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11|回复: 0

如何保护九寨黄龙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8 10: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此主题相关图片


  每年有大量游人涌入九寨黄龙。九寨沟水会不会干枯?黄龙是否会变成黑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人们———
  在个别干旱年份,九寨黄龙景区的水量有所减少,出现钙华滩流和彩池边石坝变黑、垮塌等现象,九寨黄龙的未来如何?省委、省政府委托省发改委组织省内多学科领域专家进行研讨。
  不久前,该课题研究组从地质历史的尺度结题报告《九寨-黄龙核心景区水资源及生态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应用研究》传出令人欣慰的结论———


  九寨黄龙景区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关系这个世界自然遗产命运的重大课题由省发改委主持,省地矿局承担,10多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职能部门参与,100多位不同领域的专业科技人员组成若干课题组,从不同方向调查研究九寨—黄龙核心景区的地质生态环境状况。
  据课题组副组长、省地矿局副总工程师李前银介绍,整个课题牢牢抓住“景观水”的脉络,围绕水的形成、补给、运移、转化及其与景观形成演化的关系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揭示水与景观的内在联系,进而对景观的稳定性和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回答。105万字的研究成果报告显示:九寨沟景区生态环境仍处在良好状态;黄龙景观区处在相对稳定阶段。
  李前银说,这次研究是在深入开展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生态环境、旅游容量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高精度遥感、树木生长年轮测定、声纳技术、高精度地形测量、地球物理探测、钙华沉积速率监测、模拟试验与多种数学模型的建立、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制与开发、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建设等先进技术方法,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九寨—黄龙景观的成因机理和演化特征及趋势因此得到逐一破解。这也是首次从地质历史、人类历史的尺度对九寨—黄龙景观的形成、演化及稳定性进行详细调查和综合评价。

  景观水体减少“主要与气候变化有关”
  20世纪80年代以来,九寨—黄龙景区水资源总体呈减少趋势。“景观水体的变化主要与区域气候变化有关,某些年份或季节出现水量减少和局部景观的衰变现象是降水量周期性波动变化的结果,与景观退化无关,”李前银说。
  据了解,1994年以来,来自南海、西太平洋进入九寨沟地区的偏南风水汽输送显著减少,是7月及全年降水减少趋势的主因。黄龙景区目前气温处于变化周期中的暖期,预计未来7年仍将处于偏暖阶段,年降水量总体正常或偏多。
  研究发现,黄龙核心景区各水循环转化段地表水漏失严重,五彩池—接仙桥段水流至马蹄海便漏失殆尽,莲台飞瀑—黄龙沟口段水流至迎宾池漏失绝大部分。
  李前银分析:“这种现象,从地质历史尺度分析,是一种景观演化中的转化。但从人类历史尺度而言,这不仅造成各水循环转化段景观发育分布的差异,更直接的后果是使水流覆盖面不断收缩后退而导致衰退,其在同一演化周期内有不可逆性,是目前影响景观的主要因素。”
  研究显示,天然林和景区保护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人类旅游活动尚未对九寨沟森林植被景观造成显著的影响。旅游活动对景区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反映在旅游栈道周边及主要景点生物群落构成、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及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对群落更新的影响不明显。不过,旅游活动使部分地段坡面水土流失有轻微增加,相关水体出现富营养化趋势。

  九寨沟最大接待能力22954人/天
  如何保护九寨黄龙景区?李前银建议研究单位与保护区和地方政府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尤其是研究单位应加强成果应用的服务意识,使成果能应用于景区保护与开发规划和各项保护与开发。
  “其次,建议加强景区地表水渗漏的研究、试验、监测和景区保护工作。结合已建成的监测系统全面开展监测工作,做好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为景观保护、旅游开发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依据。”李前银告诉记者。
  李前银说,保护好钙华堆积体的完整结构和维护好有利的水系统流态是景观保育的重要举措。对黄龙景区局部边池坝的维护,应加强冰冻前和解冻期钙华边石坝的巡查,对出现变形、破坏的边池坝,应及时采取维护或加固措施。
  另外,要加强管理,进一步提升景区的管理和保护水平。这次课题组对长海、五花海和五彩池等代表性海子进行环境容量研究表明:九寨沟生态环境容量为26200人/天,旅游空间容量31954人/天,服务管理容量为23684人/天;用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确定最大接待能力为22954人/天,最佳接待容量为19077人/天。
  目前,九寨黄龙景区在旅游开发步入高峰期游客人数接近最大环境容量,少数时段超过最佳环境容量的状况下,应采取多项有效的经营管理措施,使游人进入景点造成景观的人为破坏减少到最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17 12: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