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27|回复: 3

缺水:四大危机直指四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2 11: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摄影:友多

此主题相关图片

(2006年12月2日上午9点49分,岷江上游汶川段)

人与河流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然而我们赖以生存的河流却正在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危机:河源衰退,河槽淤塞,河床萎缩,河道断流,水体污染……正是这些危机,让我们不得不面临全国性“缺水难题”,“人水矛盾”的不和谐使我们正在面临着严峻考验。
今日正值第15个“世界水日”,同时也是我国第20个“中国水周”启动的第一天。2007年3月21上午,四川省政府在成都隆重举行了主题为“应对水短缺”和“促进人水和谐”的座谈会。省委常委、副省长郭永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忠信,省政协副主席阿称,省水利厅厅长彭述明等领导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座谈会旨在为解决当前全省面临的干旱缺水、水污染等课题,全面推进我省“人水和谐”。


危机一:资源性缺水
  市区河道昔日欢唱今枯萎
昨日中午11时过,成都市送仙桥摸底河,一块块鹅卵石袒露在宽大的河床上,一股涓涓细流潺潺流动,河水严重干枯。“一条大河,咋变成一条小沟了呢?”居住在河边的王大爷忧心忡忡:20多年前,这里水流湍急,河流清澈见底,孩子们都在河里游泳;春季时河水会淹到门里,还能见到鱼儿在家门槛边乱跳……王大爷称,过去这条河的河水哗哗作响,日日夜夜似在欢唱。然而,现在的“沟水”不仅流量极小,微弱的流动声像在“悲歌”。

  河水锐减水资源逐年紧缺
省水利厅统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61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3040立方米,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
岷江,作为孕育了成都市区在内的成都平原广大众生的“母亲河”,20年来其河水流量正在不断锐减。昨日,由省水文局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水资源量偏少和偏枯均为四川历史水文记录的最低值,重现期均为接近百年一遇。2月平均流量与多年同期均值比较:岷江上游、大渡河上游、嘉陵江、渠江州河偏少2-4成,沱江偏少4-6成,其余江河接近常年。
去年冬季部分江河出现了历史最小流量,岷江上游都江堰水文站出现了1938年以来的最小流量54立方米/秒,重现期达百年一遇。“岷江上游缺水,成都市区同样水紧!”在江河水量减少的情况下,导致各江河下游水流不断枯萎,广大群众生活用水、春灌、航运出现严重危机。

  危机二:季节性缺水
无水可饮全省112万人喊渴
3月20日,金堂县五凤镇金箱村,正在排队等水的八旬太婆李贵珍神情凝重。在该村名为“撮箕槽”的山上,半山腰有一处几近干枯的水库。一些年迈的老人只好到山顶附近的一口水井取水。政府一方面给群众送水,一方面正采取工程措施,金箱村群众饮水难的问题近期将得到解决。
据省抗旱办有关负责人介绍,金堂县系成都市水库最多的县,但大部分水库土坝均出现了裂缝。类似于金堂县“喊渴”难题,当前全省就有112万人,其中全省共有71个县157个旱山村“吃水”难题突出。现在,吃水问题突出的这些地区,已有10多万人饮水每天靠政府车辆送水解决———这是典型的“季节性的缺水”。
省水利厅水政资源处称,“季节性缺水”引起的“水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我省12月至次年5月降雨只占年降雨量的20%,“十年九旱,十旱九灾”。尤其我省又遭遇冬干连春旱,江河来水明显偏少,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用水形势十分严峻。

用水增多城市供水很恼火
“生活用水量越来越大,然而江河能供的水越来越越少,水资源越来越短缺!”都江堰管理局有关领导称,城市用水量逐年增多。
据统计,去年全省总供水量212.3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95亿立方米。地表水源供水量191.11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90.0%。城市建成区总供水量25.13亿立方米,以地表水源供水为主,占总供水量的93.9%;按行政分区计算,成都市供水量47.1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64亿立方米。
去年全省用水消耗量超过105亿立方米,总耗水率(消耗量占用水量的百分比)为50%。其中生产耗水量91.39亿立方米,占用水消耗总量的87%;生活耗水量12.01亿立方米,占用水消耗总量的11.4%。

  危机三:水质性缺水
河道污染有水不能解渴
3月7日,由成都市人大、政协代表担任的15名水污染治理“政府特约监督员”,重点对成都市区河流污染较为严重的河道进行深入调查。本报记者经过全程陪同调查,现场直击了市区河道污染状况。在当天的调查中,监督员们发现南堰河、凤凰河等市区河道污染最为严重,可又是这些河道对成都水环境及饮水环境影响最大。
据统计,全省年废污水排放量约40亿吨,部分水域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从而成了人水不和谐的突出问题。
昨日,据四川省水文资源勘测局长期对我省主要江河湖库监测数据表明,我省主要江河湖库水质状况呈明显下降趋势。我省废污水排放总量为45.33亿吨。其中用户(包括城镇居民、工业、建筑)废水排放量为36.39亿吨,占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的80.2%;第三产业污水排放量为1.87亿吨,占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的4.1%。
以岷江中游彭山段20世纪氨氮含量为例,60年代为0.05毫克/升,70年代为0.12毫克/升,80年代为1.07毫克/升,90年代为2.22毫克/升。据2006年1月监测的情况,岷江干流新津至眉山段、锦江水质污染严重,基本为劣Ⅴ类;当前成都周边河流中沱江水质最差,整体受污染严重。

  危机四:区域性缺水
水资源少全省8市为缺水区
在人口和耕地最集中的、工农业产值占全省85%的盆地腹部区,水资源量只占全省的22%;全省有8个地级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1000立方米,属缺水区。其中,内江市、自贡市、资阳市、遂宁市等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完)记者万金龙宋永坤

今天,世界水日主题为“应对水短缺”
鉴于全球淡水资源短缺、许多国家将很快陷入缺水的困境,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今年3月22日是第15个世界水日,其主题为“应对水短缺”。目的就在于强调国际和地方的合作对解决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水利部即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故从1994年开始,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2 11: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计划用15年建成"五横四纵"调水补水网络


在正常年份,四川省用水缺口达20亿立方米。在第十五届“世界水日”、第二十届“中国水周”即将到来之际,昨(21)日,我省水利主管部门在蓉召开座谈会,围绕今年世界水日“应对水短缺”和中国水周“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宣传主题,分析我省目前存在的“水短缺”问题及其应对之策。
据介绍,我省计划用15年时间,建成都江堰、玉溪河、长征渠、向家坝、引大(渡河)济岷(江)工程等5个大型西水东调工程和武都、升钟、亭子口、罐子坝水库等4个大型北水南补工程,形成“五横四纵”的调水补充网络。到2020年,从根本上解决我省干旱缺水地区的用水问题。
会议指出,工程性缺水和管理性缺水是我省“水短缺”的主要原因,要按照工程与资源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开源与节流并行的思路,把加快构建供给可靠、节水高效的供水安全体系作为水安全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今年省级财政增加水利资金2亿元,我省还计划尽快建成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重点水源工程;用10年时间完成966万亩灌面配套建设任务;用3年时间完成现有800座病险水库整治任务;在“十一五”期间解决12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发表于 2007-3-23 09: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办法, 在经济, 政绩和环境之间选择, 政府通常是选择前者. 老百姓呼吁也好, 抗议也好, 都没人理你. 最可笑的是, 政府还在年年宣传环保, 节水.
 楼主| 发表于 2007-3-23 10: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旱情严重 力保成都用水都江堰截断外江

记者 宋林风 张欧

昨日是世界水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旱情较为严重,全市目前蓄水总量仅1.48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24.9%,为近十年来同期最低值。金堂、龙泉驿、青白江等地春旱露头,我市日前首次启动了四级抗旱预案。
  据统计数据显示,成都市目前蓄水总量仅有1.48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0.49亿立方米,减少24.9%,是近十年来同期最低值,个别提水工程甚至出现无水可提的情况。
  从金堂水务局了解到,该县目前的总蓄水量仅为应蓄水量的36%。而在位于龙泉山脉和深丘地区的8个乡镇34个行政村,饮水困难不同程度地存在,有1万多人需要送水,当地有关部门正组织力量确保人畜饮水。据龙泉驿区洛带镇水利员薛先生介绍,该镇金龙湖水库水位较往年明显下降,目前的水位线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米,较前年下降了约2米。
  据了解,去冬今春以来,我省气温偏高、降雨偏少,目前已出现严重的冬干春旱旱情,中央下拨了8300万元自然灾害补助款,我省还追加拨款3000万元,全部资金已于近日下拨到受灾地区。
  记者还了解到,如果不是有都江堰水利工程调节用水,今年成都市区也难免发生用水紧张。据悉,成都的主要水源地都江堰,2月中旬上游来水比往年同期减少8%。水文专家吕行介绍说,岷江干流在都江堰被分成了内江和外江,今年在岷江上游来水偏少的情况下,相关部门用闸门将外江完全截断,牺牲广大川西平原灌溉区的用水,来保证成都市区用水无忧。正因为如此,虽然成都已是重度缺水城市,但很多市民并没有真切感受到缺水的危机。
  据了解,从2月28日起,成都首次启动抗旱预案中的四级抗旱预案,这标志着成都已经达到了轻度干旱标准。吕行说,“现在一些市民浪费水、污染母亲河的情况时有发生,相当令人痛心”,并呼吁大家珍惜有限的水资源,节约每一滴水,为缓解我市用水困难做贡献。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1-8 21: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