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22|回复: 0

中国百合:重放异彩的呼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 20: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摄影:友多山野考察队

DSCF5730_调整大小.jpg
(中国:百合花属植物的故乡)

       中国是百合属植物的自然分布中心,有47个种和18个变种,在世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尚有一半性状优良的百合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
       百合在花卉王国里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多年生球根花卉,花朵硕大,色彩丰富,花资优美,既能作切花、盆花,又能在园林绿地中栽培。随着育种方法的改进,每年有大量的百合新品种推向市场。在荷兰,百合切花的排名已经上升为第五位,获得了球根花卉之王的称号。
       中国是百合属植物的故乡,观赏、食用或药用百合的栽培历史十分悠久,具备良好的种质资源基础。但目前我国的百合育种工作十分落后,现有的百合种质资源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且破坏、流失现象十分严重,与百合故乡的地位很不相称。这不能不使专家们感到遗憾。

IMG_7411_调整大小.JPG
(世界著名、中国特有的岷江百合)

       追溯历史,中国百合种质资源对世界百合育种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全世界百合属植物约有94个种,起源于中国的约占世界总数的一半,其中有36个种、15个变种为我国特有种。中国百合不仅种类多,而且生态习性各异分布广泛。18世纪以后,中国原产的百合种通过丝绸之路相继被引入欧洲,对世界百合品种选育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按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北美百合协会对百合栽培品种的分类方法,8类栽培杂种系中有亚洲百合杂交系、东方百合杂种系、麝香百合杂种系、喇叭形百合杂种系等利用了原产我国的百合种质资源。19世纪后期,欧洲百合的大多数种质品种由于病毒的蔓延而濒临灭绝,我国岷江百合的引入,使欧洲百合重放异彩。
       但目前,中国的百合种质资源应用于育种的百合原种不足一半,还有许多具备特殊优良性状的百合原种亟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中国百合有很多优势种和特有种:毛百合、东北百合等花朵直立向上、植株高大,适宜培育切花品种。紫花百合、小百合、玫红百合、尖被百合、马唐百合、蒜头百合、藏百合等植株矮小,适宜培育微型盆栽品种。湖北百合、毛百合、山丹、岷江百合是抗病育种的重要亲本。一些百合可用于抗寒育种,有的可用于抗热育种,这些丰富多彩的原种是通过杂交育种来改善百合株形、抗性等性状的重要亲本。
       百合育种至今大约有百年历史。全世界以荷兰和美国为中心,围绕着百合的观赏性状、抗性、品质和繁殖能力等育种目标,已培育同了数千个品种。这些品种具有引人注目的观赏效果和出色的商业价值,在世界花卉市场上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
       近年来,生物技术在百合品种改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应用于: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离体胚培养以及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花药培育与单倍体育种,利用转基因技术定向修饰性状,以及良种快速繁育等。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的结合,使百合育种工作呈现出美好的前景。在育成的百合新品种中,绝大部分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其中相当一部分为远源杂交,在育种领域取得了可喜成绩。

IMG_7323_调整大小.JPG
(中国百合种质资源对世界百合育种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花色、花香、花形,是花卉育种的主要目标,百合虽花色多样,但缺乏鲜红、蓝紫色。百合花形的直立喇叭形是花形改良的主要目标。增加亚洲百合的香味,减少东方百合的香味则是香味育种的目标。在花期上,主要选育早花、晚花品种,以延长花期和观赏期。在株形上,切花品种要求植株高大,微型盆栽品种则要求植株矮小。抗逆性也是育种的重要目标。除此而外,还要考虑瓶插寿命、有无花粉以及繁殖能力等因素。
       在我国,许多百合原种具有艳丽的花色,直立或倾斜的花朵姿态,较大的花茎,宜人的香气,提早或推迟的花期,很矮或很高的株形。利用杂交育种技术,将这些优良性状引入其他杂种或品种,即可实现花色、花香、花形、花期、株形等观赏性状的改良,对抗病、抗寒、抗热、繁殖能力、瓶栽寿命、有无花粉等栽培性状的改良也将通过杂交育种来实现。
       据了解,将抗病的相关基因转入栽培品种中,从中筛选出既有优良的观赏价值,又具较强抗性的植株。对乙烯敏感的种及品种,可通过基因工程控制乙烯代谢,延长瓶栽寿命。无花粉和雄性不育相关,导入雄性不育基因,有望解决百合花粉污染的问题。为实现百合杂种苗的快速繁殖,组织培养技术将有很大作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18 06: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