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355|回复: 105

在丹巴“发呆”的日子(丹巴随笔200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20 17: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殷洁 摄影/周小林

此主题相关图片


漂到丹巴已经一年多了,我写了一本《寻找梦中的童话》,记录了我们这几头驴在丹巴的创业史。有漂就有泊,以后的日子,我们就泊在丹大了。
丹大者,丹巴大酒店也。我也就以随笔的形式,零星散落地把丹大发生的趣事作个记录,让这段不正常的漂泊丹巴大酒店经历有个文字记载。或许有一天,这些日子会如秋天的落叶堙灭在无垠的黑土地里,化在丹巴冬日暖暖的阳光中,尘封在俗世的谈资里。但它于我、于我们这些泊在丹大的驴们,却是无法忘怀的温馨,永难释怀的隽永。同时,我也幻想,有朝一日我们要是成了名人,写个回忆录什么的,也就方便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

(图为记录了我们在丹巴的《寻找梦中的童话》)

一、我们的丹大 我们的精神家园
几头驴最初来丹巴的目的,是想在美丽的乡村悠悠地享受一段宁静、田园般的生活,同时靠自己在广州的旅行社组来丹巴的团,便可维持我们在丹巴发呆的基本生存保障。所以我们的经营方式是很低调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

丹巴大酒店位于县城以北2公里多的一个院子里,而我们在县城没有设一个招牌,也没做什么宣传,只是在自己的网站上贴了一些丹巴美丽的风光片,这也仅仅是出于爱好和兴趣。却没想到一年多来,丹大就这么低着调地唱了出来,许多客人到了丹巴满县城的找丹大,非丹大不住。终于找到深闺处的丹大后,都一痛地埋怨我们为什么不在县城挂个招牌、有个指南什么的,让他们找得好苦。
每当这时侯我们都不知该如何解释和表达我们的歉意。
就是这些爱好和兴趣,指使我们在网站上贴了些丹巴的片子和一些游记之类的文章。谁料一不留神,我们就成了发现丹巴、宣传丹巴第一人。甘孜州、丹巴县政府也给予了我们很高的评价和重视,并鼓励、支持我们加大发展、扩大规模、继续努力。就这样我们顺其自然,从租赁丹大摇身变成在丹大做地主。拿到土地使用证的那天,驴头又把脑袋剃成了光头,并说要抱着那土地证睡一夜。总之群驴们还是非常兴奋的,这一行动毕竟说明了我们的发呆生涯又跃上了一个新高度。
此主题相关图片

丹巴有许多被遗弃的大树根和一截截的木墩子,经过风吹日晒雨淋,已经不成材废弃了。我们很便宜地把它们买了回来,借一把油锯,把腐烂炭化的部分锯掉,因材使材,是什么形取什么形,做了许多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桌椅板凳什么的,放在酒吧和院子里,既是一种点缀,又很实用。
我们用切下来的一些边角料又做了许多不规则的像框,有的还带着树皮,把我们在丹巴拍的那些美丽图片放进去,挂满丹大的每个角落。许多客人看的都爱不释手,非要买走几幅做收藏,还把我们几个人好一番痛夸。几头傻驴又美昏了头。
此主题相关图片

其实傻驴们最得意的创意是客房里的衣帽架。把一根自然的树干穿进一个木墩子里,衣钩就是树干上自然伸出的树枝。没有一个客人不夸奖我们的这一作品,还有两个最发烧的,愣把我们的衣架买下,扛回成都他家里去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

客房的“请勿打扰”“请即打扫”的牌子,也是我们亲手绘制的,在一个木牌上画个打扫的女生,背面是个酣睡的男生,分别写上“打扫”和“打扰”的字,在木牌上端打两个孔,栓上麻绳,挂在房间里别提有多特别了,许多客人都想把它们顺走,这让我们既高兴又烦恼。
此主题相关图片

我们在丹大院子里还竖了一个丹巴到周边地区的指路牌,标有公里数和大概的方向。指路牌是纯木制的,既质朴典雅又非常有实用价值,住丹大的客人都喜欢在那里合影留念,它已经成了丹大的又一道独特风景。
说真的,我们这几头驴没一个是搞酒店的,所以在思想上没什么条条框框,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觉得我们不是在做酒店,而是用我们的心和智慧在创造一个梦中的家园。它也许让人感到有点不伦不类,可我们喜欢。生活在这里我们感到特别的快乐,特别的尽兴,特别的舒服,这就是我们来这儿的目的。挣钱倒是次要的,有钱是为了保证我们能更好地、更长时间地在这里发呆下去。
如果有一天您来到丹大,并且非常的喜欢她,那您一定和我们臭味相投,也算病得不轻。
如果您觉得这里很不正规,不象酒店,那您一定是个正常人。
又拉回一些树根来,大家齐上阵,各自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再加点艺术脓包,每个人都有作品出来。不几天,酒吧和院子又添了一些自我感觉不错的品位。
这样下来可了不得,大家都快成职业木匠和艺术驴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

至今让大家最遗憾的,是我们中没一个会木雕。也曾有人跃跃欲试过,可没能成功。罗马城毕竟不是一天盖成的。
不知将来有没有一个会木雕的朋友看到我的这篇字,自告奋勇地来丹大打国际义工,帮我们雕几件作品留下来。那样可要把我们几个给乐死,我这篇字也算没白写。
告诉可能来丹大打木雕义工的人一个小秘密,我们最酷爱非洲木雕的风格。有一次去南非,见到一个木雕,阿亚简直爱不释手,那是一个露出一只乳房和半张脸的一个性感的非洲女人木雕。
此主题相关图片

风儿自然自在地在丹大院子里播种了许多藏金莲。每年的6、7、8、9、10月间,院子里开满橘黄色的花,简直就是一个藏金莲的世界,特别的漂亮。我经常采一些放在房间里,有时会编一些花环,挂起来当装饰,奇怪的是,这花即使干了,也不退色,仍然鲜亮夺目。现 在我房间里就挂着去年夏天编的藏金莲花环,而今年的藏金莲又开花了。
比藏金莲花环更炫目的是红辣椒环。红得象火焰,挂起来,又漂亮又吉利。丹大院子里到处挂的都是,到第二年新的红辣椒上市,我们就把干的拿给厨房用,换上当年的红辣椒。
还有玉米棒。它不是编成环,而是编成玉米辫子到处挂,金黄金黄的,与藏金莲花环、红辣椒环一起争奇斗艳。
此主题相关图片

夜晚的丹大最漂亮,绿色的照树灯、红色黄色的霓虹灯和白色的路灯遥相辉映。远处望去,丹大象一艘点满彩灯的巨轮,把在丹大院旁交汇的两江之水映照得光鲜明亮,神秘而美丽。
此主题相关图片

丹巴的工艺品和其他藏区多是大同小异,唯有一种藏鼓是丹巴独有的。它的雕刻、绘画之精美,色彩之漂亮,让我第一次看到就格外地喜欢。可是一问价每只400元,觉得有些贵,心想一定是他们见我是外地人,就要高价,因而硬下心没买。
有个来丹大做工的丹巴小伙子的爸爸就是做鼓的,我便让他帮我做了几个,才知这鼓的确要这么多钱,也确实值这个价。鼓面是纯牛皮的,并绘有精美图案,鼓围是精雕细刻之后再画上美丽的图案,光画工就要一个多星期,完成一只鼓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现在丹大的大堂、酒吧、办公室到处挂满了大小不等的丹巴藏鼓,它真是非常的漂亮,是值得收藏的一种工艺品。
曾经有个客人,他是做酒吧生意的,非要让我出让他两只丹巴藏鼓,我只有忍痛割爱,就算是遇上知音了吧,这人还挺识货,我心里也美孜孜的,特得意。阿亚却说我得什么意呀,你们不过是臭味相投罢了。
后来我又不断地补做丹巴藏鼓,又不断地出让给识货的人。

二、丹大可爱的动物们
每天生活的主旋律仍是在丹大院子里晒太阳、喝茶,听着江水流淌的声音发呆、看书、听音乐、打瞌睡。日子过得悠悠的。
我每天牵着小黑(狗)在院子里散一会儿步,散步的路线是小黑自己定的,从不走错一步路。散步的过程中小黑总是固定在几处拉尿,据说是在圈占它的领地。散步路线上经过一个水池,走到这里时,它总是紧贴远离池边的一侧,低头狂走,你想让他往水池边靠近半步都休想,院子的河堤也别想给它拉上去,打死也不肯。它走到什么地方吃草、什么地方喝水、什么地方跳跃、什么地方拉尿,是铁定的,一步不差,简直神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

带小黑散步是一种享受,特过瘾。
我天生不怕爬行动物,甚至不怕蛇,这对于女生挺少有的。可我怕极了四条腿的毛毛动物,就是刚出生的小猫小狗,连牙都没长,我仍然害怕,不是怕咬我,而是不敢沾这类动物,对它们那毛茸茸的、带着体温的身体天生恐惧,一碰到就毛骨悚然,纯粹是一种心理障碍,一点办法都没有,这是我一生的憾事。
小黑好像特了解我,每天牵它逛院子,从不沾我,已达成了一种默契。
小黑还是特喜欢吃甜食、巧克力、饼干什么的,在《寻找梦中的童话》上我曾写道过。而现在他最爱吃的是生鸡蛋。鸡蛋拿来,它立即抬起右前爪用力猛击,鸡蛋应声破碎,然后开始慢慢享用,把蛋添得干干净净,转眼就剩蛋壳了。大家都爱看它吃蛋的情景,这也成了它的一个表演节目,为此小黑没少吃掉我们的口粮。
小黑还喜欢喝我们煲的广东靓汤,所以每次煲的汤再少都要分给它一份。现在的小黑肥得象头小黑猪,我们已经决定给它减肥了。
洗澡仍是它的最爱。
此主题相关图片

如果我们几个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它就特想过来凑热闹,叫个不停,直到把它牵过来,卧在我们脚边就安静了,一声不吭,特幸福、特享受,有时还呼呼地睡一会。
有一次,小黑挨打了,因为它咬死了一只鸽子。不知为什么,平时它们经常一起在院子里溜达、玩耍,从未发生过类似事件。木子说,是那只鸽子染了病,小黑看它不顺眼,也怕把其它鸽子传染上,就给它咬死了。驴们纷纷附和:对对对,一定是那只鸽子得了病,不然 小黑怎么会咬它?说得一本正经,表情也是难得的庄重。
不知道这是真是假,我觉得有点神。
小黑一岁的时候,我们为它过完生日就作出了一个决定,不让它和群驴们“同居”了,该履行它的职责:守夜了。
这个决定一个月的时间都没能彻底执行下来,因为我们比小黑的日子更难过。
最初的几天,小黑一整夜一整夜地在院子里“哭”,总是想尽办法往回跑。而且它每次跑上来我们都不忍心再给它赶下去,默许了它的成功,于是它就变本加厉地想办法往上逃。几天下来小黑竟然聪明了许多。
每天晚上我们回房间,把它留在院子里守夜,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我们先拿些饼干、肉什么的给它,趁它吃的时候,便迅速溜走,刚好关上大门它也正好跑到门前,隔着玻璃,我们看它孤零零的在门外,可怜极了。这时候的小黑总是一声不吭怪可怜地看着我们,一直到我们上楼的身影消失,它便迅速跑向我们的窗户下,仰头等待,因为我们进房间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窗户探望它,再从窗户扔下几块饼干喂给它,才算告别结束。其实“驴”一点也不比狗的心情好过。
小黑是一只纯正的熊狗,生在藏区草地,个头不大,但很威猛凶悍。出生不到一个月就落户来了丹大,一直被我们当宠物狗娇惯,虽然大家都清楚它不是宠物狗,理当守夜,可还是不能完全接受现实,特别的不忍心把它孤零零的放在又黑又冷的院子里。在我们心里,它已经成为丹大一份子,我们中的一员。
其实每天晚上,我们也总是优柔寡断,还常常找一些理由,比如风大、天气太冷、有客人入住等等,把它又带回房间去。每天都在找理由、每天都盼着它又跑上来,后来我们终于承认这个决定是自己折磨自己。
小黑还是个挺有性格的狗。前一天晚上是谁把它关在门外的,第二天早上它准不搭理谁,怎么逗它都没用,而对其他人,早晨的第一面,它就象娃娃一样的和你亲热。好在它的这种记忆,只维持半天的时间。
现在它已经接受了守夜这一现实,不“哭”不叫了。只是“驴”们还是不忍心,仍然觉得很残酷。
秋天里,又一条狗落户丹大了。也是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仔,因为是狼狗,就起名“狼狼”。这次我们接受了教训,从小就让它在院子里独处。打算待它长大了,就让它守院子,让不是宠物狗的小黑,专职做宠物狗。
“狼狼”已经入户一个多月了,又听话又不挑食,还猛长个,净吃小黑的剩饭。我们仍然对小黑更偏爱些,我想这可能是先入为主的缘故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

我们在丹大院子里还养了几头猪,随吃猪肉随杀猪随添小猪,循环吃养,一年四季都有自己养的猪的猪肉吃。除了吃新鲜的肉外,我们还熏制一些腊肉,非常新鲜、非常香,现在已成为丹大的招牌菜了。
又买小猪崽了,大家都纷纷去看,这次买了4只,大概每只有二、三十斤重,买价为4元一斤。
新入户的小猪很认生,给它们饭都不敢过来吃,4只全部挤在一个角落里发抖,看上去挺可怜的,不过几个小时以后再去看时,它们的午餐已全部吃光了。
第二天再去探望,猪房里竟然一只猪也没有了,于是在丹大院子里开始了一场人猪赛跑的比赛。满院子追找,几个小时后,逃跑的4只小猪全部落网。驴们个个满头是汗,只有我在一旁看得直发冷。不是我偷懒,这工作即使给我10万元的报酬,我也不敢干的。天生的心理障碍。
和小猪赛完跑,才想起看看大猪去。大猪还剩2只,活不了几天就该赴刑场了。来到大猪房,没想到大猪也折腾上了,把它们房间里的地面用嘴拱得象刚犁过的田地,大石头、小石头翻江倒海般的冒了出来,最大力气的那头猪竟然把一颗重几十斤的大石头拱到了房角。看到这一情景,大家全都目瞪口呆,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
一阵沉默之后,突然有人说:不好了,莫不是要地震呀,不然我们的乖猪怎么会如此反常?
之后的2天里,大家都特别警觉,谁也没睡好。当然后来什么也没发生,再后来当然就是一痛地补睡眠。
此主题相关图片

我们还开了几块菜地,种了南瓜、西红柿、扁豆、小白菜、香菜和玉米,用猪粪浇地,地肥得不得了,长出的蔬菜别提有多鲜亮了,而且全绿色食品。
在丹巴有这么多新鲜的空气、这么洁净的水、这么多绿色食品吃,我们个个都强壮得象头大牲口,能吃能睡能劳动,心情好、身体棒,感觉象活在另一个星球,特不真实。
此主题相关图片

我要特别讲一讲丹大院子里的兔家族。
最初兔家庭共有3名成员,一雄两雌,实行一夫两妻制,其中一只母兔比较厉害,我们称之为大老婆,它在两个多月内就怀孕两次,而小老婆一次也没怀上,那大老婆根本不让小老婆沾它老公,我们经常看到大老婆和老公在一起吃草、玩耍,小老婆可怜巴巴的在一边看着。
大老婆是能者多劳,第一窝兔子8只刚生下来,肚子就又大了,它一天到晚没闲的时候,不停的喂奶哺乳,不停的吃草生乳,不停的和老公做爱怀孕。第一窝小兔还没断奶,它又开始拔毛铺窝,迎接第二窝孩子的降生,8只小兔一一落地,只可惜两窝小兔的出生时间太近,弟弟妹妹们争不过哥哥姐姐,结果8只小兔无一幸存,倒是那些兔哥兔姐们眼见着长大、长高,开始自己吃草觅食了。
在大老婆就要第三次怀孕的时候,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灾难降临到了大老婆身上,它被阴险狡猾的黄鼠狼暗杀了。据目击者说,那大老婆好惨呀,连肠子肚子都给黄鼠狼掏出来了。可怜的兔孩子从此失去了妈妈。
后来我们只有把兔家族关进了一个空房子里,避免再遭不测,只可惜从此兔生活便没有了阳光。
不多久,因祸得福的小老婆终于肚子挺了起来,就在它把身上的毛拔得差不多铺满一小筐的时候,十只小白兔欢快的降生了。没想到比大老婆还能生。
为了避免小老婆重蹈大老婆的覆辙,又神速怀孕,而照顾不过来相差不远的两窝幼崽,我们不人道的把兔夫妻分居了。兔妈妈倒无所谓,整天都在忙,不是自己吃草就是喂孩子吃奶,没时间想老公。兔爸爸可惨了,一个人被隔离在笼子里,看着他老婆和它的崽忙来忙去,心里痒得不得了,干着急,没办法,它哪斗得过人呀,这也怪它自己,不知道计划生育,不顾老婆孩子的死活,就知道自己痛快,才落得如此待遇。
不过兔夫妻的分居生活只是暂时的,等孩子们长大些,能自己觅食、吃草了,就会让它们夫妻团聚。到时候兔爸爸又会快乐得不得了,只是可怜了小老婆,一天都不闲着,又是怀孕、生崽、哺乳的一通忙乎。也不知道母兔怀孕时有没有妊娠反应。
兔家族的繁殖能力真是太强了,几个月的工夫,从三名成员壮大到了几十名。
目前小老婆和它的女儿们又都挺起了肚子,拔毛絮窝呢。
报告一个最新消息:“小老婆(兔)”又生了一窝兔,竟然有13只,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这几天,我们没事就在院子里为英雄的兔母亲采浆浆草,因为这种草吃了,奶水多。我们已经决定,这只英雄的兔妈妈死后,就把它葬在丹大的院子里,决不吃掉它。
此主题相关图片

丹大院子里种什么长什么、养什么活什么,唯独和鸡没缘,养几只死几只。只有一次10只幸存了一只,大家高兴极了,以为这次能吃上土鸡蛋了,不成想,这只母鸡光长肉,不下蛋,屁股胖得溜圆,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肥得象鸭子,就是不下蛋。一气之下,有一天木子打麻将赢了,出了50元,把它杀了,做成了白切鸡,大家美餐了一顿,鸡肉又鲜又嫩,口感特别好。
据说最好吃的鸡就是还没下蛋的母鸡,也有人说最优秀的母鸡是不下蛋的。
不管怎么样,我们仍然心不死的准备继续养鸡,直到它下蛋为止,这样我们就有土鸡蛋吃了,绿色食品种类在我们的生活中又增加了一种。
顺便再说一下,丹大院子里的动物家族中还有十几只鸽子,它们是家族中最快乐的成员,既享有丹大的院子,又享有丹大的天空和屋顶,鸽夫妻除了轮流在家里孵蛋孕育孩子的时间外,总是快乐地飞来飞去。
我们开垦的几块菜地中,有一块地靠近鸽子房,种什么长不出什么来,开始大家还觉得奇怪,后来终于发现是鸽子干的,它们专吃这片地里的种子,最后我们只有放弃了这块菜地。
除了几块菜地,我们把小南瓜种子撒满整个丹大院子。不久院子里就开遍了金黄色的南瓜花。一朵花,就是一个南瓜。想象一下,丹大院子里到处睡着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各种颜色的可爱的小南瓜的情景,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我想不用我描述了吧。

三、丹大“友多”
就在我们来丹巴发呆一年刚过,丹巴发生了一次非常严重的泥石流,一些当地人和四个上海来的游客在灾难中遭遇了不幸。据当地人讲,这是几十年也没有过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

丹巴本来是个无名小县,这次泥石流后却名声大作,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丹巴。
此主题相关图片

中央电视台及全国各大媒体都播放和报道了丹巴泥石流的消息。最早是新华社发的稿,图片是我们拍的。那几天,丹大院子就象是新闻中心,我们的办公室热闹非凡,许多稿件都是从我们办公室的传真机、电话、电脑发出去的。我们的电脑申请了宽带,那些记者又高兴又惊讶,他们没想到这个小县城还会有宽带。
此主题相关图片

电脑里有许多这几年我们拍的丹巴的图片,也让记者们大跌眼镜。他们实在没想到丹巴有这么美,来时安排的时间很短,走的时候都带着遗憾,说一定要再来。
此主题相关图片

泥石流后的不久,湖南卫视来了两名记者。他们在完成拍摄任务后,又马不停蹄地拍了许多丹巴和丹大院子,对我们这几个神经兮兮的傻驴也特感兴趣,问我们怎么会从北京、广州来到这里,觉得很奇怪。当我们告之纯粹是一时冲动,只为享受这里的清新空气和阳光、星空、蓝天、白云,就想在这个未被世人知晓的美丽的地方,静静的发呆,享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换一种活法,他们是又惊讶又羡慕。回到湖南不久,就把我们在丹巴发呆的故事播了。
湖南卫视把我们的故事播出后,有个上海先生打来电话,他对我们的故事很感兴趣,问寒问暖,还要来丹巴专程看我们,大家心里都热乎乎的,还有些酸酸的想流泪的感觉。感谢人民的好记者、感谢这位上海先生。我们在丹巴虽然生活的很快乐、很舒畅,但毕竟是背井离乡,远离亲人、朋友,接到这个电话,就象接到了亲人的电话,真的很感动。
此主题相关图片

还有《文化交流》杂志的主编,他是在新疆看到的湖南卫视播放我们的故事,当即从新疆打电话,安排记者马上来丹巴采访我们,他说我们的故事太感人了,丹巴太美了。
采访记者到达丹大后对我们说,来之前他以为这是一次很一般的采访,没想到这次的丹巴之行,给他带来了诸多的震撼和感动。
《文化交流》是一本对外发行的杂志,只在驻外使领馆里有,国内的人一般不太知道这本刊物,我们以前也没有看过它。在此我要真心的感谢这位不曾相识的主编,感谢您对我们的关注。
此主题相关图片

有个香港朋友,原本和我们素不相识,因丹巴而结缘,现在已成了忘年知交。他虽然没象我们已定居丹巴,但他对丹巴的热爱一点不比我们差。在我们来丹巴的这一年多里,他已经来过4次了,而且最让人敬佩的是他每次来,一定要转一次墨尔多神山。墨尔多神山在嘉绒藏区是一座地位非常高、非常有名的神山。它并不太高,海拔只有4820米,而海拔6250米的四姑娘山都是他的保驾神山。虔诚的藏族人也不过几年才转墨尔多山一次,而他既不是藏族人,也不是信徒。
转墨尔多神山,旅途是非常辛苦的,要4、5天的时间,完全是徒步,并且风餐露宿,不管是什么季节转山都会遇到雨雪交加和烈日爆晒以及重重危险。就这样,这个香港朋友从未怕过,连我们都有些不理解,每次他去转山,大家都担心死了,而他却乐此不疲。每次他出发,驴们的心就挂起来,他转回来,大家都象躲过了一场劫难。而他的转山标记就是脸上的皮肤要脱掉几层,可是他一点都不在乎。还说平时在香港工作时,十几层楼的办公室他经常跑上跑下,不乘电梯,就是为转墨尔多神山做体力准备。
每次他拍的片子,都拿回香港冲印放大,之后送给我们用于宣传和做资料。对于他,用一句谢谢和敬佩已经无法表达我们的心情。
这几天他又刚转完墨尔多山,带着一张脱着皮的鲜红的脸在丹巴晃悠呢。我们每个人见到他都不知道该对他说什么好。大概呆驴见到更呆的驴就是这种表情吧。

四、丹大的呆驴们
来丹巴发呆的前两年,我们曾非常惦记丹巴的一个地方。
此主题相关图片

那是一个坐落在小山包上的小乡村,很象一个中世纪的古堡,只有9户人家和一个古石碉楼。当时我们就想把这座古堡买下来。外观保持原样,改造装修一下内部。
此主题相关图片

在古堡四周的山坡种满彩虹田,养些牛羊,开几块菜地。寒暑假的时候把亲戚、朋友的孩子接来,一个假期的收费标准是一个孩子2000元。
孩子们来后,在古堡四周种满彩虹田的山坡放牛放羊,尽情的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每天一早就上路,大孩子骑牛,小孩子骑羊,不用带水、带饭,渴了饿了,就自己动手挤牛奶、羊奶喝。傍晚古石碉楼上的狼烟一冒,就是收工回家信号。一个月下来,保证这群城市里娇生惯养的孩子们的小脸都被丹巴可爱的阳光晒得红扑扑的,个个身强体壮,特健康。
此主题相关图片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那古堡没拿下来,自然这一赚钱的策划也泡汤了。钱没赚到,但是最遗憾的不是我们,而是已为孩子报了名的那些家长们,他们的孩子失去了一个不同凡响的健康机会。
那真是一个漂亮的古堡,可惜我们没有做成它的主人,不然她会更美丽......
此主题相关图片

我们的头儿双木是个只坐车,不开车的人,还振振有辞的说什么,真正有地位的人都这样。其实他是对自己没信心。他上哪都带司机,实在没人给他开车就坐的士,打死不学开车,就象小黑打死不上河堤似的。
有一天,双木不知是吃错了药,还是哪根神经搭错了线,想开车了。大家又高兴又疑惑,我们中间开车技术最高的木子和蓝天马上踊跃的给他传授技术和经验。这两个人的驾驶技术之高超,是可以去参加汽车拉力赛的。平时要让他俩传授一点秘窍可难着呢。
双木不一会儿就在丹大院子里驾车跑起来了,感觉良好。二位教练看他开得还可以,就到一边抽烟、喝茶,歇一会儿。谁知一支烟刚吸了一半,就听到轰的一声巨响——双木让汽车和大树亲了嘴。
双木下车后,俩教练看了看受伤的车,不仅没批评,反而还安慰他说:没什么,只是一点小伤而已,稍稍修一下就可以了。
双木脸色苍白,也不知听没听到教练的安慰,边走边唠叨着:这车也真是的,都和树撞上了,也不停下来。木子顿时瞪大了眼睛,吃惊地问道:“车都撞树上了,你还没踩刹车?”
隔了大约半个多月,在大家不断的怂恿、讽刺、挖苦以及鼓励下,双木先生驾车的身影终于又在丹大院子里出现了。显然是有了经验,再也没撞到过什么,只是车开的很怪,无论车速有多快,全部用二挡,从不换挡。我多次对他讲,用二挡开车,那不叫开车。他根本不听,还是整天美滋滋的挂着二挡开来开去。两位教练也已放弃了这个学生,不敢再继续开班上课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

阿勇前几天回了一次广州,我帮他在丹大院子里挖了一棵藏金莲,有已开的花,有待开的花花蕾,连同丹大的土,一起带回了广州,送给他的女朋友。一星期以后,我的手机上出现了他女朋友的信息:藏金莲开花了。我无法形容自己当时的快乐心情。
在丹巴悠悠发呆的日子里,我们把这几年所写的一些游记类的文字整理了一下,用牛皮纸打印成书,管修鞋匠借来用于给皮鞋、皮带打眼儿的工具,把我们的牛皮书打上孔,之后全体出动把麻搓成象过去妇女做鞋捺鞋底用的麻绳,最后穿孔捆扎,一册册非常有格调的牛皮书就诞生了。许多来丹巴的游客都特意到丹大觅我们这书,还让我们给签上名。一传十,十传百,这些书都有些供不应求了,许多人是拿来做收藏品的,我们几只傻驴特乐、特有成就感。
此主题相关图片

我们编的丹巴画册——《美人谷·丹巴》,终于在2003年9月18日早晨从深圳雅昌印刷厂运抵丹巴大酒店。大家都兴奋得不得了,把画册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也觉得不过瘾。七年的心血,六万多张反转片,几十次的飞行,终于有了一个结果。虽然这本画册还不是那般期望中的完美,可见到它还是非常的激动,毕竟是多年的心血、汗水的付出!
我们的头双木,在几天内就送出去几十本,不过这本书也确实有许多朋友的功劳。这么多年、这么多次来丹巴拍片,都是靠朋友们出车、出力的无私帮助,才会有这本精美的画册诞生。
在此我代表几头傻驴向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们的朋友道一声谢,感谢你们这么多年默默的帮助。今天我们终于可以送几本画册给大家,做一个工作汇报,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用更多的业绩来报答朋友们的关爱和支持,只有这样才对得起朋友们对我们的这份赤诚。
说真的,我们这几头傻驴要不是靠朋友们的帮助是坚持不到现在的。在我们“断粮”的日子里,是朋友们千山万水飞来给我们送钱、送货,无论我们要什么,他们都毫无怨言地把一车一车的东西往丹巴运。还有书、报、杂志、光碟等等什么的精神食粮的补给,更从未间断过……
此主题相关图片

写到这里,我的眼泪已不自觉地流了出来。朋友们的这种行为和精神,无法让我用语言来形容,无法用一句轻飘飘的“谢”字来表达,惟有努力再努力地工作,用业绩和成功来完成我们共同的使命。
从画册运抵之日起,我们每天的生活增加了一个新内容,签名售书、送书。一只银光签字笔已经快用完了,这些日子是我们几十年来写自己名字最多的时期,许多客人还要求和我们合影留念,真有点名人的感觉了,可是我们心情很平静,没什么特殊的感觉。双木说其实我们早就是名人了。
有两家出版社主动找上门来要给我们出书,许多报刊杂志和我们约稿、要片子,湖南卫视也播放了我们的故事,中国的对外杂志“文化交流”在2004年第一期也将把我们隆重推出……看来这一年多我们还是做了一点点事情的,但是傻驴们并不觉得有这么轰轰烈烈,其实我们只是做了一些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
大家关注我们,也许只因为在这个急功近利的世界里,能够放弃一切背井离乡,全身心地去追寻自己的一个梦、一个爱好,是需要的胆量和勇气的缘故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

光顾着自吹自擂了,也得和大家说说丹大的毛病,这毛病还不小呢,特让我们头疼。
我们最大的心病是丹大的“标间”。
丹大原来是一个废弃了十年的工厂,这些我在《寻找梦中的童话》里已作过介绍。在我们接手这个院子前,县里将一个最大的车间装修改造成了一栋两层的楼房,一层房间不带卫生间,二层装了卫生间,也就是现在让我们头疼的“标间”。
标间很小,卫生间更小。而且每个房间的上面都是通着的,天花板的质量又不好,房间与房间完全不隔音。可以这样形容,如果有个房间里的人放个屁,临近两三个房里的人肯定能听到。
再者,房间里全部是明线、明管道。我们能做的就是用鹅卵石把房间里的管道给盖上了。如果您住到这里,请不要奇怪为什么每张床边会有一个鹅卵石台。
还有门、门框、天花、灯具什么的,又俗质量又差,由于我们是艰苦创业,这些都凑合着用了,只是把卫生间装上了热水器和面盆台,保证24小时热水和床上卫生干净。仅此而已。
一次性用品——牙膏、刷、皂等,经大家一致决定不配备。理由一是环保、不浪费资源。想想看,如果是自己带的牙刷或是刚花钱买的,一定不会用一次就仍掉。理由二是大家都有一个观点就是一次性用品要配就配最好的,要不就不配,可这样的标间怎么可能配最好的呢。
总之,如果您有幸来丹大做客,凡是见到有点品位和感觉不错的地方,那一定是我们这几头驴的手笔和功劳,凡是您认为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历史遗留问题。
丹大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未来的丹大一定会有真正象样的、自然典雅的、舒适有品位的房间来接待热爱丹巴的朋友们。
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

转眼间已到了岁末,12月30日又正好是我们来丹巴发呆600天的日子,全体员工共进了晚餐,还有一个北京的背包客也一同和我们庆祝了这一日子。
丹巴的四季我们已经完整的感受过了,它的春、夏、秋、冬都是那么的美丽宁静,充满着诗情画意,丹巴的确不愧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
此主题相关图片

2003年在我们一生的记忆中都是无法忘怀的。
这一年,我们从大都市来到山里,变成了庄园主,经历了人生的许多第一次——上了电视、报纸、杂志,出了书、画册,做了酒店老板、摄影师、撰稿人和互联网上的活跃贴片分子,并且在丹巴还经历了泥石流和中国特殊的非典时期。
打开办公室的窗户,丹巴冬日的阳光照射进来,面对院中还没完全脱落的发黄的树叶,面对这座美丽宁静典雅的我们的新家园,心中百感交集,突然有许多说不出的情感。
此主题相关图片

辛苦了,浪迹天涯痴心寻梦的驴友们!
辛苦了,庄园里所有的员工和义工!
辛苦了,每天为丹大值夜班的可爱的小黑和狼狼!
感谢在身后默默支持、帮助、关心我们的朋友们。来到丹巴的600天里,我们得到的最珍贵的就是友情和亲情。这一切会让我们永世铭记!
一切尽在2004年。2004年,我们将绘出更优美的蓝图,开创我们新的希望,做更美丽的梦。
喜鹊又在河畔的大柳树上盖了一个窝。我们也将在2004年,在世外桃源般的丹巴,继续为我们自己建一个梦中的童话般的家,把几头傻驴更舒坦地装进去。
2003—丹巴,就要成为历史了。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祝愿所有关爱我们的亲人和朋友们:
新年好!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祝愿丹大:
生意兴隆!扎西德勒!

2003年12月于丹巴
发表于 2004-9-23 23: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呆”的日子真是太美,
10月1日一定到丹大会会各位
发表于 2004-9-27 20: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神仙日子啊!真牛啊!
发表于 2004-9-27 20: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鼓很漂亮啊!
我也想买一个
发表于 2004-9-28 14: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藏鼓在康区的很多地方都有 可以这样说 有藏传佛教的地方就有这样的法鼓 楼主肯定是有缘之人才会有这样的法鼓情节
发表于 2004-9-30 13: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呆?我最想要的生活!
发表于 2004-9-30 14: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问楼主,你们那边还要人手吗?太爽了,太诱人了!!!
发表于 2004-10-2 04: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_^,好玩,有机会一定去你们那里看看
发表于 2004-10-2 04: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好玩,有点像鲁滨逊
发表于 2004-10-2 04: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太好了,弄个外文的介绍吧,给你们弄点老外来,赚点老外的钱,咳咳,算了,这么好的东西,还是留着给咱自己人吧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30 17: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