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周浙昆 摄影:周小林 <br>
<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7/04/19/003150.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
(兰花是生物多样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份,保护野生兰花资源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举措。)<br>
<br>
<b><font color="#09f7f7">一、野生兰花受到人类经济活动的严重危害</font></b><br>中国传统栽培观赏的兰花或兰草,主要是-指兰科的兰属植物(Cymbidium)。兰科是目前所知种子植物中的一个大家族,据记载约有700属2万余种,也是我国多样性最丰富的一个科,计有171属1247种。<br>低处横断山域的云南省拥有中国兰科植物的65%(计137属780种)以上。滇兰因其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再加上源远流长的“兰文化”历史,古往今来,一直是文人墨客润笔之首选,但随着花卉市场的发展和制药业的收购加上非法兰商的误导,云南丰富的野生兰花资源正日趋枯竭,给各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造成严重的危害。例如,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的学者曾发表了一种原产邱北、广南等县的邱北冬蕙兰,因其姿态特异且具有香气,激起了国内外兰商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高价求购。有的国外兰商,以此兰草为名出资收购邱北所有山头的兰草,于是远近农民日夜采挖。现在,邱北、广南自此所有野生兰花难寻难觅。由于国内兰花繁殖技术落后,现今见于公私园庭的“邱北冬蕙兰”仍是为数寥寥,相反,美国旧金山在此种兰花发表后的第三年,就有十分优美的“邱北冬蕙兰”的花株照片刊登在美国出版的兰花杂志上。<br>另外,对“麻栗坡兜兰”的报道也导致了仅分布于麻栗坡的麻栗坡兜兰倍受台湾、香港及日本等国兰商的青睐。约在1997年,云南海关一举查获某公司走私麻栗坡兜兰约4万余株,它们被分装于数十个纸箱内。之后,国内进行兰花资源普查时,千寻万觅仅能找到1-2株。<br>“杏黄兜兰”原产于碧江县(今福贡县),70年代发表,日本和港澳兰商为了谋取商业利益,引诱农民四处寻觅,通过种种途径夺取这一兰花的原种,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福贡及其邻近地区的各种兜兰几乎灭绝,类似兜兰的各种兰科植物也岌岌可危。更可惜的是云南产石解的地区,石解和非石解的兰科植物均被消灭殆尽。<br>近年来,由于《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在国外已经生效,外商公开收购和采集野生兰花的行为受到约束,但唯利是图的兰商的非法行为仍然屡禁不止。尽管所有野生兰花都被列为公约中的I、n级保护植物,而且中国也是《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签字国,但政府有关部门至今并未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br>《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全部兰科植物都列为国际保护植物,不允许任意采挖和自由买卖。可是在云南,中外旅客所到之处都能看到毫无限制的兰花集市贸易,家喻户晓的挖兰、养兰之风。通过这些现象,即可对云南履行国际公约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作出不良的评价,这将极大地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此外,我国对生物,特别是植物出口管制不严,不法兰商出口兜兰、万带兰或其它野生兰花时,或谎称为栽培种、组织培养种,或谎报为“鸡屎草”、“牛屎草”之类不受保护的名称以编取出口证明。如果不严格把关而准予出口,则可造成审批部门的失误,遭受国际野生动植物保护组织的谴责。兰花是生物多样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份,保护野生兰花资源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举措。<br>
<br>
<b><font color="#09f7f7">二、保护野生兰花资源的途径</font></b><br>鉴于上述情况,破坏野生兰花资源的行为必须制止,限制野生兰花的贸易势在必行,特建议如下:<br>1、严格遵守国际贸易公约,禁止采挖和出口野生兰花。 <br>2、制定法规关闭集市上的野生兰花市场,严格禁止野生兰花的贸易交易。 <br>3、禁止制药部门收购野生兰科植物,如:黄的园艺部门和制药部门投资兰花的科学研究,草、黑节草、金线兰等。<br>4、加强兰花的人工繁殖研究。中国兰花的栽培技术和紧殖技术都较落后,到目前为止,至少云南还没有培养出可以注册上市的园艺兰花品种,除天麻外,也没有大量栽培、繁殖观赏兰花和药用兰科植物的经验。欢迎需要兰花的园艺部门和制药部门投资兰花的科学研究,发展快速繁殖技术,建立高新技术的兰花产业,培育出一些既美丽又芳香的园艺品种,占领国内外的兰花市场,改变我国栽培兰花科技落后的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