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71|回复: 3

甘孜州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2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紫夫 编辑:周小林

此主题相关图片


——2007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大型采风活动
  暨中国作家协会海螺沟文学基地挂牌仪式侧记


  一、楔 言
  甘孜州“康巴文化”资源丰厚,同时也是藏文化研究、文学创作的“富矿区”,这一认识已得到省内外众多学者、名家的首肯。2005年,中国作协重走长征路采风二团深入甘孜地区泸定、康定、丹巴等县采风;2006年,甘孜州又与中国作协创联部联合举行“中国名作家康定情歌故乡行”大型文学采风活动;近年来先后举行的“格萨尔故里行”和“格萨尔文化研讨”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一大批国内知名专家、作家不仅先后到甘孜地区进行实地采风,走进康巴藏区大部分地方,亲眼目睹了高原雪山草地的奇美景观,也亲自走进藏寨山堡,体验了高原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令人目不暇接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震憾了专家学者的心灵。创作了不少取材于甘孜州的文学佳作和专题理论,如云南作协副主席、云南人民出版社社长胡廷武创作的中篇小说《在秋天的草原上》(发表于大型文学刊物《大家》);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江西省作协主席、文联主席陈世旭创作的散文《从跑马山到美人谷》获《人民日报》优秀奖等;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康巴文化名人论坛文集”——《横断山民族文化走廊》等;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香格里拉•康巴文化》品牌丛书;文学界及理论界所刮起的“康巴风”不仅促进了甘孜州的“康巴学”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热,也取得了极好的宣传效应。向往康巴福地,走进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区域,也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游客热衷的心愿。
  2007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大型采风活动暨中国作家协会海螺沟文学基地挂牌仪式在高原金秋九月下旬拉开序幕。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2 21: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甘孜州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此主题相关图片


  二、甘孜州第一个挂牌的“文学创作基地”
  2007年9月24日上午,海螺沟的金山、银山和莽林冰瀑都沐浴在灿烂的朝阳中。在红军长征时举行过重要的“磨西会议”地方——甘孜州磨西古镇,中共甘孜州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怀林与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吕汝伦,以及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陈清棣,海螺沟管委会负责人潘玉良等将履盖在“中国作家协会海螺沟文学创作基地”大铜牌上的红绸轻轻揭开,甘孜州内历史上第一个“文学创作基地”正式挂牌。群情激荡,来自全国各地十二位作家,大多是近年来活跃于中国文坛的中青年知名作家,如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湖北文学院院长、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得主陈应松,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邢军纪,八一电影制片厂文学部编辑、曾获全军新作品一等奖的女作家刘静,天津作协专业作家武歆,曾获《当代》文学拉力赛分站冠军的浙江省文学院签约作家艾伟,曾获首届齐鲁文学奖、当代中国文学评论界中青年领军人物之一的著名评论家施战军,曾获郭沫若文学奖的作家祝勇,四川省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在国内多次获得文学大奖的作家罗伟章。在挂牌仪式上,作家们纷纷赠书,拍掌祝贺。
  王怀林部长在挂牌仪式上介绍了甘孜州情:甘孜州是共和国第一个成立的专区级民族自治州,是三大藏区之一——康巴藏区主体的腹心。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文化资源别具特色,拥有茶马古道重镇和中国情歌城康定、中国红色名城泸定、古雕藏寨美人谷、中国最美的雪山之一——贡嘎山、香格里拉之魂稻城亚丁、三大藏文化中心之一——德格印经院、岭•格萨尔王故里、秘境九龙等一大批文化旅游知名品牌。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开展“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甘孜州有五大美景入选;2006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将川藏公路定位于“中国人的景观大道”的核心段。2007年是甘孜州委、州政府确定的旅游发展年,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文艺创作,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力度,实现文化与旅游业之间“形与魂”的紧密结合,把静态的资源变成动态的景点,走“旅游为形、文化为魂”的旅游循环经济路子,积极推动全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天,我们相聚在康巴高原,相聚在贡嘎山下,隆重举行“中国作协海螺沟创作基地挂牌仪式”,随后还将开展“2007著名作家中国人的景观大道甘孜行采风活动”。这次活动不仅为作家们的创作开辟了新的沃土,也将为我州旅游文化资源插上飞翔的翅膀,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借助如椽巨笔为康巴高原书写美丽篇章。
  采风团团长、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吕汝伦在讲话中指出:这次甘孜行,是中国作协2007年组织作家深入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海螺沟创作基地为作家深入生活、贴近群众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这里,我们将看到欣欣向荣的美丽,感受到生机勃勃的成长。我们相信:海螺沟文学创作基地,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美迷人的康藏风光和无可限量的发展前景,一定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积累生活素材,激发创作灵感,促进创作丰收。我们的作家一定会用自己真诚的心灵和真诚的笔触,去叙写这片土地上的真诚感受。近年来,甘孜州的文学创作也十分涌跃,出了不少作家和作品。我受省委宣传部委托,向“创作基地”挂牌表示祝贺;同时四川省作协有义务,有责任支持创作基地工作,热心为全国作家服好务。
  挂牌仪式结束,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二位作家兴致勃勃地驱车前往海螺沟森林冰川风景区。这一天艳阳高照,从登上架空索道览车起,海螺沟冰川以及周围的森林草甸都一览无余地呈现在人们眼里。在冰川观景台上,作家们面对壮阔宏伟的冰川世界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当听说在这里并不是每一刻都能看清冰川全貌,更多时间里,冰川是隐于浓云雾岚中时,作家们都挺自豪地说,这次来得太是时候了。去年曾经来过这里的四川省作协创联部副主任杨明照说,上次来就遇上浓雾重锁冰川,为了看到冰川,很多人都不辞辛劳地走到沟谷下的冰谷,今天是运气太好了。他在记者的笔记本上写下了:神奇甘孜,人间天堂!也许海螺沟真的和文化界人士有缘,在头一天晚上,作家们就遇见了四川出版集团的副总罗勇等人,当说起康定机埸明年也将通航,甘孜交通更加畅通,出版界也要在这里抢占先机。出版、文学界的朋友们都心领神会地笑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2 21: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甘孜州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此主题相关图片


三、“中国人的景观大道”甘孜北线采风速写
  中国社科院成都山地研究所张文敬研究员在《景观最是川藏路》一文中指出:川藏路段景观之美,不仅仅是因为藏在高原人未识,而是美在别致、大气、随意,美在你见不到她时会梦寐以求,
见到她时会觉得相见恨晚。挂牌仪式结束,“中国人的景观大道”甘孜北路采风活动开始——

  1、跑马山情怀
  当日下午,采风团马不停蹄地驱车直上康定。已是夕阳西下,兴致不减的作家们仍坐上了跑马山架空览车。一天内两次坐上山地观光览车,从海螺沟到跑马山,旅途的劳顿并没丝毫影响作家们的游兴。
  跑马山真的是名符其实的情山,去年曾经来过这里的中国作协创联部女作家周李立这次专门托咐本单位前来参会的女干部范党辉,寻找代问候康定县的接待人员仁真志玛和州委宣传部的康珠,不期果真在跑马山相遇。都回忆起上次作家们回去后几乎都在作品中写到了两位康巴美女。作家罗伟章说,这里山美水美人也美,进入文学作品是很自然的事。在跑马山仙女台上,作家们纷纷留影,笔录下石壁石碑上的题辞古诗。范党辉留言:在此处/我更清晰地感受到内心的跳/康巴地区的一切/可以使我/对世界更彻底的真诚/对我们的内心更彻底的真诚。/著名评论家施战军也写下:冰雪之韵/温暖之旅/情歌之都/文学之源。
  跑马山上款款轻风让作家们沉醉在柔情中。

  2、感悟“红色旅游”
  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泸定铁索桥,并在桥上走了来回的作家们对当年红军的英勇作战精神所折服。在瓦丹公路行旅中,采风团副团长陈清棣听说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后,又沿着大渡河南岸祟山峻岭逆河而行朝丹巴方向行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最高雪山党岭雪山也在甘孜境内,他十分感慨地说,红军翻山越岭走的都是极艰辛的山路。在炉霍县,作家们知道当年红军就是在这里的灵雀寺宣布张国涛伪中央的结束;并在这里举行过长征中唯一的一次体育运动会时,都说这里的“红色旅游”一定会吸引人,应该大力宣传出去。采风团团长吕汝伦激情满怀地写道:怀着向往和敬畏,/行走在雪山草地。/蓝天白云赐我圣洁,/青山碧水洗耳恭听我心灵。/古老的民族,/悠久的历史,/使我懂得了生命的活力和意义,/使我明白了文学的追求和目的。/我深深地爱着这块土地,/我深深地爱着这方人民。/我坚信:/光辉的历史必将得到传承,/甘孜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3、涉足康巴文化发祥地
  旅途中路过卡萨湖,作家们惊赞于高原水天一色的美景,当得知卡萨湖对岸成群的石棺墓葬,以及卡萨湖有蒙语“骏马的缰绳”之意时,都纷纷说这里的历史文化积淀一定十分丰厚。沿途观赏了新路海的奇秀,雀儿山的峻峭。作家陈应松认真地记下了新路海的传说,和有关“俄绒麦扎”有雄鹰也难飞过的含义。
  在德格境内的达玛洞,县委宣传部长高显银代表县委、县政府给作家们献上吉祥的哈达。并介绍了路傍石岩上一大一小两个黑色人影乃格萨尔手下大将,是保一路平安的守护神。自此,一路上主人多介绍的是格萨尔故里的传说故事,作家们打问的也多是有关格萨尔的传闻。路过甲察城堡,直接驱车到了与西藏一江相隔的金沙江岗拖大桥。站在桥西头属于西藏的地段,作家们高兴地合影。已是夕阳西下,返回德格的途中,车厢里一路歌声一路笑声,长途跋涉的辛劳早忘到了脑后。随即又打着电筒来到已下班闭馆了的印经院参观,目睹了印经院广博的藏族文化典籍,精湛而又古老的雕板印刷工艺。随后又参观了藏医院,了解了“南派藏药”发祥地的历史。这一天,吃晚饭已是晚上九点了,作家们仍兴致不减。自诩“被采风团公认的活佛”陈应松赞叹不已地写到:不辞劳苦,不虚此行!

  4、寻访鲜水河畔的民俗文化
  在川藏线上旅行,车窗外随处可见的“红领巾”颖颖向汽车举手行礼,引起作家们极大关注。母性情感十分明显的女作家刘静犹为喜爱这些藏族乡村孩子,在八美、在丹巴中路乡,她都几次悄悄地将数十元钱塞进孩子的手中。她说这些边远藏乡的孩子太可爱了,他们学了知识长大后会出息的。
  道孚扎巴地区的走婚成为作家们喜闻的话题。在县委宣传部曾红部长的介绍下,作家们知道了扎巴母系制的遗留以及发现研究过程,并探知了一些有关扎巴地区走婚、入赘婚、偷婚、嫁娶婚等习俗。
  参观道孚民居也是作家们感兴趣的活动。道孚藏家民居的华丽和民族雕饰的独具特色让作家们大开眼界。照相机闪光此起彼落,纷纷留影存照。年青的范党辉说,下次来一定要到民居住一晚。更令人欣喜的是,在这家民居里还看到了来自扎巴地区的黑陶器皿,陶锅、陶罐、陶壶、酒具等。鲜水河畔浓郁的民族文化让作家们赞不绝口。
  作家艾伟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到:这里的一切都很强烈,阳光强烈,热情强烈,色彩强烈,留下的印象也很强烈。

  5、倾情美人谷
  在丹巴,梭坡古雕群,甲居、中路藏寨都让作家们赞叹不已。美人谷美女导游央金、勒阿姆成为作家们最乐意合影的人选。女作家刘静也赞道:这里的嘉绒姑娘真的是太漂亮了!
  这时节,正是地里的玉米成熟期。收回家的玉米悬在家家户户的房檐边;树上的石榴红着脸躲藏在密枝绿叶中,中路藏寨风光让作家们痴迷不已。
  在这家名东波藏家的“农家乐”里,作家们见识了家庭陈列室中陈列的明代青铜器、古老的民族服饰、格萨尔彩绘石雕、黑陶罐、远古马鞍、最原始的明火枪、代表女性生殖崇拜的“蛙形壶”。主人介绍,北京的文博专家也曾经两次来看这些陈列物,它们多是祖传下来的珍贵文物。
  美人谷的旅游十分红火,在中路藏乡,还遇上许多外地、沿海一带游客。
  作家陈应松在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这次采风活动中见识到许多丰厚积淀的藏民族文化,非常有收获;甘孜州的旅游现在应该说还处在起步阶段,应加大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游客;应更注重定点、选点旅游的开展;这次回去后会写出一些文章,宣传和介绍甘孜藏区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这里真的是太美了!

  6、接触藏传佛教文化
  采风团多数作家对藏传佛教文化知之不多。在甘孜县,作家们参观了甘孜寺和甘孜白塔;看到了寺院僧侣排练藏戏。
  采风团顺道去了道孚县八美镇协德乡境内的惠远寺。了解了惠远寺悠久的历史,知晓了这座由清雍正皇帝钦定寺名,亲书匾额的皇封寺院。作家们都说,藏传佛教文化其实是很精深的,值得研究和探秘,也是藏区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八美,采风团副团长陈清棣在记者采访本上留下了:甘孜富人文底蕴,贡嘎山乃文学富矿。作家祝勇也写下了:甘孜——我心中永远的香巴拉!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2 21: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


  四、尾 声
  六天时间,行程三千多里,涉足“两江一河”(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广大区域,几乎天天都是早起晚归,连传统的“中秋”佳节也是在旅途中渡过的;匆匆行程,长途不间断的奔波,并没有让作家们兴趣锐减,反而关注康巴文化的热情越来越高。湖北省著名作家陈应松写下感慨之言:在最遥远的地方,/我的心留在了这里,/她是大地的高度,/也是生命的高度,/我将满怀虔敬,/终身仰望……
  2007年9月29日,采风活动圆满结束。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27 13: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