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710|回复: 2

思南县,正在发生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8 01: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短短的一年许,从北京,从武汉,从广西,一批地质学界的泰斗级专家竞相进出我区思南,在石林、在峡谷、在温泉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更有他们一声声的惊叹!
  流淌了千百年的古老温泉,当高达数十米的井架破天荒地竖起,当钻井向下一米一米地掘进时,她高达58。2度的水温、日出水量可达2460吨的真相,顿时让人为之“惊艳”:贵州最好、最大的温泉在此诞生了!
  比这些现象与变化更有意思也更让人惊奇的是,在如今的思南,从政府高层到市井百姓,最乐于谈论的是旅游,干得正欢的也是旅游!全县围绕旅游产业谋事干事的氛围前所未有!其间流露的自信,彰显出思南人打造贵州乌江山水旅游城市的魄力!
  哲人说,一个只埋头于脚下与眼前之人,定是一个亦步亦趋被束缚了思维与行动的人,当未来一步一步地加速跑来时,他要么措手不及要么只能眼睁睁地哀怨地看着她的流逝!思南,这个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乌江山城,在21世纪开放变革的今天,在铜仁地区致力于建设开放型经济、实施“三个重点、三个带动”的时刻,正试图挣脱诸多桎梏并勇敢地抬头,仰望天穹,畅想着未来,守望着未来,去拥抱未来!
  生活中从来不会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温泉、石林,从世人最初的不以为然到重新审视后,得以展示其不可替代与复制的魅力与价值。省行业权威人士认为,它将以自身潜在的优势改变贵州省旅游产业结构,占据乌江流域旅游开发的主导地位。
  流淌于县内的鹦鹉溪镇白盐井、思林乡罗湾坨温泉,很早就有。但是,直到今年的2月10日之前,它们的价值充其量就只能是当地百姓的澡堂子。人们习惯在劳作之余在这儿泡澡,洗去一身的尘埃,不为世人所关注。
  温泉就是澡堂子,这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几乎成了人们的思维定势。开发温泉?花钱在那么一个深山沟里或乌江边建澡堂子,谁会经常去洗,谁又愿意去洗呢?这岂不是拿钱去打水漂?更何况,流淌出的白盐井温泉水温不过30来度,流出的水量就只能汇聚成一个 “牛打滚”这么小的池子,开发,几乎没有可行的前提条件,也根本没有什么必要!
  思南县几大班子敏锐地看到它们的潜在价值。就在世人的一片担心与质疑声中,在不以为然的眼神中,103地质专家、正研究员周琦在思南县委、县人民政府力邀下率队来到了白盐井,来到了罗湾坨,实地考察温泉,收集详实数据,制定钻探方案。对这一行动,事后人们猜测这就是思南县党政一班人据此尝试破题乌江山水旅游,高瞻远瞩绘制思南发展宏图的开端。
  今年2月起,通往鹦鹉溪镇白盐井的那条寂寞的石子路上,开始有了运载着管子、铁架、钻探头以及许多叫不出名的仪器与工具的车子欢快地碾压,同时又穿梭着思南县委、政府几大班子领导关注思南温泉开发、关注思南旅游产业骨架结构、关爱思南人民及地质工作者的身影。
  在相距村民“洗澡堂”不远的山头上,一个高高的铁塔突兀地耸立起来,一群说话不多做事下得力的地质人留下来了。
  钻头带着人们的厚望与一些担忧,辛勤地在岩石中直奔水层而去。一米,两米;一百米,两百米。每向深处多掘进一米,人们的厚望与担忧就成正比例地上升一点。快了吧?怎么还打不到水?水温怎么还只有30多度?
  2月10日,103地质大队开始钻探打孔;4月9日打到了186。93米,水温达到了38度;5月中旬打孔已达到300米,水温已达到了47度;7月12日,打到406米,水温达到58。2度!日出水量达2460吨,呼啸着从地层奔涌而出,103地质大队打井人笑了,思南县几大班子领导悬着的心踏实了!
  当热泉涌出的那天,寂寞的山沟里,高高的井架旁,村民、103地质人兴奋了!来到现场的思南县有关部门负责人振奋了!这兴奋、这振奋如同这热泉一样,汩汩冒出,继而又如长了翅膀一样,把这一热烈情绪一路传到思南县城,整个思南城全都为之沸腾了!
  水温达到58。2度!日出水量达2460吨!这足以让内行人为之惊艳!这究竟是怎样的概念?权威人士感言,这是目前贵州水温最高的温泉,可建成4000多吨水量的大型温泉,相当于邻近剑河温泉的两个!
  相对于温泉这一大自然库藏的珍品,石林的再发现同样也得益于思南人思维方式上的变革和解放!
  知道长坝石林的思南人不在少数。但对那片处在穷乡僻壤的石林,究竟有多大?究竟有哪点靓?人们说不上也不愿去想。石林就在人们太久的不以为然中,只能用惯有的沉默与耐心等待那历史性的一刻!
  先是一位挂职副县长来到这里四处打量,透过一副宽宽的眼镜后是一双知识分子特有的专注与敏锐的眼神!随后,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院与贵州省103地质队组成联合科考队来了!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杜远生来了!中国南方石林规划专家组专家、贵州地质矿产局原总工程师、正高级教授王立亭来了!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自然地质、旅游地质学科带头人曾克峰来了!广西地质矿产局原总工、正高级教授邝国敦也来了!专家们跋涉奔走,对思南地质遗迹进行了全面的科学考察、研究、评价。
  思南石林令人称奇!发育完善、保存完整可谓绝无仅有!石林是迄今发现在中国同纬度地区发育类型最齐全、保存最完整的极具观赏性的连片喀斯特石林!思南石林的发现,填补了我省五十多年对贵州喀斯特研究的空白与遗憾!思南石林至少在国内喀斯特研究、旅游资源开发上无可比性,这绝对是一个集旅游、科考、科研于一体的世界级精品!这些专家语录,绝非杜撰!更非他们一时兴之所至的随意表达!
  流连于呈柱状、剑状、城堡状、山峰形、城墙式的石林中,徜徉在石林、森林、天坑、溶洞、民居融为一体的原生态的大自然中,惊叹于石林独特的乌江岩溶生长型所带来的不可替代的科学研究价值;叹服于这片同纬度地区发育最好最具观赏性的连片喀斯特石林,实地考察的这些国家泰斗级专家一致赞同思南县拟申报地质公园的想法并同意推荐。
  温泉,不是思南人的澡堂子,石林,同样不是思南人的摆设。凭藉着这些上苍赐予的厚礼,开始跳出思南地域的范畴、跳出思南传统的思维定势的思南人,面对经济发展的浪潮将不再是手足无措,不再是惧怕与自卑,不再是消极与侥幸,他们明白一旦思想的桎梏和枷锁被解开,所释放的能量将是巨大的,将会化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物质力量!
  如果说温泉、石林的重新认识,是思南人理性思考、敏锐思维的回归,那么,开发温泉与石林,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就是思南人站在未来区域经济发展和整个乌江流域旅游产业高度上前瞻性地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杭瑞高速的开通,思南该提前做哪样准备?省政府将把乌江旅游列入贵州旅游发展规划中最重要的节点,地委提出了“旅游活区”战略,思南县该怎么做?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把旅游文化发展为支柱产业的思路,又该从何入手破题?
  资源再认识,区位也需再认识。跳出铜仁范畴来看,思南不再是一个山旮旯,何况区位的偏僻不等于是资源价值的不存在,过去的落后不等同于今后就不能崛起!将思南建成国内乃至于国际重要的知名旅游目的地绝不是空想。思南独特的自然、人文、生态游,遵义的红色文化游,重庆的都市游刚好形成了资源的互补性。
  杭瑞高速将过境思南。这既喜又忧!高速公路是条龙,通到哪里哪里“牛”;高速公路是条虫,修到哪里哪里“熊”。截然不同的结果,原因究竟何在?思南人认为,其中关键就在于所在地是否有足够的准备:思维的、行动的;经济的、文化的;硬件的、软件的;自然的、人文的;现实的、长远的。否则,在相当长的时期,人流物流资金流非但不能吸引进来,反而会随着高速公路流走。
  对接杭瑞高速的即将开工,遵循当今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思南人意识到时间并不充裕,而所需做的准备却是那样多!
  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前瞻意识,思南这块土地才能激发出勃勃生机与创造财富的不竭动力!
  正因为有了这种意识,思南如今才会有了“思南县文化旅游产业办公室”的组建;才会有《思南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才会有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和眼下已进入国家评审程序这一进展。
  还是因为有了这种意识,思南才会有乌江盐油古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雏形!才会有了正在建设的乌江文化旅游度假村、长坝至石林道路、青杠坡至四野屯景区道路改造……!
  思南,正在发生的一切与变化中的点滴,正是一场来自于挑战传统方式的思维革新!正是一次行将推动思南现在与未来发展的观念革命!
 楼主| 发表于 2007-8-8 01: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思南石林堪称“小型地质博物馆”

国务院参事王秉忱、中科院院士翟裕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公园顾问专家赵逊、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长李凤麟等地质学专家近日对贵州铜仁思南乌江岩溶地质公园考察后,对其景观的多样性、生态的丰富性、保护的完整性给予高度评价。
贵州思南乌江岩溶地质公园拥有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地质灾害遗迹景观、古生物化石、古树名木等自然景观和古建筑、古村落、宗教、民俗等人文景观。其中,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景观极为丰富地展示了区域岩溶发育的特征和演化过程。
王秉忱参事称思南石林为"小型地质博物馆",类型齐全,千姿百态,比国内已发现的石林变化还多。翟裕生院士认为,思南地质公园有五大优势,一是地质地貌景观独特,类型齐全,观赏性好;二是保护完好,保留了地质公园的原生态;三是布局合理,位置适中,适宜旅游开发与保护;四是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沿乌江北下重庆,可成为"重庆的后花园";五是在建的大型水电站思林电站,建成后将成为地质公园内的重要景观。
专家建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抓好思南地质公园建设。地质公园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涵盖了科学旅游、知识旅游和生态旅游,对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促进作用。思南地质公园的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5: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思南乌江岩溶地质公园极具科考旅游价值

由地质学家王秉忱等十余名地质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近日对贵州省铜仁地区思南县的乌江岩溶地质公园地质情况和生态环境考察后认为,这一地质公园地质地貌奇特,生态保护完好,极具科考和旅游价值。
贵州思南乌江岩溶地质公园总面积202.99平方公里,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园内有典型的地质构造遗迹、石林景观、峡谷地貌。公园里有喀斯特间歇泉、温泉、冷泉和热泉,以及红豆杉、千年银杏、贵州楠木王等珍贵树种,还有郝家湾清代民居、土家花灯、民间傩戏等人文景观。其中,乌江峡谷和思南石林构成思南乌江岩溶地质公园最重要的两道风景线。
乌江过思南境内78公里,形成乌江峡谷。专家们在乌江考察时,时值乌江水涨,夹岸山高百米,植被郁郁葱葱,时有山泉飞瀑直泻而下。特别是两岸的喀斯特奇观--形状各异的石钟乳、石笋悬挂山间,蔚为大观。
专家们在思南石林考察发现,思南石林出露面积约4.9平方公里,是中国同纬度地区迄今发现的发育最好、生态保持最佳、保存最完整、出露面积最大的极具观赏性连片喀斯特石林。石林形态各异,柱状、剑状、塔状、锥状、针状,各具其妙。许多石林造型与竹木相伴而生,形成一个个天然盆景。王秉忱认为,思南石林具备了其他石林所具备的所有类型,形态变化丰富,"石林、灌木林、竹林、庄稼、民居交相辉映,人与自然之间、动植物之间和谐相处,构成了最和谐的生态环境。"
参加考察的中科院院士翟裕生表示,世界上有些开发较早的地质公园已因开发不当、保护不利而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思南乌江岩溶地质公园较好地保留了原始地貌,更加需要悉心保护。同行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院副院长曾克峰认为,乌江岩溶地质公园全面展示了区域岩溶发育过程,揭示了乌江河谷的形成演化规律,对研究乌江河谷的演变,及我国西南喀斯特区的石漠化防治也有重要意义。同时,乌江岩溶地质公园喀斯特石林造型多姿多彩,生态景观多样,极具旅游观光价值。
专家们建议,像乌江岩溶地质公园这种集科学和旅游价值于一身的原始地貌,是整个民族的宝贵财富,切不能因急功近利的开发使其受损。当地政府应当深入调研,科学规划,加强公园建设的统一领导,在保护其原始面貌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旅游开发。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0-4 20: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