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66|回复: 0

卖矿不如卖“环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4 10: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陈俊 编辑:周小林

日前从安顺市统计局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安顺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5.6%,增幅同比高出近1倍。1至4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亿多元,同比增长34.7%;全市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49.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4%。
2007年5月15日,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作出批示:“很好,一季度安顺形势喜人,继续干下去,黔中崛起有望。祝贺安顺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经济社会多年来一直“小步”向前的安顺市,继去年生产总值比上年迈“大步”增长14.4%后,今年为何步伐仍然如此“矫健”?
“现在的安顺市,最贫穷的地方干部群众精神面貌都是很好的!”这是近年来到安顺考察的中央领导和省领导对安顺的评价:“他们没有叫穷叫苦,而是讲自己的优势,讲自己怎么干!”
紫云自治县麻山腹地的大营乡与望谟、罗甸交界,全乡190多平方公里的地域里,岩山面积40%,高山土坡60%,自然条件恶劣,上个世纪末,安顺地区曾有领导建议将该乡80%以上农户整体搬迁。2002年冬,记者第一次到大营乡金星村,一些群众就向记者“展示”他们穷,要记者向上替他们要救济。今年4月28日,记者再次来到大营乡,金星村的群众拉着记者看他们新建的公路、自来水、远程教育站点等,再三嘱咐记者宣传他们林下养鸡、种植芭蕉芋等的优势。
“安顺市的不少干部前些年也是到处‘叫苦’,要钱发工资,要粮发救济。现在是讲自己的优势,讲自己如何干。”原安顺地区一位退休领导干部对记者说。
在过去叫穷叫苦的背景下,到2000年撤地设市前,安顺地区生产总值仅50多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亿多元。全市200来万农业人口中,贫困人口达20万,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300余元。2002年以前,全市每年接待游客总量徘徊在100万人次左右,旅游总收入3亿元左右;其中黄果树风景区年接待游客徘徊在50万人次左右,旅游收入不到5000万元。
“安顺市不能再叫穷叫苦啦!我们虽然经济总量小,不沿边不沿海,但我们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改革试验区的成功经验,有很好的交通区位等优势。”面对重重困难和压力,2002年,安顺市开展了一场解放思想大讨论,全市上下形成共识:不争论,不折腾,一心一意寻找优势求发展。
2002年底,省委、省政府决定深化黄果树风景区旅游管理体制改革,2003年确定安顺为全省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安顺市的决策层深刻认识到,这是利用优势加快安顺旅游业发展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大家达成背水一战的共识,立下军令状,决意放手去干,为全省旅游业的大发展率先“杀出一条血路”。
富有的旅游资源向全国“大叫卖”后,安顺走出了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近3年来,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保持了游客每年比上年增加70万人次以上,门票收入每年比上年增长1000多万元至2000多万元。去年,全市接待游客78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56%;旅游收入近40亿元,同比增长2.5倍。
2003年,安顺市委一届七次全会决定把安顺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改革试验区扩大到全市范围后,作为改革试验区核心的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2006年完成GDP137896万元,同比增长17.6%;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10428万元,同比增长115.81%,增收5596万元。
今年一季度,安顺市固定资产投资达10多亿元,同比增长近30%。在这些投资中,采矿和电力、燃气分别同比下降47.61%和23.73%。市政府一位领导说,这是全市转变观念,树立了“卖煤卖矿不如卖‘环境’的结果。”
安顺的煤炭、金属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煤炭资源总储量187亿吨。2002年,安顺市提出了“环境立市”战略,喊出了“卖煤卖矿不如卖‘环境’”的口号。一是本着少挖矿山多种树,大力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建立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环境立市”战略确立后,到2005年,安顺市煤炭产量仅占已探明可开采量34亿吨2.32%。2006年来,该市120多家煤矿企业被先后下令强行关闭。在招商引资中,仅平坝县2003年就对总投资23亿多元的矿产资源开发者下了“逐客令”。
为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2002年来,安顺市完成营造林153万亩,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2%,比“撤地设市”前提高10来个百分点;建设农村沼气池5.35万口,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3.52平方公里。从2003年到目前,西秀区投资1亿多元,新增有林地面积20余万亩,年均有林面积增加3.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
该市环保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以优美的环境吸引游客,以一流的空气质量留住游客——这是安顺‘卖环境’的重要目标之一。”2005年以来,该市已投入环境保护资金4亿多元,其中仅2005年就投入3.2亿多元,环保投入占当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3.03%。目前,该市城区及各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安顺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比2005年上升7.9个百分点。
过去,一些农民卖“假茶叶”的阴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市的投资形象。2000年,安顺地区全年引资到位资金仅1.67亿元。2002年,安顺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亿多元。撤地设市后,安顺市开展了治理“软环境”,创建“诚信安顺”系列活动,连续4年开展“群众评议机关”,出台了10多项治理“软环境”的硬措施。新的“软环境”使全市招商引资形成强大磁场,2003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为5.88亿元,去年引资到位资金20多亿元。“诚信安顺”3年多吸引外资近50亿元,是活动创建前3年引资的近10倍。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0-13 05: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