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637|回复: 0

欧美对中国的花卉植物资源的利用远远地走在我们的前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5 00: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摄影:殷洁  周小林 友多山野考察队 Youduo Field Expedition

4_调整大小.jpg
(绽放在异国他乡的中国的美丽  英国Leonardslee花园里栽种的中国杜鹃花)

       中国丰富的花卉植物资源,在距今200多年以前,就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最初进入中国西南的欧洲人主要以传教士为主,比如发现大熊猫和珙桐的谭卫道,他开启了欧洲人对中国西南的兴趣。他是一位非常热爱科学的传教士,在他的眼里,越了解自然才能越接近上帝。来华期间,他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1888年法国植物分类学家弗朗谢整理这些标本后出版了《谭卫道植物志》第二卷。这本书中唯一的彩色插图画的就是中国的珙桐花。正是这种美丽的鸽子花让欧洲人意识到,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太浅太少,而中国西南则更是一个值得花力气、下工夫来开展考察和研究的地方。
       于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百多年来,欧美先行者们纷纷涌向中国,各自从专业的角度展开了针对中国西南地区的民俗学、建筑学、生物学等各方面的调查研究,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字和图片记录。他们费尽心思,历经波折,不远万里地将大量深藏在中国西南的植物引种回国。他们对中国西南动植物的兴趣、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超乎人们的想象,他们在开发我国的植物资源方面已经远远地走到了我们的前面。

1aa_调整大小.jpg
(来中国采集植物标本和种子的植物猎人)

       英国植物采集家罗伯特•福琼为英国皇家园艺协会运回了190种观赏植物。
       英国人韩尔礼送回英国丘园的植物标本超过150000号,总共约含5000种。
       英国人威尔逊四次深入中国内地采集所得标本约65000号,代表5000种,其中约有900个新种,威尔逊先后从中国送回植物种子1500种,引入1000种以上的园艺植物和花卉植物到欧美栽培。
       英国人福雷斯特前后共采集约3万多号植物标本,并发现309种杜鹃,其中又有250多种杜鹃花新种。
       法国传教士赖神甫送回到法国巴黎自然博物馆的植物标本多达200000余号,约含4000余种,估计有1500个新种。
       法国传教士苏利埃先后送回7000号以上的标本到巴黎自然博物馆。
       法国传教士法尔热先后送回4000号以上的标本到法国。
       俄国人普热瓦尔斯基四次来华,先后采集所得标本约15000号,代表1700种,其中约有300个新种。
       俄国人波塔宁先后送回到彼得堡植物园的植物标本多达26000余号,约含5000余种。
       奥地利人韩马迪先后采集带回标本13000多号。
       美籍奥地利人洛克在华期间共采集植物标本60000号,约含3000种。
       他们简直就是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发现了一个新大陆,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不仅仅是中央花园,更是世界园林之母、世界的花卉王国。
       这些植物猎人将无数让人欣喜万分的珍稀动植物带回欧美,引起巨大地轰动。一方面这些新物种的发现和引种无疑促进了世界生物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他们引种的植物中,由于大部分都是美丽的观赏植物(最常见的如玫瑰月季、百合、杜鹃、菊花等),甚至也可以说是他们把中国的名花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这直接促进了世界各国园林艺术的发展,从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促进了整个欧美地区环境的改善。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25 22: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