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37|回复: 0

东巴造纸术重焕生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1 00: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此主题相关图片


由迪庆州文化馆申报的迪庆纳西族东巴传统造纸术工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州文化馆已经开始进行保护性建设, 东巴传统造纸术工艺正得到抢救性保护。
2006年6月,国务院正式公布迪庆纳西族东巴传统造纸术工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由国家文化部拨专项资金以启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2007年1月,迪庆州人民政府正式审批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迪庆藏族自治州纳西族《东巴造纸术工艺》保护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使迪庆州文化馆正式成为研究和抢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巴传统造纸术工艺的重要基地。
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白地“东巴智者”发明生产出东巴纸后,流传下来了16类400多种2万多册东巴经书。东巴经书是纳西族文字和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而东巴纸不但是纳西族文化的载体、纳西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工具,而且是纳西族文化交流传播的媒体。东巴造纸术历史悠久,文化价值突出,在纳西族东巴艺人和群众中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特别受到国内外研究纳西族文化专家学者的珍重和推崇。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东巴造纸工艺已处于濒危状态。
如今,州文化馆已在三坝乡展开东巴传统造纸术工艺建设项目,全面普查挖掘整理民间技术及资料,并做成文字、录像、图片档案,开展民间艺人保护管理和传承人的培养。在采访中,记者得知,三坝的好多年轻人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民族文化,并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活动中来。
迪庆州文化馆负责人介绍,他们计划用十年的时间,全面普查、挖掘整理东巴造纸术,建立健全文字、图像档案,进行宣传和展示,对民间艺人保护管理:分期分批培养100名造纸术艺人;选荒山种植原料基地100亩,保持绿化和永续利用;建设一个中型作坊,作为生产和培训基地,培养艺人达到覆盖纳西族居住区,东巴纸满足东巴文化传承传播的需求,成品东巴纸年生产量达到5至8万张,用旅游带动地方群众的收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25 17: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