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359|回复: 3

霍尔的沧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 10: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九七三年, 二月六日, 甘孜州炉霍县虾拉沱, 鲜水河畔。

忙于庆祝农历新年的人们, 虽然注意到几天来这里反常的气候, 但沉浸在春节的喜气洋洋里的人们并没有太在意, 原来,几天来狂风大作, 经常突然改变方向, 天气有时突然在没有太阳的情况下变得躁热, 鲜水河里的水在冬季却突然变大了, 水变得特别浑浊, 河中间有时突然冒起一股水柱, 跟着马上就变成一个个旋涡, 天空在白天看上去也是一片黑暗。

这一天的下午六点, 县广播站的技术员打开收音机, 准备在六点半准时向全县转播送省委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文告, 但他们发现收音机里只有一阵阵杂音, 怎样也调不出声音来, 他们打电话到县城里的发电站问原因, 以为是电压不稳的缘故, 但电话也打不通。

六点二十五分左右, 一阵卷着黄沙的黑风顺着鲜水河卷过来, 黑云顿时笼罩了天空, 黑云在虾拉沱的上空盘旋, 一阵大雨倾盆而下,因冬天天黑得早, 人们都早早地进了屋在过新年, 很少人注意到这突然的天气变化, 这时候的时间是六时三十分。

突然的震动是先来的, 好一会儿人们才听见了一声巨响, 一瞬间, 人们被吓的不知所措, 因为那响声伴随着一个巨大的闪电, 人类的大脑根本无法对这种可怕的声音和光色做出及时的反映, 用当地人的形容来说, 那情形使人不知道到底是天裂了, 还是地裂了?

随着一声巨响, 鲜水河宽大而干枯的河床突然裂开了一道五十多米宽, 三公里多长的口子, 河水一下子被吸走, 但很快又涌了回来, 而且河水越来越大, 马上淹没了裂口,而前面隆起的土地将河口堵住,一会儿就形成了一个堰塞湖, 就在这同时, 一股巨大的地震波划过炉霍的县城,乡村,和临近的道孚, 甘孜, 新龙等县, 这个地震波来得又猛又块, 震区中心附加的房子的百分之八十, 在数秒种的时间内, 根本没有挣扎的余地, 只摇晃了两三下, 就整个塌了下来, 绝大部分的房屋是在十秒种以内的时间里倒塌的, 据后来进来抢险和搬运尸体的解放军战士们说, 许多人口里的饺子和汤圆还没来得及咽下去或吐出来, 就被压在了瓦砾下死去, 在地震发生的同时, 许多河段产生了裂口, 造成了巨大的山体滑坡, 有些房屋在倒塌时着了火, 一片片浓烟席卷了虾拉沱, 一时间, 整个炉霍烟尘滚滚, 四处乱窜的牲口纷纷跌进了地面的裂缝里, 又被埋住, 有些人从屋里跑出来, 却被四处乱飞的泥块瓦砾砸中, 这个远在边关的小县城, 在春节来临的冬日, 成了一个人间的炼狱。

这是一次世界地震史上最为罕见的河流大断裂, 同时引发了李氏七点九级的大地震, 震中就在炉霍的虾拉沱, 震中周围方圆五十公里以内的房屋, 在一瞬间全部倒塌, 无一例外。鲜水河流域在历史上就地震不断,但这一次是数百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然而, 当时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后期,许多官员对公众封锁了这一消息,地震的消息连甘孜州也传不出去,人员的伤亡也数目也向上级报告得很底, 然而上面并不相信上报的伤亡数字,因为这毕竟是七点九级的大地震,所以,成都军区的两个师被派到康定,他们直奔炉霍,负责救死扶伤的任务,而雅安,天全,石棉,甘孜,阿坝地区所有医院的救护车和外科医护人员全都紧急被派遣到炉霍。

然而,等到这些人翻过二朗山,越过折多山,经过道孚,三天以后才赶到虾拉沱时,许多伤者已经被冻死,当解放军和救护人员踏上虾拉沱的土地时,他们几乎像是进入了阴间的某个地方,见不到一丝生气,当时,他们的任务只剩下一个,那就是情理尸体。

有些老人还记得当时处理几千具尸体的办法,由于大多数死者都是藏民,所以采用了水葬的方法,人们找水大的地方,把尸体放下去,但在冬天,没有鱼来吃尸体, 所以许多尸体顺着水漂,到了水浅的地方或河流的弯道时又堆了起来,人们又去那里竖经幡,撒纸帛,找人把尸体推到河中间水深的地方让他们继续漂流,整个过程充满了恐怖与悲伤。

后来,解放军撤走了, 医疗队也撤走了, 留下了空空的村子, 和那些倒塌的房屋, 死者的亲属或子女找回来, 只见到一座座残墙断壁和荒芜下来的院落和田园, 善良和苦命的人们,在悲哀中开始了漫长的重建家园的过程, 从此, 鲜水河在虾拉沱绕了个大弯, 从地震时的裂缝上流过, 在下游的道孚向南流入了扎坝, 在雅江的两河口汇入了雅砻江。

住在炉霍的人们, 大都是霍尔部落的后裔, 霍尔部落的历史, 充满了传奇和悲伤, 过去, 霍尔是康北, 阿坝西南, 青海东南部一个强大的游牧王国, 曾经在雅砻江中游的牟尼茫起山脉的高山草原上称雄数百年, 并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和艺术, 北宋时期, 霍尔国被格萨尔强大的岭国所灭亡, 从此一蹶不振, 慢慢在历史的长河里消失了, 人们从游牧转成了半牧半农的生活方式, 从遥远的草原开始向鲜水河和雅砻江沿岸移居, 过去那种几千顶帐篷在宗塔草原一夜之间竖立起来, 数千匹战马在山谷里奔腾嘶杀的场景永远成了霍尔部落的历史辉煌, 在后来的几百年里, 霍尔的领地上更是经历了十多次大地震的肆虐和摧残, 因此, 霍尔的历史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自然灾害的悲哀, 如今, 霍尔的昔日辉煌, 只有在那些几百年历史的古老寺庙里, 和霍尔人的服饰, 房屋的建筑和装饰上可以略见一斑。

1973年的炉霍大地震, 是四川有史以来记录的最强的地震, 大于1933年的茂县叠溪海大地震, 1933年的叠溪海大地震造成了泯江的断流, 一个完整的城镇被埋在了叠溪海下面。

三十多年过去了, 鲜水河断流的遗址仍然清晰可见, 沉寂了三十年的虾拉沱, 绿色的田野边缘和翠绿的小树林里, 又出现了霍尔人新修的藏房群, 生活已经开始在这里复苏, 灾难的阴影仍然在山谷里徘徊, 1984年人们在317国道的大路边地震的震中原址上, 修建了一座炉霍大地震纪念碑亭。

二零零七年的六月的一个上午,我路过虾拉沱,走进了这个纪念碑亭。

六月的鲜水河畔,阴雨的天气带来大量的乌云,湿润的空气笼罩着虾拉沱,一个霍尔族的老人手摇经轮坐在地震纪念碑亭外面的树桩上,面对缓缓流淌的鲜水河,眼光里充满了一种饱经风霜的无奈和茫然,他是到这里来转经以悼念在地震中死去的亲人的,看见有人来,他站了起来,默默地走到右边的转经台推动了金灿灿的经筒,转经筒发出了滚滚而动的声音,他低着头围绕转经台,口里默默地念着经文。

炉霍大地震纪念碑亭是一个少有的在藏式设计上发展的具有现代设计意念的建筑, 它体现了藏族设计艺术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体现了追思过去, 面向未来, 悼念前人, 祈祷后代的设计思路, 在造型上采用了具有强烈的断裂感觉的线条和立体, 在地震的震中, 人们用造房用的石材砌了个牢固的四方形地基, 以象征对房屋稳定的期待, 纪念碑的造型以防震的结构形体构造出一个稳定的透风框架, 里面用汉藏两种文字刻写了碑文, 白色的框架型纪念碑的顶部有八条金龙的造型, 它们似乎是从地里面钻出来一样, 他们的外围有八个金蟾与之相对景仰, 表达了一种对象征天地的神龙的顺从和恭敬, 这是对自然的承认和畏惧, 纪念碑周围的围墙顶上白塔环绕, 透过白塔, 山坡上用石头垒成的六字真言的周围, 色彩艳丽的经幡面对鲜水河迎风飘扬, 纪念碑的右前方是一个转经廊, 转经台采用了独特的150度的折断形布局, 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地震的摧毁力, 整个纪念碑亭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一种悲哀之后的振兴精神, 用艺术和科技的概念体现霍尔部落的顽强精神和他们性格中的含蓄与内向。

我走近纪念碑, 仔细看了看上面的碑文, 碑文上写道:

“著名于世的鲜水河断裂, 乃全新世地质时期以来强烈活动的大断裂, 古往今来, 震灾频繁, 深为国内外地质专家所关注, 一九七三年二月六日十八时三十七分炉霍发生七点九级大震, 损失惨重, 党和政府极为关怀震区人民的抗震救灾, 发展生产, 重建家园, 并命地震工作者建立各种观测台站, 进行震情监测, 宣传地震知识, 组织群测群防, 开展地震研究, 炉霍大震迄今十一年, 为悼念震时亡者, 痛记历史教训, 保卫重建成果, 加强地震预测预报工作, 并为明确断裂错位标志, 特建此碑亭作记!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四川省地震局
中国书法家协会四川省分会副主席郝谦书
公元一千九百八十四年立”

曾经辉煌一时的霍尔部落, 在北宋时期的边关游牧吞并战争中败给了岭国英雄格萨尔, 成了史诗中的反面角色和战败者, 几百年以来频繁的大地震更是给这个悲剧性的霍尔领地增添了更多的忧伤, 但是这里断裂的河流, 破损的山川为全世界的地震研究预报工作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在鲜水河畔屹立的纪念碑亭, 聚集了死者的亡魂和生者的思念, 这个纪念碑亭在霍尔章谷的大路旁, 给人以大自然的警示, 也让人回想起霍尔的坎坷历史和传奇故事。

这种以三五十年为周期的特大地震,人们不得不防,现在,炉霍的房子全都是只有一面泥墙的木头建筑,而且房柱都是以粗大的圆木做成,所有的房柱并不埋进地下,而是立于一块块基石上,在特大的地震中,那一面泥墙被密集的房柱挡住只能向外坍塌,而整个房屋的木头构架由非常巧妙的接头紧密互扣,强烈地震中整个房屋的结构可以在地上滑动而不倒塌,政府也在炉霍建立了大规格的地震观测总站,大大加强了预报能力。

我离开纪念碑亭时,只见那个孤独的霍尔老人还站在碑石前仰望着天上的白云,显得若有所失,我隔得远远的向他挥了挥手以示再见,他看见了,也挥了挥手,这天早上,这个纪念碑亭里仅有的两个人就这样匆匆告别了,我们素不相识,也没有交谈,但是我们似乎成了朋友,因为在这里我们都感受到了霍尔的沧桑,和霍尔艺术的冲击力,我们俩与这个地方的联系完全不同,但在这里我们产生的是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希望苍天有眼,自然有情,保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早已消亡了的霍尔部落,留下了一块多灾多难的土地和那辉煌的艺术相伴,他们的后代,在这里继续生存,他们用新的智慧和力量,迎接着未来的挑战。

此主题相关图片

绚丽的霍尔云彩!

此主题相关图片

苍茫的霍尔天空!

此主题相关图片

重建的炉霍县城!

此主题相关图片

位于虾拉沱的鲜水河断裂带!

此主题相关图片

变幻无常的虾拉沱云雾!

此主题相关图片

独自坐在地震纪念碑亭外的霍尔老人!

此主题相关图片

折断造型的转经廊!

此主题相关图片

炉霍大地震纪念碑所在地就是鲜水河断裂的标志点!

此主题相关图片

古老的霍尔绘画艺术,抛弃华丽的色彩,特别注重黑色和白色的鲜明对比效果,讲究原始的粗犷!

此主题相关图片

尚未完工的霍尔藏房,具有很细致的抗震设计和选材!

此主题相关图片

灿烂的霍尔天空,飞翔着牟尼茫起山的白云!
发表于 2007-7-12 12: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人了解历史的好帖!

虾拉沱具体在哪儿呢?地图上面好像没有标注,楼主能给个地图么?
 楼主| 发表于 2007-7-16 21: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由霸伏发表的内容:

让人了解历史的好帖!

虾拉沱具体在哪儿呢?地图上面好像没有标注,楼主能给个地图么?


虾拉沱在国道317边上, 从炉霍县城出来往道孚方向走10多公里, 炉霍大地震纪念碑就在大路边上, 纪念碑周围的村庄就是虾拉沱!
发表于 2007-10-1 16: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27 04: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