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16|回复: 0

甘孜州文化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6 00: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赵春燕  编辑:周小林  摄影:友多山野考察队

P8123385_调整大小.JPG

       今年以来,甘孜州坚持以构建社会主义民族和谐文化这个根本;紧紧围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条主线;切实抓好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艺术生产、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三项任务;加大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加快农牧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基层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着力推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促进文化强州跨越,着力推进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转变,促进文化体制改革跨越,着力推进文化艺术产品向文化产业品牌转变,促进民族文化产业跨越,着力推进文化建设由县城向广大农村牧区转变,促进基层文化建设跨越,着力“文化扬州”向“文化强州”转变,促进文化强州富民的跨越;实施“文化乐民”和“文化惠民”工程、农牧区乡(镇)村文化建设工程、“文化艺术优秀人才”建设工程、“文化艺术精品生产”工程、“文化遗产保护”等五大工程。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2131”放映、“文化扎根基层”、“一县一品一特一队一台一中心”文化产业品牌打造和“送文化下乡”活动等工作,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深入推进“百乡千村”送歌舞、送电影、送图书下乡活动,使我州文化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文化设施明显改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张、文化发展的水平与全州经济社会相适应,推进了甘孜州文化事业新跨越。
  把握特色,推陈创新。甘孜州进一步抓好了《康定情歌》、《梦幻康巴》两台大型民族歌舞节目的修改、加工和打磨,以此作为我州对外宣传、展演的文艺品牌,促进我州文艺演出市场的繁荣。今年,新创作的以《印象亚丁》(暂定名)、《东女神韵》等为代表独具民族特色的大型歌舞节目是各地促进文化品牌提升的新亮点。经过精心组织和筹备,在“第五届康巴艺术节”演展活动中,甘孜州编创的大型民族歌舞《康定情歌》和新创作的20件摄影作品、15件书法作品、16件美术作品受到了玉树观众的热烈欢迎,较好地展示了我州艺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特别是我州的山歌手,在本次艺术节唯一评奖项目的山歌赛中,与来自四地州的40余名山歌手通过激烈角逐,夺1项金奖、9项银奖。
  提升农牧区基层文化建设。结合甘孜州农牧区基层文化建设实际,以改善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为目的,我州积极开展了送文化下乡活动。组织州县专业、业余文艺队和文化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送文化下乡”活动,“送文化下乡”演出达330场。筹集资金22万元购置了包括电视机、DVD机、调音台、专业音箱和专业功放机等的音响设备配送到康定县雅拉乡王母村等10个村,完成了10个“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配合州委宣传部搞好今年“宣传文化流动服务包”的配备,为全州94个乡镇新配备的“宣传文化流动服务包”提供涉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文化艺术等的各类图书、光碟。今年8月,全面完成了州文化馆及全州18个县文化馆评估定级和相关申报工作。推荐申报了甘孜踢踏之乡、石渠真达锅庄之乡等10个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泸定、丹巴和九龙三县作为今年全省“文化惠民工程”农牧区公益电影放映的试点县,农牧区公益电影放映纳入了“富民安康”工程,今年共完成农牧区公益电影放映8658场,观看群众达到100余万人次。通过自筹资金和省新闻出版局的大力支持,新建“农家书屋(农村书社)”87个,累计配送价值160余万元的图书到18个县的各乡镇(村)建设点。加强遗产保护,培育文化产业。切实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发掘和普查工作,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储备达到494个(其中国家级项目6个,省级项目33个,州级项目19个、县级项目333个),国家级传承人4名,省级传承人12名。组织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我州项目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多媒体和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吸引了众多来自国内外的宾客和群众,展示了我州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民族文化手工艺品,各县新开发木雕版画工艺品、甘孜丸、骨饰品、藏式十二生肖、格萨尔面具、酒壶、传统手工藏香、木雅藏刀、藏式背鼓等工艺品和文化旅游产品63件,并进入市场。今年全州新增文化经营企业(含个体经营业主)46家,一批集演出、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中小型文化娱乐演艺中心纷纷涌现,促进了文化产业规模的提升。借助“西博会”平台开展我州文化资源推介,不断拓展文艺演出市场,促成州歌舞团与成都市博瑞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合作开发《康定情歌》、《梦幻康巴》等优秀精品剧目演出市场。文艺商演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对外商业演出收入达到138万元。
  加强合作,增进对外交流。今年以来,甘孜州先后组团参加了在青海玉树举行的“第五届康巴艺术节”;组织甘孜州歌舞团赴成都为全省政协代表进行专场演出,赴山西、河南等地开展商业演出、“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演出和参加在成都天府广场举办的迎十七大大型文艺演出等;组织甘孜县金甘孜艺术团参加四川成都龙泉驿国际桃花节和财政部“七·一”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组织“石渠锅庄队”、“甘孜踢踏队”、格萨尔说唱和12个传统手工技艺项目的民间艺人参加“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演展,充分展示了甘孜州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2007年7月,甘孜州色达县格萨尔藏剧团通过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的牵线搭桥,出访英国开展文化交流演出,受到英国民众的热烈欢迎。今年8月,在德格举办了“首届格萨尔暨康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讨会”,国家文化部副部长郑欣淼和全国格办,以及西藏、青海等地格萨尔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研讨会,为我州进一步打造格萨尔文化品牌,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1-12 03: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