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59|回复: 0

贵州安顺蜡染亟需产权保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5 16: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摄影/编辑:周小林

此主题相关图片

(贵州的民族文化瑰宝——安顺蜡染)

“我创作一幅蜡染作品需耗时两月以上,而市场克隆只需要一个下午,并且制作工艺完全走样。”被文化部授予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称号的洪福远老师2007年5月14日无奈地表示。据悉,目前,贵州省的知名旅游产品安顺蜡染正被大量克隆品、伪劣产品冲击。这一现象已引起我省知识产权局和安顺市的高度关注。
据介绍,十余年前,贵州安顺蜡染曾被冠以“东方第一染”,傲视全国的旅游工艺品市场。据统计,在顶峰时期的1992年,安顺蜡染在工商注册登记的蜡染厂就有100余家。仅安顺蜡染总厂一家,1995年产量突破150万米,产值达1500万元。然而,十余年过去,这种景象早已不在。而市场上的克隆产品、劣制产品却大行其道。
据洪福远老师介绍,造成安顺蜡染发展缓慢的原因很多,但缺乏艺术原创性,克隆品当道导致很多艺人不敢将作品上市是个中重要原因。目前,他正在将自己的所有作品收集并于年内成书,“知识产权专家说,这样我才能对这些图案拥有不可争议的产权”。
据了解,2006年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国家商标局、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农业部科教知识产权处等专家组一行到安顺福远蜡染艺术馆,对安顺蜡染的保护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专家们希望老艺人通过当地的蜡染协会,将蜡染图案收集到知识产权局登记注册,作好编号。这样不但可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可让贵州的民族瑰宝在健康有序的竞争中得以发展。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15 06: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