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50|回复: 0

古西南民族新通道浮出水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2 14: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从稻城县到云南,又发现了一条古代民族文化交流的新走廊。”近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披露了发掘稻城县瓦龙村石棺墓群的最新研究结果。

奇特的埋葬方式
  瓦龙村石棺墓群位于稻城县巨龙

  乡瓦龙村,巨龙河于此处汇入水洛河,石棺墓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台地或坡地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甘孜藏族自治州博物馆和稻城县旅游文化局联合对崩沙河、康衣丁两处石棺墓群进行了试掘。
  考古专家在研究中发现,稻城县发掘的石棺墓形制窄小,修造简朴。有的是六边形,有的是长方形或梯形,有的甚至连墓葬的修造形状都没有固定。墓葬中的尸骨保存完好,均是侧身屈体被埋葬入墓室中。
  这样的石棺墓,与岷江上游、青衣江、藏东等地的石棺墓有所不同,反而与云南中甸的石棺墓比较接近。并且,屈肢葬在石棺葬中比较少见,主要发现于滇西北和藏东地区。

  另一条民族走廊
  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墓葬和埋葬方式?
考古专家根据出土器物、墓葬形制及墓葬建造方式等特点判断,稻城县石棺墓的年代当在战国至西汉早期,与滇西北、川西应该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而与岷江上游、青衣江流域的石棺墓差异较大。“该种石棺墓在稻城县的广泛分布,表明了早在战国至西汉时期此处就曾是少数民族南北迁徙以及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属于‘岷江上游—青衣江流域—安宁河流域—滇西北’外的另一条民族走廊”。尽管具体的行经路线目前尚不清晰,但考古专家根据石棺墓特点及分布区域推测,大致是沿雅砻江、金沙江南下,由川西行经川西南的木里、盐源、盐边地区,再至滇西北。
  同时,考古专家还在石棺墓周边发现了土房子、官寨、栈道等重要历史遗迹,“基本上可确证在古代,存在一条川西—川西南—滇西北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通道。”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18 11: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