
  “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结束以后,我思考得最多的是,如何将确立的工作主题结合甘孜州的实际加以具体落实。”尧斯丹表示,甘孜州近几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确定了建设生态经济第一州、做好五篇文章、培育六大经济支柱产业、加强四项建设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尧斯丹说,现在最大的责任、使命和任务就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认真学习和领会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确定的工作主题,并结合实际坚定不移的按照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扎实推进和谐甘孜的构建,抓好党的建设,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干部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构筑强大的精神力量,真正做到为民、开拓、务实、清廉。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今年是甘孜实施十一五规划第二年,也是加快科学发展的关键之年,尧斯丹表示,甘孜将继续围绕建设生态经济第一州的目标,切实做好五篇文章,特别是举全州之力培育生态农业、生态能源、生态旅游、优势矿业、生态药业和民主文化产业这六大支柱产业,加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同时要结合甘孜实际,抓好扶贫攻坚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特别关心民生问题。尧斯丹表示,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同时,要着力做好党建工作,提高领导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真正使干部做到为民、开拓、务实、清廉,以此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全力推进甘孜州小康社会建设。
  对于新一年的工作目标尧斯丹充满了信心。他说,甘孜解放五十六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绩,是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的照耀下,省委省府正确领导下历届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奋力开拓取得的成绩。“甘孜州干部是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一支队伍,任务虽然艰巨,但是我们一定可以团结全州各族人民,实干兴州、实干富民,取得今年各项工作新的发展和成绩”,尧斯丹书记表示,发展是第一要务。甘孜最大的矛盾是发展问题,建设和谐社会首先是发展,这也是今年甘孜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甘孜州将按照目标科学推进又好又快的发展,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在加快发展中始终贯彻好的发展,让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

  科学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不发展不行,但不清洁的发展和浪费资源的发展以及一时及短期的发展更不行。”尧斯丹表示,甘孜州地处长江源头,是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态的任务尤为重要。为此甘孜提出了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防线,建设生态经济第一州的重要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在资源开发进程中始终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明确要求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造成环境严重破坏和严重污染;也不能因强调环境保护就放弃优势资源开发,致使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影响经济发展”,尧斯丹书记对于要发展更要保护环境的态度非常坚定。
  “保护环境不表示我们什么也不做,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加快优势资源的开发和转换,使之成为经济优势,让全州百姓脱贫致富走向小康,才是真正的落实和推进科学发展观!”尧斯丹表示,作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生态能源和优势矿业的开发仍然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水电、矿产及其他资源开发,如果不注意妥善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的确可能危及环境。即使像水电这样的清洁能源、生态能源,由于开发建设中要截断河流、淹没土地、迁移人口,仍然不可避免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尧斯丹表示,在所有工作中环境保护的要求一定不会放松,“即使不要一个项目的财政收入,也不能破坏环境!”

  相关链接
  四川甘孜:俗称康巴地区或康区,是中国第二大藏区——康巴藏区的主体和腹心地带。1950年11月24日建州,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专区级民族自治地区。其州府所在地康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高原名城,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地带。甘孜州幅员辽阔,全州总面积约15.6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国土面积的1/3。现辖18个县,325个乡镇,2412个行政村,在四川省各市、州中面积最大,辖县最多。甘孜州人口密度约为5.86人/平方公里,是四川省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境内居住着藏、汉、彝、回等25个民族。2004年末,全州总人口约91.5万人,其中藏族占78.5%。
  发展思路:尧斯丹表示,甘孜州十一五开局良好,经济社会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高,协调发展的好势头。今年,甘孜州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工作主题,结合甘孜州的实际加以具体落实。举全州之力培育生态农业、生态能源、生态旅游、优势矿业、生态药业和民主文化产业这六大支柱产业,加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同时要结合甘孜实际,抓好扶贫攻坚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特别关心民生问题。在全州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力推进甘孜州小康社会建设,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早日实现建设生态经济第一州的目标。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1-4 07: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