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118|回复: 0

城市更名:名正言顺财兴还是“面子工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7 03: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许建龙 毛韵心 编辑:周小林

此主题相关图片

(让一个城市更名的茶)

一个响亮的名字会让别人一下就记住你,城市也如此。1998年10月,路南彝族自治县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2001年12月,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后天,思茅市也将正式更名为普洱市。每遇城市更名,往往都会引起不小的争议。本土专家学者对城市更名增加城市品牌效应,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无一例外地表示认同,可是,省外媒体和广大网友则争论声一片。更名究竟惹着谁了?

★正方观点
催动城市品牌飞跃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博士杨斯迈: 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

“过去我们提倡‘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讲的是眼球经济,只有加强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才能被外界认同。”杨斯迈教授指出,一个企业、一个城市的名牌,对提升企业和城市的商业价值作用巨大,名牌的放大效应会形成一个地区、企业和个人的重要无形资产。”杨暗指,云南许多城市地处西南边陲,难以进入大众视野,如不通过一个好的城市品牌价值来宣传和提升自己,市场优胜劣汰的法则最终会导致城市竞争力的丧失。路南县更名为石林县,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在杨教授看来,正是走上了一条提升城市形象价值——促进旅游和产业发展——富民强县(市)的良性循环路子。
至于外界纷繁芜杂的声音,杨教授认为不屑一顾。“更换门牌也好,更换身份证也好,这些与更名带来的城市品牌飞跃相比,代价要小得多。所谓人靠衣裳马靠鞍,衣服换了,相应的理发、换鞋也是必然的。要想获得收益就必须付出成本,而这个成本与最终带来的客商云集、产业发展和富民安民相比,是很低的,可谓四两拨千斤。”

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王树五:促进经济提升知名度的捷径

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王树五是地名学方面的专家,曾参与编纂过《中国地名词典》。王树五说,地名的形成与各地的自然地貌、人文特点有密切关系,地名随着不同时期、不同事件的影响往往有所变动。
王树五说,云南省路南、中甸、思茅3个地区的更名,都和提升当地知名度,发展经济有关。路南、中甸更名后,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产业,品牌效应得以发挥;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把普洱品牌由一个县名扩展成为一种大区域概念,无疑有助于提升当地知名度和经济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更名有其积极作用。
更名有其利,就有其弊。王树五说,地名的特殊作用决定了不能随意更改,要保证其稳定性,而且更名也要做到科学、准确。“经常会有些地方更名后,相关配套的变动却没有跟上,造成了地名和地方错位、脱节,可能反而会影响到当地政府的行政效率。”王树五说。

云南省茶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邹家驹:对历史的回归和发掘

“从思茅市更名普洱市,足以看出当地政府对普洱茶产业的高度重视,更名无疑将在更大程度上发掘普洱茶文化,提升普洱茶品牌。”近日,云南省茶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邹家驹接受记者采访时作出了上述推测。在他看来,思茅市更名普洱市,真正为当地宣传普洱茶产业竖起了一面“大旗”。
在邹家驹看来,此次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是一次对历史的回归和发掘。
邹家驹认为,文化都是由特定符号所组成,而“普洱”作为一种文化标志,将有效拉动普洱茶文化的推广,进而提升当地的普洱茶产业。“这次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表明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对普洱茶产业的重视,对于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可以预见的是,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后,将对再现普洱茶历史、推广普洱茶文化、提升普洱茶文化价值起到积极而又长远的作用。”邹家驹说。

云南普洱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黄桂枢:普洱市要有大家风度

更名普洱让思茅市在这一场有关普洱题材的角逐中独享其美,让其他州市不免心生失落。对此,黄桂枢说:“普洱市要有大家风度,要以宽广的胸怀包容西双版纳、临沧市。历史上普洱道、普洱府也曾经管辖过这些地区,大家毕竟都是同门兄弟。”
黄桂枢认为,城市更名之后应该用好普洱茶文化这张牌,用它带动整个普洱茶产业。

  ★反方观点
真能“山鸡变凤凰”?


◇安徽芜湖一位叫屈桂春的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思茅城市更名,首先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城市的门牌招牌、公章证件等都需要更换,而巨大的财力投入仅仅是为了换两个字,我们不是发达国家,我们消耗得起吗?”

◇央视主持人马斌在读报当中提到,许多城市的媒体对更名一事都有看法。《南京晨报》说,《城市盲目改名是侵犯了公众的地名使用权》,一个城市的名称,不仅是这个城市的居民在使用,而且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城市是否更名,必须得到与此地名相关权益者的同意,至少也要以听证形式公开征求各方意见。

◇《沈阳今报》说,这是《“闹”普洱》!文章认为,当地把“普洱”当名片没什么不可,但非要改成市名,则未免太急功近利了。《工人日报》曾经算过经济账,认为改名首先面临高昂的成本。交通站名、市内门牌、公章、车辆牌照等,统统都要改,费用是惊人的。所以无论是发展旅游产业还是招商引资,最重要的是加强内功。

◇思茅市民周先生也持同样观点,他说,沿用了几百乃至上千年的地名,具有当地深厚的历史内涵,而且老地名在当地人心中根深蒂固,更名后人们需要花上很长时间去适应;而且更名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地和国家都需要为更名付出一笔不小的成本。如果所有的城市都争相效仿,则是非理性的。

◇有网友发问,城市一更名,真的“山鸡就变成凤凰了吗?”近年来,很多城市都想着更名,有的改成功了,像湖南大庸更名张家界市、四川灌县更名为都江堰市,的确拉动了当地经济;也有更名不成功的,像湖北的荆州,只改了两年又恢复了原名。实践表明,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具体情况,思茅改名不见得是坏事,但更名还是应该慎重。

◇也有一些经济专家指出,更名能够促进城市知名度的提高,促进城市品牌的传播和营销,也能够促进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不过,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最终还是要靠扎扎实实的工作。一个地方和城市,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发达的经济,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辅之以必要的宣传,才能为人们所了解、所喜爱。只有把一个地方的硬、软环境真正做足了,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扎扎实实搞好各项事业上,才能促进整个城市的经济腾飞。

□新闻链接
思茅人生活已悄悄改变

思茅街头,工人正在对振兴中路的霓虹灯进行更换。后天,250多万思茅人将迎来更名的庆典时刻。39岁的出租车司机胥林忠最早是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的。听说全市有一半以上的人都在从事茶产业,随着城市名气大了,前来买茶和投资人都会增加,胥林忠知道他的生意会好起来。华丽酒店的服务员已经提前放风,从4月起,要把原来60元/间·天的单人房调高到80元/天·间,因为茶叶节和城市更名引来了不少商家,酒店不愁找不到客源。
远在营盘山附近的采茶姑娘木益丹,乐滋滋地说,今年的春茶比往年好采,采一斤茶场可以给到10元钱,而去年却要少两三块呢。与早春茶量少、价高相对应的,则是北京、广东、福建、浙江、河南等省的茶商络绎不绝云集思茅,准备在今年春茶收购中大显身手。据思茅亨丰祥茶叶有限公司罗珍珠介绍,从3月中旬开始,外省的茶商便纷纷涌进勐海、景迈,一些茶商为了收到更多更好的春茶毛料,早早地便将原料款打进了当地茶贩账户,有的茶厂原料茶被订购一空。而在思茅街头的茶城大道和几大批发交易市场,挂有外省牌照的车辆骤然增多,一些条件较好的宾馆酒店亦是人满为患。
有人预测,今年班章茶将热炒到900元一公斤,这将比去年同期上涨100到200元。“思茅更名普洱,对茶商肯定的是有益的,最起码思茅市的知名度将大大提高。这不,外地客商今年的订单都比往年多了三成。”
只有政府在此时显得异常低调。思茅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称,时值喜迎“一节两会一庆典”筹备关键时刻,市领导无法分身应付一拨又一拨的记者。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0-30 05: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