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635|回复: 1

云南省积极保护和开发野生花卉资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5 22: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摄影:友多山野考察队

CIMG7915_调整大小.jpg

       号称“植物王国”的云南省,花卉品种90%以上依赖从野生花卉资源稀缺的荷兰等国引进。以鲜切花为主的云南花卉生产,品种受制于国外。一个产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并在国内外市场立于不败之地,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品种资源的拥有。因此,云南省近些年在利用野生种质资源发展地方特色花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

10_调整大小.jpg

      野生花卉资源破坏严重
       云南省农科院通过对云南野生花卉资源的调查发现,花卉野生资源正遭受毁灭性破坏。一是在一些农牧民生产、生活频繁的区域,开荒种地和放牧对野生花卉生境造成严重破坏,减少了花卉资源的自我繁育,加剧了野生花卉的减少甚至灭绝。二是云南作为旅游开发投资的热点省份,近年来升温较快。一些野生花卉资源分布地逐渐被投资开发为旅游区,但对区域内的野生植物又未进行保护或保护力度较小,盲目开发严重破坏了野生花卉资源。三是云南的一些特色花卉资源可以直接开发成商品,当地农户为了生计,频繁采挖野生花卉,有的农民还直接采挖野生花卉作为盆花出售。四是国内外很多花卉资源研究机构,每逢花期,就到特色花卉集中分布区采挖、收集和收购野生花卉,很多花卉资源移离原生地后,因生长不好而死亡。五是一些野生花卉也是很好的中药材,中药企业定期到花卉资源分布区收购,也加剧了野生花卉资源的破坏。

P6041521_调整大小.JPG

       种质资源收集保护提速
       云南鲜切花产业步伐的加快,促进了云南省对月季等大众鲜切花品种的引进、收集和研发。2008年全省累计收集保存各类鲜切花种质资源1975份,比2005年增加了58.6%,其中品种资源增加了43.9%,野生近缘种质增加约4.5倍。
       云南省农科院花卉所、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和一些花卉龙头企业,在花卉新品种引进培育、种质资源的收集和新品种研发技术体系建立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各花卉研发单位利用分子生物技术等方法,进行种质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以及资源优异性状如芳香、抗病虫害、抗逆性等评价、鉴定及相关研究,其中云南省农科院花卉所在月季种质资源的SSR分子标记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为培育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的花卉新品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云南省还加紧对地方特色花卉的收集和保护。最近,云南省农科院花卉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格桑花卉公司联合对香格里拉地区的16个科37个属的野生花卉资源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和资源收集,共收集报春花等21个属88种的野生花卉资源,分别种植在香格里拉和昆明两地。不久前,大理冠宇花卉公司承担的“大理山茶花种质资源库建设及开发利用项目”通过省级专家的评审,正式由云南省花卉产业办公室批复同意立项,总投资6000余万元。在国兰价格低迷而产业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诸多企业、科研单位和种植者也加紧对野生兰属植物的收集与保存,其中云南农业大学近期还补充收集了野生兰属植物资源10余个种(含变种、品种),建立了兰属植物种质资源圃。
      自去年至今,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云南远益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花卉科研单位和企业,已同省内外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收集和建立了百合、月季、报春、铁线莲、高山杜鹃、石蒜、云南山茶花等花卉专类资源圃,还建立了云南拟单性木兰、红花木莲、云南樱花、山玉兰、球花石楠、滇丁香、地涌金莲、红叶石楠、滇朴等多种云南地方特色乡土树品种资源圃。其中,农科院花卉所已建立了60亩左右的报春资源圃,收集和保存上千个品种,大理州园艺站、云南格桑花卉公司和云南省农科院高山经济作物研究所建有近百亩滇西北野生花卉资源圃。
       地方特色野生花卉品种资源的收集、资源圃的建立和品种驯化、选育等一系列研究为充分利用云南省地方特色花卉种质资源,把资源大省转化为花卉大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地方特色花卉有望发展为继鲜切花之后“云花”的又一支撑点。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22: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南省野生花卉引种驯化带动产业腾飞

编辑:周小林

  云南有八大名花:山茶、杜鹃、龙胆、报春、百合、兰花、绿绒蒿、木兰,这些曾一度只盛开于山野密林的美丽花卉,如今依靠科技的力量成了人工栽培花卉,并被贴上云花的标签,销往世界各地。近几年来,省科技厅投入大量科研资金用于支持相关科研单位进行云南特色资源花卉的关键技术研究,相当一部分野生花卉被引种驯化和改良,进入寻常百姓家和国内国际市场,打响了云花品牌。
  据统计,云南省生长着近17000种种子植物和2500余种野生观赏植物,尤以“云南八大名花”闻名于世。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的花卉业蓬勃发展,但随着生产面积和产量不断扩大,品种因素对云南花卉产业的制约问题也日益突出。近几年来,省科技厅投入大量科研资金支持相关科研单位和大学开展了云南特色资源百合、山茶、地生兰、杓兰、兜兰、报春、木兰、秋海棠、杜鹃、角蒿、绿绒蒿、月季等应用基础和关键技术研究,并获得许多阶段性的重要成果和专利技术。在新品种选育方面,通过突变体筛选、杂交育种乃至与分子育种结合,选育出木兰、云南山茶、秋海棠、杜鹃、角蒿等类别的几十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在综合配套技术方面,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解决了兜兰、杓兰、滇丁香、地涌金莲等野生花卉种苗繁殖问题,并通过环境适应性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正逐渐掌握和总结出兜兰、木兰等植物的综合栽培技术。
  目前,云南省科研人员已逐渐整理出了一套适合云南野生花卉开发的近、中、长期思路,即直接引种栽培—选择突变品种—改良野生品种,选育新品种。随着野生花卉研究和开发的不断应用,云花已成为云南省最富特色的生物产业品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17 11: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