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们,让横断山域更美! 系列)
此主题相关图片

雪域灵魂, 立山颠而展英姿, 映白雪而出绚丽。
2007年三月七日, 黄昏, 康定县甲根坝乡通往新都桥和折多山的瓦九公路上。
一辆白色的旧北京吉普车在发疯似的狂奔, 卷起一灰尘, 它见了石块,烂木头什么的也不躲避, 一下从上面冲过, 把它们碾得飞向路边, 偶尔有过来的车, 老远就可以听到吉普车发出的急促喇叭声, 一看那过来的速度, 就知道有急事, 急忙朝旁边让, 此刻, 时间就是生命, 想必是出了什么大事!
康定城里, 甘孜州急救中心的院子里冲出一辆救护车, 鸣着喇叭, 转过下桥, 一路无阻过将军桥, 公主桥, 朝着折多山的暮色里象箭一般的冲行, 然而在大山的眼里, 速度近一百公里的车却象在爬一样。在越来越暗的夜色里, 吉普车和救护车象是约好了一样,它们会在某个地点相遇,它们的相遇越早,就越有希望。
但是此刻,两辆车仍然相距三十多公路, 吉普车缓缓地停在了新都桥的白塔旁边, 车里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号和喊叫声, 两行车灯漫无目的地射向前方已经开始沉寂下来的山野,几片细雪在灯影里飘过,消失在黑暗里。
躺在吉普车里的受伤者已经留尽了鲜血,他的女儿, 他的弟弟和另一个亲人此刻在他的身边, 他们在白塔的边上和他永别了, 此时, 从康定来的救护车已经越过了折多山口,朝着这边飞驰而来, 然而, 一切都太晚了,受伤者被人在腹部深捅两刀,伤口太深,失血过多,在这个三月的夜晚,骤然抛下了一切,匆匆地走了。
死者是个五十岁左右的藏民, 他是甲根坝方圆百十公里内外有名的好人, 人称甲根坝老王, 二三十年来,他一直是这个地方最有活力的个性,他一个人开创了甲根坝到贡嘎山亚哈丫口的旅行线路,于是与全国各地的许多山友或旅行者结下了生死之交和知己, 他的死讯传开来,许多远在千里之外的山友彻夜难眠。
在藏区,为生活琐事与人结仇,于经济纠纷同人打斗的事情层出不穷, 康巴人有不怕死的名声, 打斗中讲的是分胜负,出了刀就要见血, 可这一切发生在甲根坝老王的身上,许多人难以置信, 这血腥的殴斗发生在这圣洁的雪山下,使人感到困惑,雪域的文明,纯洁中夹带着荒蛮,虚幻般的美景掩盖不了残酷的现实,文明的脚步在飞奔,历史的残余在追赶。
……,
今年大年初三, 老王带着几个山友上山去, 但是雪太大, 不得不退了下来, 晚上, 老王在家里与这几个山友倒满青稞酒, 不停地安慰大家, 他说: “五一你们来, 要不十一, 我们一定可以上去的, 来日方长, 来, 干!”, ……., 虽然山友们有点遗憾, 但是老王的爽朗鼓舞了他们, 他们打定主意, 五一重振旗鼓, 再向贡嘎山前进,……,
然而, 冥冥之中, 一件平常的生活纠纷点燃了导火索, 老王想通过法律寻求解决, 然而, 在生活的某个阴暗的日子里,一阵上门寻仇的喧闹声预示了灾难的来临, 利刀在身, 棍棒在手的混乱人群中难分你我, 劝解和围观者也在混乱中卷入冲突, 推推嚷嚷和拳脚相加的对阵中, 火气迸发, 杀气上升, 一场毫无意义和目的的争吵和打斗急速演变, 迅速变质, 这时乌云翻卷, 春雪将至, 一股寒气卷起阴间的风云尘埃, 一种蛮横激起远古的热血基因, 有人在打斗中积聚了仇恨, 失去了理智, 一狠心之间将后果提前咽下, 猛地抽出长刀, 转过身来向上, 紧握刀柄直刺要害,…..,
老王瘁不及防, 连中两刀, 顿时血流如柱,…..,
当人们对生活中发生的难以置信的悲剧发出哀叹和惋惜时,老王的音容笑貌还历历在目, 但一切现在都已经灰飞烟灭,因缘已去。 老王热爱生活, 酷爱贡嘎, 待游客如兄弟, 几十年如一日, 是有口皆碑的。
他生命中的一个重要价值之一, 就是帮许多外来人实现了贡嘎梦。
多少年来, 他牵着那些马一次又一次走进贡嘎山, 在风雪中同不熟悉藏地恶劣天气的朋友们共度雪山之夜, 这几年, 他一直开着那辆破旧的北京吉普一次又一次地绕山转水, 在颠簸之中将一批又一批的人送上雪山丫口, 有时,他自己上山修路, 埋经幡柱, 有时, 他独自一人在山头林间查看地形, 这里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也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很多时候, 风雪太大车马上不了山, 总是他连拉带扶, 把频临绝望的来人拖上去一揽贡嘎山的神韵, 有时云雾太迷, 他比来人还着急, 想方设法带他们去其他的地方找至高点, 找新的风景, 用游客的话说,他是个宁愿自己受伤也不会让游客受罪的人。
更有多时, 他将下山来的朋友们带到家里, 把他们当自家人, 烧红火炉, 开怀痛饮, 相约下次, 一醉方休! 有许多人, 到这遥远的地方来, 在老王身上找到了一种兄弟般的情谊, 有了老王, 这满山的风景才有了生活的参照, 在人生的旅途上遇到一个这样的人, 就象是在风雪迷漫的雪山丫口前的黑夜里, 遇到了一个避风的小屋。这小屋也许简陋, 但此刻需要的只是温暖和力量。
老王酷爱喝啤酒, 凡是攀上丫口的雪山之颠, 他总要先在雪地上坐下来, 喝上两瓶再下山去, 回到家里他继续喝, 他的酒量让许多饱经商场之战的豪客大为惊讶, 与他们不同的是, 他的热情和豪爽酒前酒后一个样, 为了让人见到贡嘎雪山, 他愿尽倾一切热情。
今年春节前后, 老王和许多人在酒后作别, 相约在五六月杜鹃花开放的时候, 再上贡嘎山深处, 让他们更加进一步地领略大自然的魅力和使老王永远感到自豪的那些神秘的, 外人从未涉足的深山峡谷和原始森林的深处, 然而, 老王就这样匆匆离开了人世,他在甲根坝的山山水水里, 给人留下了那么多的遗憾和惨淡的回忆。
甲根坝, 多么让人留恋的山河和村庄, 多么令人沉醉和安稳的生活!
巨大的杨树, 林立在大道和河滩的两旁, 贡嘎山的生态和环境, 将霞光和雾水日夜反射到村庄里, 这里整天紫气升腾, 白云飞舞, 顺着一条二十公里的小路在如画的田袄锶粕仙? 只见每家的藏房都修得象宫殿一样高大雄伟, 家家的园子都用厚实的木栅栏围成了大院, 使人想起林芝, 波密, 瑞士那种地方, 那些充裕的木料是在乱砍滥伐的无人管理的年代里积攒下来的, 山涧的小溪里躺着被充满钙质的湖水冲刷成紫色的石头, 顺着小河上去, 就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宽的钙化石滩, 从丫口一直流到村边, 山上有一个奇怪的海子, 流出来的水走不了多远就结成了钙化岩, 一层层堆重了再突然垮下去,长达六公里的人间瑶池在山林里闪耀着蓝色的水花, 喷洒着仙女沐浴似的飞瀑流泉, 顺着钙化石滩一直往上走, 就是可以与贡嘎雪山主峰近距离对望的亚哈丫口。
而在周围的山沟里, 还深藏着许多外人不知的美景。
这一天, 我来到了甲根坝, 老王的弟弟一提起他哥哥, 眼睛的泪水就忍不住往外涌, 老王的女儿秋竹勇敢地接过了父亲的重任, 刚刚带了一个重庆团从山上绕玉龙西小道回来, 老王生前的那些富有的山友们捐了些钱, 正在给老王家修一个十八柱的大藏房, 他的吉普车还在, 他的徒弟, 二十四岁的小伙子华军开车带我们上山。
丫口的山路上, 几只孤立的经幡默默无声地指引着上山的路, 老王不在了,这些经幡无声地接替了他的工作, 但在丫口上, 我感到了老王的存在, 他的脚步都还留在山坳里某些结了冰的角落, 他的存在体现为一种精神, 那是一种望我的精神, 一种从他人的激动和满足中感受自我存在价值的精神, 为了其它的人感受贡嘎神山的魅力, 他可以含辛茹苦, 什么样的艰难困苦都可以陪伴, 这一片天地失去了一个最忠实的守护者, 风雪怒号, 苍穹贴山, 有灵性的山河, 自然有他的办法去安抚一个对这里难离难舍的灵魂。
而甲根坝即将发生巨变, 随着康定机场在08年开通, 甲根坝的钙化人间瑶池将象黄龙一样被大规模开发, 一条二十公里长的路将可以从瓦九公路边直达亚哈丫口, 在今后永远的年代里, 人们从新的康定机场出来, 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就可以站在贡噶雪山对面, 多么迅速而发达的年代啊,一个一切以快速来衡量的年代, 但是时代的进步毕竟不可逆转, 我下山来的时候, 只见大批的筑路工人已经开始进驻甲根坝, 许多重型的机械要等他们先开出一条简易的路才能运进来。
我遥望着雪山的方向, 眼前如画的村庄一略而过, 我略有点迷惘, 也许老王的时代已经到了一个终结点? 以后人们也许不会再需要象老王这样的领路人了, 但一个小时之内就乘车来到雪山面前,与在风雪中和老王这样的好心人结伴同攀高峰是有天壤之别的呀, 过去人们到这里来,看的绝不仅仅是雪山, 而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窗口, 一个自我发现和了解他人的里程是无法以便捷的交通所超越的, 这一段路程对许多人是省不下来的, 与其说这一段路程的省略是节省, 倒不如说它是某种精神生活的永远失落, 一种将无法挽回的失落。
吉普车在回来的半路上爆了一个胎, 老王亲手教出来的徒弟华军硬还把车安安稳稳地开回了甲根坝乡上的大路边, 我就要赶回康定了, 我上前付了车钱, 再拿出一张一百元票子, 拍了拍华军的肩膀, 说:
“车开得好! 真是名师出高徒啊, 这点钱, 下次有机会到日库寺, 帮我给你师傅上个香!”
此主题相关图片

清晨的甲根坝。
此主题相关图片

钙化滩的入口处。
此主题相关图片

接近高山丫口, 钙化滩上覆盖着深雪。
此主题相关图片

一叶孤幡, 独立山头, 已经有了很多年代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

人们在岩石上放上小石头, 以敬山神。
此主题相关图片

雪坡优美的弧线,直上云霄,往下看, 信心倍增, 往上看, 两腿发软。
此主题相关图片

山坳里一根经幡, 处于雪深风大之处,已经只剩下一个竿子, 仍然直立不动, 凭着他的影子仍可以确定方位和方向。
此主题相关图片

几行脚印,直上高峰, 雪山之颠, 天气变幻莫测, 脚印是最可靠的向导。
此主题相关图片

几乎可以触摸得到的大雪山主峰, 仍然永不可及。
此主题相关图片

雪地上的脚印画出优美的弧线, 指引着回程。
此主题相关图片

经幡与蓝天, 白雪与寒风, 这些高原的基本元素, 歌颂着一个淳朴和爽朗的传奇和雪山守护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

雪山的坚韧臂膀, 岿然屹立, 搏击风雪, 迎接洗礼。
此主题相关图片

雪天一色, 白茫世界, 将视野的基准重新校正。
此主题相关图片

泉水冲破冰雪, 奔向小河, 汇入大江。
此主题相关图片

大面积的钙化滩, 实而无华, 等待着夏天色彩的到来, 再展妩媚。
此主题相关图片

洁净的水质,源自于奇特的地貌。
此主题相关图片

演变中的人间瑶池,一鸣惊人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

跳动的水珠,奏响了山涧的天籁之声。
此主题相关图片

千万年才演变而成的水廉洞, 冰, 雪, 水, 三态同处, 共奉奇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