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41|回复: 0

甘孜州辉煌不是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1 23: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王朝书 编辑/摄影:周小林

——读《康巴岭嘎品牌文化研究报告》

此主题相关图片

(图为甘孜州新龙县的民间艺人在表演藏戏)

  刚看见这本书时,心中吃了一惊。这本书的厚实程度,是目前我所写书评中最厚的一本,令我最感恐怖的事就是读这种砖头一样的书。抱着姑且看看这些人到底能做出什么的心态,我还是硬着头皮将书翻开。出乎意料的是,一页一页读下去,畏惧的情绪越来越弱,并在心中升起了一阵激动和一股崇敬。
  书的第一页,有甘孜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所功一脸严肃的照片,这张照片吸引了我。对所功,我早有耳闻,知道他一直默默地做着一些事情,但是,他对康巴这片土地热爱到何种程度却不知晓。然而,阅读全书后,我却不得不说一说所功先生,真的崇敬他的敢为人先和勇挑重担。
  很早以前就听人说,康巴文化如何了得、如何包罗万象,但是,在为康巴文化自豪的时候,让人郁闷的一件事情是周边地区文化产业的欣欣向荣,云南的纳西古乐、《云南映象》就不说了,就连起步较晚的阿坝州也凭着容中尔甲的一首《神奇的九寨》,将九寨沟唱得是“地球人都知道”。相形之下,甘孜州的文化产业就显得有些见拙了。这种情况,对康巴人来说是件很伤自尊的事情。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当周边地区的文化产业如火如荼的时候,沉默已久的康巴人不再沉默了。领头人之一,是“康巴岭嘎”品牌文化研究报告的主编所功先生。
  想象中,所功只需要将工作安排下去就行了,而不需要身体力行。然而,他不仅身体力行,而且写出了有深度的理论文章。对一篇成功的理论文章,我的看法是,论述时要做到滴水不漏,要有雄辩的事实,要经得起推敲,要让大家读了后心服口服。所功先生的研究报告就是这样的理论文章。在文章中,他多角度充分论证了康巴文化作为一个地域性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其发展成果在世界上有自己的地位。看了他的论述,让人坚定了一个信念:这些年来,康巴文化没有充分发挥出自己该有的魅力,其问题不是出在文化本身,而是缺少打磨康巴文化的人。康巴文化就像是一块璞玉,等待着人们去雕琢。
  所功的研究是整个“康巴岭嘎”品牌文化研究报告的魂。在他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康巴文化的精髓是岭·格萨尔人文精神、藏传佛教文化与康巴文化有密切联系”,他的研究报告赋予了康巴文化一幅骨骼。今后说到康巴文化,大家不会再是七嘴八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记得,一次出差,车上几个人谈到康巴文化,其中就有人说,与人交流时,说了康巴文化的很多内容,但是听的人却云里雾里,不知道康巴文化到底指的是什么,因此,希望有人能将康巴文化提炼出来,概括成一句话。终于,所功先生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任务,赋予了康巴文化魂魄。
  研究康巴文化,所功先生不是为了评职称,也不是为了涨工资。在他的研究报告中,可以看见他那颗焦灼的心,面对周边地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所功先生非常着急。但是,他并没被心中的着急而冲昏头脑,他保持了理性的清晰的思维。他知道康巴文化要走出去,就必须走一条品牌化的路子。所谓品牌,我的理解就是响当当、叫得响的意思,而不是自娱自乐、自我满足、自我陶醉。品牌需要的是一个叫得响的名号,所功等人从康巴文化中,提炼出了“康巴岭嘎”品牌文化这个概念。
  “康巴岭嘎”这个词,我看了书后才知道它的意思。原来,它来自于《岭·格萨尔王》史诗中的“岭嘎”和“康巴”两个词,组合后的意思是康巴世界。研究者用世界的眼光和胸怀来塑造“康巴岭嘎”品牌文化这个即将诞生的婴儿。在书中,所功先生深刻分析了康巴文化、四川康巴公司、“康巴岭嘎”之间的关系,论述了打造“康巴岭嘎”品牌文化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看了他周密的论述后,让人心服口服的一件事是:“康巴岭嘎”品牌文化的打造绝不是游戏,而是切实可行的。所功等人的研究报告仿佛是空气清新剂,让那些急于发展康巴文化而又找不到出路的人精神为之一振。所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由此可见。
  在所功的研究报告为康巴品牌文化的建设指明方向后,一大批人投进了“康巴岭嘎”品牌文化如何操作的研究中。对他们所做的事业,我曾通过杨丹叔知道了一些诸如康巴公司、“康巴岭嘎”等名词。不过,对他们具体做的事情却不了解,只知道最终的目的是赚钱。在没看这本书之前,心里对他们的奋斗没有多少热情,“用文化来赚钱是容易的事吗?”,这实在让人不敢乐观。然而,当把这本书一页一页地看下去后,我的脸不由得红了,惭愧于对他们事业理解的狭隘。赚钱固然是目的,振兴康巴文化才是重点。
  书中的研究者们有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康巴歌舞剧乐、手工艺、藏餐、中藏药浴等康巴文化亟需抢救、弘扬的现状,四川康巴公司的诞生为一批有志之士提供了平台。6年来,一大批人深入康巴各地,甚至远赴北京、云南等地取经,就康巴歌舞剧乐、手工艺、藏餐、藏药浴蒸等展开了研究。研究需要理论指导和现实论据证明。而站在理论的高度,指导行动,不仅需要阅读大量相关的书籍,还需要智慧,这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书中难能可贵的是,理论研究的透彻和全面,让“康巴岭嘎”品牌文化的建设不仅成为可行的,而且成为可操作的。秋加措、杨英、骞仲康、何晓玉、杨丹叔、尹向东、彭措热灯等一大批人认真严肃地对康巴歌、舞、剧、乐、手工艺、藏餐、中藏药浴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对它们的市场和发展中尚需研究的重大课题等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阅读这本研究报告,对每一个喜欢并关注康巴文化的人来说,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对康巴文化可以有一个更理性更全新更纵深的认识,当纵深到康巴歌、舞、剧、乐、手工艺、藏餐、藏药浴蒸的历史中时,会为康巴文化的精妙而感到骄傲,尤其是康巴藏药浴蒸的神奇无比的功能,让人叹服。在这本图文并茂的书籍里,写着一个道理:康巴文化是治疗备受现代工业文明折磨的现代人的身心的一剂良方。
  而这本凝聚着众多研究者心血的书籍,不同于其它写康巴文化的书一个地方是,书中就文化如何向产业转化提出了明确的操作方法,如对康巴手工艺提出了应同步开发大众化的旅游产品、特殊的专题手工艺品、具有一定档次的收藏品、代表康巴文化的手工艺精品系列、传统的以康巴文化为思想的生活用品系列。如何同步开发,研究者提出了完整的产品实验和示范推广计划。因此,这份包装精致、成果丰硕的研究报告完全可以指导康巴文化转化为经济,形成产业、形成品牌。
  阅读此书,对每一个喜欢并关注康巴文化的人来说,收获的还有好心情。书中提到了州委、州政府对建设“康巴岭嘎”品牌文化的重视,“康巴岭嘎”第一期工程总投资约为1.8亿元,这么一笔钱光靠四川康巴公司是不可能的,这其中,州委、州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因此,在这样坚强的后盾支持下,有像所功这样的一大批热爱康巴,并以振兴康巴文化为己任的人,康巴文化的灿烂将不只是流于口头。一个即将成型的事实是,康巴文化的辉煌不是梦。
  这个事实,让身为康巴人的我怎么会不心情舒畅、心绪激荡呢?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0-7 11: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