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06|回复: 0

贵州民族工艺品知识产权保护不容忽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4 15: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吴丹 编辑:周小林

2007年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能工巧匠总决赛虽已降下大幕,但是涉及贵州旅游商品、贵州民族工艺品的话题却远远没有结束,在发展旅游商品和民族工艺品的过程中,对手工工艺以及手工艺人的传承和保护,乃至于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等成为不能忽视的话题。记者近日从贵州省知识产权局了解到,近两年来,我省旅游商品、民族工艺品申请专利的力度虽然有所增强,但与目前蓬勃发展这一产业相比,依然不足。
据了解,近两年来,我省旅游商品、民族工艺品申请知识产权的件数以每年近400件的速度递增。仅去年,全省已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旅游商品和民族工艺品达到2000件,这一数据是五年前全省的总和。尽管如此,随着去今年两年全省旅游商品“两赛一会”的举办,数以万计旅游商品、民族工艺品精品、能工巧匠作品的出现,年增400件的进度与之相较仍然有着明显的缺口和差距。
“开发创新意识有,但是对其成果的保护意识却不足,这是目前我省在发展旅游商品和民族工艺品产业时面临的问题,”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旅游商品、民族工艺品所包含的设计创意、发明创造,以及产品的外观形状都是有形的资产,它是我省发展旅游经济的宝贵财富,如果缺乏保护,无异于将自己千辛万苦制作出的大蛋糕让人免费品尝。”
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工艺品是我省发展旅游产业的一大优势,但是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上相对薄弱,目前我省一部分民族工艺品遭到不同的程度的“仿冒”。据统计,在“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能工巧匠总决赛”参赛的作品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作品在市场上有过被仿冒经历。
本次“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大赛”贵阳赛区特等奖的获得者“严小妮工艺民族木人”是地地道道的贵阳本土产品,其开发和研制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历程,但是其开发成果同样难逃被仿冒的遭遇。“对资源的激烈竞争和抢占,使民族工艺品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更加重大。”开发者严小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加大对旅游商品和民族工艺品的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与开发和延伸这一产业同样重要。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26 16: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