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53|回复: 2

更名:城市品牌拉动区域经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7 03: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云南思茅市即将更名为普洱市,在此之前,云南省已有两座城市改名换姓:
1998年,路南彝族自治县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
2001年,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两县改名后,不约而同地打出了“旅游立县”的好牌。石林申报“世界遗产”,成了“世界的石林”;香格里拉县成了滇川藏三省区“大香格里拉”品牌的核心。巨大的品牌价值,不仅催热了当地的旅游产业,还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各种产业的发展。事实证明,“更名”已经让石林和香格里拉名利双收。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03: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格里拉
国际大品牌滇川藏共享


更名之路
2001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消息一经公布,无疑在中国乃至世界旅游界引起了一次地震,似乎,长久以来对“香格里拉”所在地的争论也画上了句号。香格里拉县民政局副局长杨国武认为,通过国内外专家在四川、西藏和云南等地的大量调研,发现中甸县自然景观最符合希尔顿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人间天堂”香格里拉,因此中甸抱得美名归实乃名至实归。

现在 旅游业成支柱产业
“中甸”更名“香格里拉”后,迪庆州立足香格里拉品牌,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和建设,以普达措国家公园为代表的一批高品质旅游产品正在形成,香格里拉旅游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去年香格里拉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58%,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0.3亿元。而迪庆州接待游客数量5年内从几十万猛增至200多万人次。全县的旅游业正开始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观光、探险、商务、会展、体育赛事、文化交流、生态休闲等复合型旅游转变。
巨大的品牌效应引来了“金凤凰”。香格里拉县去年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达8.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7.5%,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3%。通过“香格里拉”的品牌优势,当地还成功策划组织了香格里拉赛马节、“欢乐香巴拉”等活动,承办了“世界公园定向赛”等赛事。

未来 3省区共享“香格里拉”品牌
“香格里拉”这个金字招牌“花落别家”,四川省稻城县旅游局长呷呷认为,《失去的地平线》所描绘的“香格里拉”美景其实在许多藏区都有,真正的“香格里拉”其实并不存在,而是在人们的心中。
2004年10月,第三届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会在成都召开,川滇藏三省区在会上就发表了携手打造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合作宣言,旨在将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品牌。“香格里拉”应该是一个大概念,它包含了四川、云南、西藏的大部分旅游区,三省区目前正在建立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共享“香格里拉”品牌。
云南已经“名至实归”,却不会独享“香格里拉”的品牌。据悉,2002年云南省旅游部门率先抛出“橄榄枝”,欢迎四川、西藏等省区联手合作保护和开发香格里拉,共同打造“大香格里拉”旅游区域联合体。云南还提出,川滇藏三省区今后要进一步开放旅游市场,允许旅行社异地设立分支机构,逐步取消旅游团队必须由当地旅行社接待的规定,保障导游人员的跨境流动工作和带团服务,保障三省区旅游车辆无障碍通行,建立旅游联动处理机制,共同构建一个统一的“川滇藏香格里拉无障碍旅游区”。
不甘落后的川藏两省区已经率先发力。四川省目前已率先投资49.3亿元打造川滇两省内交界处的旅游景区,并制定了一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西藏则通过去年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与云南在“茶马古道”的开发上进行了尝试,出台了“大香格里拉”计划。按此势头,区域联合开发香格里拉的框架已经形成。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03: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林县
打出昆明旅游业王牌


更名之路
“路南”作为一个县的专用地名,历史可以追溯到至元十三年(1276年),其间路南曾称“路南州”、“路南县”,到1956年12月31日成立“路南彝族自治县”时,路南作为地名已经使用了七百余年。1998年7月,由国家民政部组成的地名学、历史学、民族学方面的专家组到路南进行考察论证,一致认为,“路南县”更名为“石林县”,符合全县地理特征——路南全县范围内都布满了石林,而且石林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比路南更有名,从知名度和效益出发,更名石林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很大推动作用。1998年10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路南彝族自治县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

现在 更名后带来双赢
事实证明,更名9年来石林县确实从中获益颇多。“石林所蕴涵的巨大旅游资源,在更名后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石林县旅游局局长李正平日前接受采访时说,20年间石林相继捧回了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等知名品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益:1978年,国内外游客10万人次;1988年,国内外游客96.4万人次;1998年,国内外游客141万人次;1999年,国内外游客首次突破200万。时至2005年,石林接待游客221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1.6亿元,综合收入4.5亿元。27年间,石林游客人数翻了22倍,门票收入翻了3200倍,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了35%以上,成为全县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李正平表示,更名后带来的是一种双赢:一方面石林县的知名度进一步增加,品牌优势带来的综合效应增添了当地的文化内涵,反过来对石林旅游业又产生了更大的推动作用。

未来 建设国际旅游胜地
石林县更名后,政府各项政策更加向旅游产业倾斜,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石林景区于2004年入选了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目前,石林“申遗”已经顺利通过了国家提名、世界遗产中心审核两个关键环节,进入申报“世界遗产”的备选名单。
作为旅游大市,石林在改变昆明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会展、商务、康体旅游转变中将举足轻重。未来五年,著名的石林将增加体验、休闲度假、康体、生态、科考、会展等项目,凸显品牌,并抓紧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按照昆明旅游发展构想,石林是世界地质公园,一直以来就是昆明旅游的龙头景区,未来的石林风景区将着重提高持续发展能力,以建设国际旅游胜地为目标,积极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康体、会展和商务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现在,石林正式启动了阿诗玛文化生态园项目建设,并积极申报国家5A级景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0-10 20: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