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353|回复: 0

预测世纪末 四川年平均气温上升2℃~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7 18: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田芳 谢辉 李豫龙   编辑:周小林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地球上的热带区域从1979年至2005年的20多年间,已向南北方向总计扩张了200到500公里,热带的纬度区域,已经从原先划定的南、北纬23.5°之间的范围大大扩张。那么,地处北纬30.26°、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的成都,是否已经受热带扩张的影响呢?记者就此专访了我省气象部门专家。气象专家透露,近半个世纪,四川的气温呈上升趋势,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省年平均气温将上升2℃~4℃。

  盘点
  极端气候事件

  四川越来越多年平均气温最高:2006年,为17.7℃
  雨灾影响范围最广:2003年8月
  暴雨天气过程最强:2004年9月3~6日
  建国以来干旱最严重:2001年春、夏

  解读专家:省气象局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研究员
  省气象局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一位研究员向记者介绍,从1994年以来,四川每年的平均气温都高于以前多年年平均气温,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6℃,而去年的年平均气温创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记录,为17.7℃。气候变暖使得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2003年,全省8月底出现近15年来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
  2004年,9月3~6日,该次过程是9月份四川省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也是四川东北部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
  2001年春、夏伏旱严重,干旱为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年;2006年,发生了特大的高温伏旱,其中伏旱全省为80年一遇,川东为100年一遇。当年,全省77个气象站点最高气温超过历史极值。

  预测
  世纪末 四川年平均气温上升2℃~4℃


  解读专家: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跃清
  李跃清告诉记者,虽然近半个世纪来,四川同全球变暖有共性,但处于同一纬度的地块,其区域气候的响应并不都相同,反映在增温、降温、降水减少等方面。他解释道:“因为四川地形复杂,地理位置特殊,空间分布上具有非常突出的局地性,在全世界也属区域特征非常突出的地区”。他举例说,全省川西高原增温更明显,暖冬现象突出;盆地年降水量在减少,减少的中心在川西北地区;而川西高原南部年降水量却在增加。
  美国的上述研究报告表明,从1979年至2005年,地球表面温度呈增加趋势,对此,李跃清表示,四川上世纪80年代盆地处于降温时期,从90年代至今才处于升温时期。“可以看出,盆地在气候响应上,有很明显的滞后性,与全球步调并不完全一致。”李跃清介绍说,根据最新气象资料,气象部门预测,本世纪末四川年平均气温将比目前上升2℃~4℃。

  1976年~2006年
  四川年平均气温一览
  气候中心的资料显示,从1976年到2006年,四川年平均气温从15.5℃上升到17.1℃,成都市的年平均气温从15.4℃上升到16.9℃。
  年份(年)1976 1981 1986 1991 1996 2001 2006
  四川(℃)15.5 15.9 15.7 15.9 15.7 17.0 17.1
  成都(℃)15.4 15.9 15.7 16.2 16.0 17.3 16.9

  ○典型剖析

  若尔盖
  沼泽旱化 草地沙化 土壤退化

  统计资料显示,气候变化、超载放牧导致若尔盖沼泽旱化、草地沙化、土壤退化。50年来,若尔盖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约0.28℃的倾向率增高,近10年来,升温更为显著,气候呈现出变暖趋干的特征。
  从1966年到2000年,若尔盖沙地面积由1248.4公顷增加到5083.9 公顷,沙化草地面积由7767.8公顷增加到31677.0公顷,34年间,草地沙化面积增加307.7%,平均每年扩大草地沙化面积816.0公顷,年均递增率达4.22%。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沙化速度明显加快,属历史最快时期。同时,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沙漠化的危害,湿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面临生态平衡失调。

  海螺沟冰川
  每年“缩水”15至20米

  西南地区的大部分山岳冰川处于退缩状态,泸定县海螺沟冰川,1930年~1983年间末端后退了1350米,目前每年正以15至20米的速度向后退,自1990年定点观察以来,14年间海螺沟冰川已经退了274米;若持续升温,预计2050年左右,冰川面积将大为缩小,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九寨沟黄龙
  流量减小 湖泊水位下降
  九寨沟和黄龙景区降水均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减少,九寨沟的减少速率是黄龙景区的2倍以上。其中九寨沟内的湖泊枯水期流量与水位的减少明显,沟口的水流量1998年枯水期约为8立方米/秒,2005年锐减为2立方米/秒。目前,九黄景区也处于温度偏高阶段、降水量偏少阶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16 14: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