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32|回复: 1

“向日葵”传入中国时间与路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4 14: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殷洁

1_调整大小.jpg

       向日葵花是人见人爱的,它代表着阳光、朝气。但是,作为排名在大豆、油菜之后最大栽培面积的油料作物,它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途径传入中国的呢?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的专家们耗了很长时间进行专业“搜索”,对向日葵传入中国的时间与路径进行了“农业考证”。

  向日葵明代中期传入中国
  据介绍,关于向日葵引种至中国的时间,颇有争议。各种说法,各有依据。就目前所能查到的多部地方志情况来看,明代纂修的方志物产中有不少关于向日葵的记载,因此明代中后期,向日葵在中国部分省份种植是比较主流的一种说法。
  但是,专家说,其中还有一种说法是,河南省新安县荆紫山发现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重修玉皇阁时的琉璃瓦,瓦上有向日葵花图案。结果,大家认为向日葵传入的时间被大大提前。可是,有学者认为琉璃瓦的年代及其图案所指都仍待鉴定,不能据此断定。
  不过,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的专家根据考证,提出向日葵约在明代中期传入中国,并且在万历年间就在部分地区已有种植,比原先认为的时间提前了许多。

2_调整大小.jpg

  向日葵从海上来
  离不开土壤水分的植物,如何山长水远“跑”到了中国?专家说,向日葵引入中国的准确路线仍结合相关资料,有迹可循的:“那就是向日葵很可能通过海路引种至中国。因为唐代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兴盛,成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又一重要通道。它由中国沿海港口出发,经南海,至波斯湾,将中国丝绸、陶瓷等物产运往欧洲,而中国也不断有新的农作物引进,其中美洲作物的引进和推广占了很大的比重。”
  专家举例说,同属美洲作物的烟草就是“漳州人自海外携来”。而西属美洲的各种农作物如玉米、向日葵等就是通过这条“太平洋丝绸之路”运到菲律宾,再由菲律宾传至南洋各地,并进一步引进到了中国。而根据记载,浙江地区是最早种植向日葵的,是最主要的集中地,因为浙江临海,所以最先有记载也是“顺水推舟”的。
  据这次考证的结果表明,向日葵从海外引进后,最先在华东浙江一带种植,随后向国内其他地方逐渐传播开来。

  四大中心“接力”传播
  考证发现,虽然浙江是向日葵最早的“登陆地”,可它在当地种植范围却比不上周边地区。专家说,这也许是因为在引进之初,由于生态适应性、有相关替代物,或其他原因,向日葵并未能扎根下来,可别地的“水土”却能滋润向日葵。
  除了以浙江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外,专家还推断认为,向日葵在中国大量种植,是有“阶梯性”的。首先,以浙江为起点,传入华北地区,并以此为阶梯,向东北地区扩展;接着,从浙江传至湖广地区,这些地区又作为次级传播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比如云南、贵州等地;另外,陕西也是向日葵的集散地,但当时它只是从海外偶然“抵达”,并没有引起重视,还是后来别的地区发现了它的“好”,于是向西北地区逐渐扩散。
  据悉,到了民国时期,向日葵已经达到了规模化种植。翻阅所有可查阅的资料,专家发现:“虽然当时在中国的种植面积不大,但民国时期向日葵的种植已遍及大江南北,全国23个省区的地方志中均有向日葵的记载。其中,河北、辽宁、四川三省的分布面最广,这主要是因为向日葵喜干燥、寒冷,故在北方、西南种植很普遍。”
 楼主| 发表于 2013-7-14 14: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才引进了向日葵,以前的人没瓜子吃么  

3_调整大小.jpg

一、向日葵传入我国的时间与路径

  关于向日葵引种至我国的时间,以往公认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称丈菊。近年有道,河南省新安县荆紫山发现明正德14年重修玉皇阁时的琉璃瓦,瓦上有向日葵图案。如是,则将大大提前向日葵传入我国的时间。
  就笔者目前所能查到的400多部地方志,发现明代纂修的方志物产中有不少关于向日葵的记载,非凡是明嘉靖《临山卫志》的记载,将我国向日葵最早记载时间向前推了半个多世纪。在明天启7年《平湖县志》,万历36年《汝南志》,万历37年《济阳县志》、万历46年《安邑县志》等中都有记载,说明明代中后期向日葵在我国的部分省份已开始种植。另外,史料中还有一些关于向日葵的记载,也能使我们管中窥豹。在16-17世纪间成书的屠本《瓶史月表》中,向日葵就是“七月花使令”中列举的四种花名之一,只是没有形态的描述,这个记载时间与明嘉靖《临山卫志》的记载时间比较接近,可作相互印证。明代赵 《植品》二卷中提到万历年间西方传教士传入了“向日菊”和“西番柿”,书前自序时间为万历丁巳年】史料中有向日葵的记载当是在它已传入国内一段时间后。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向日葵约在明代中期传入中国,万历年间在我国部分地区已有种植,比我们原先认为的要早得多。
  目前,向日葵引入我国的准确路线仍不能确定,但结合相关资料,笔者认为向日葵很可能通过海路引种至我国。唐代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兴盛,成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又一重要通道。它由中国沿海港口出发,经南海,至波斯湾,将中国丝绸、陶瓷等物产运往欧洲,而中国也不断有新的农作物引进,其中美洲作物的引进和推广占了很大的比重。据姚旅《露书》记载,同属美洲作物的烟草就是“漳州人自海外携来”。另据北京大学陈炎教授介绍,1570年西班牙人占领马尼拉后,中国通过马尼拉开辟了一条横渡太平洋通往美洲的新航路,使亚、美两大陆开始了联系。西属美洲的各种农作物如玉米、向日葵等就是通过这条“太平洋丝绸之路”运到菲律宾,再由菲律宾传至南洋各地,并进一步引进中国。

二、向日葵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演进
  在探讨向日葵在我国的分布及演进情况之前,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向日葵经常和一些植物混在一起。地方志在著录向日葵时,也是混淆不清的,而且使用的向日葵名称有三十多种。因此,在利用方志资料前,先进行葵辨是很有必要的。“葵”原指葵菜,为人们普遍栽培并食用,最早记载于《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由于种植季节的不同,葵菜又分为春葵、秋葵和冬葵。唐代以后,随着大量新菜种的引进和培植,葵菜的重要性逐渐减弱。中晚唐开始,“葵”不再单指葵菜而也可能是指观赏植物葵花,如秋葵、蜀葵等。而向日葵最早是由航行到美洲的西班牙人发现,把其带到欧洲种植观赏,后来引种至我国。事实上,葵花属于锦葵科,向日葵属于菊科,区别是很清楚的。在进行“葵”辨之后,我们利用方志资料时就能做到相对准确了。

  明清时期向日葵的引种情况
  明嘉靖《临山卫志》中的向日葵记载是目前笔者所查阅的资料中最早的记载,明天启7年《平湖县志》中也有后续记载。从方志中还发现,清康熙之前浙江省内就有比较广的向日葵分布记载,并主要集中在浙江省的沿海地区,如平湖、海宁、萧山、余姚、宁波等。前述,向日葵从海上传来,浙江临海,所以最先有记载也是合理的。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方志记载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假如同一信息两地记载相差半个世纪以上,还是可以认定先后次序的。在其它省份的方志中,向日葵的记载时间都要比浙江晚至少几十年。故此,笔者认为向日葵从海外引进后,最先在华东浙江一带种植,随后向国内其它地方逐渐传播开来。而向日葵以超过我们想象的速度在国内迅速传播,是与明清时期全国范围内水陆交通网络的日臻完善分不开的。

  1、以浙江为中心,向其周边地区辐射。
  方志中浙江及其周边地区有向日葵记载的最早时间分别为:明嘉靖《临山卫志》、顺治8年《含山县志》、顺治11年《徐州志》、康熙39年《漳浦县志》、雍正3年《武宁县志》。浙江周边地区的向日葵记载要远远晚于浙江,笔者认为是由于作物的引进传播具有重复性,也许在引进之初,由于生态适应性、有相关替代物,或其它原因,未能扎根下来,但后来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又从另一个地区再次移种过来。此外,在乾隆之前的福建省方志中,有向日葵记载的地区大多数集中在沿海一线,如漳浦、泉州、安溪、莆田、连江等,所以也不排除福建省的向日葵是由海上直接传入的可能性。

  2、以浙江为起点,传入华北地区。并以直隶作为次级传播中心,向东北地区扩展。
  方志中华北地区有向日葵记载的最早时间分别为:明万历36年叶静渊.“葵”辨——兼及向日葵引种栽培史略.中国农史,1999,王毓瑚.中国农学书目.农业出版社,1964.175.曾芸.向日葵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古今农业,2005,赵红娟.葵与古诗文及信仰习俗考辨.浙江社会科学,2003,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4_调整大小.jpg

向日葵在国外
  说起向日葵的历史,我们禁不住要向北美的印第安人表示几分敬意,是他们首先把野生的向日葵培植成种植植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宗教在向日葵的发展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印第安人首先培植向日葵
  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北美大陆的印第安部落就在今天的美国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把向日葵作为农作物来耕种。他们把野生的多花冠向日葵培植成单花冠向日葵。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向日葵成为种植植物的时间,甚至早于玉米。
  在各个印第安部落,向日葵的用途各有不同,有些部落把葵花子捣碎或磨碎,制作蛋糕和面包。有些部落则把葵花子与青豆、南瓜和玉米混在一起食用。也有的将葵花子当作零食吃。另一些部落则用葵花子榨油,用瓜子油做面包。

  欧洲人发展了向日葵
  大约在16世纪,西班牙探险家将这种向日葵带到了欧洲。很快,它在西欧得到广泛种植,但主要用于观赏。1769年,向日葵开始被用于榨油。到1830年,商人开始大规模生产葵花油。
  俄罗斯东正教将每年的四月定为斋月,大部分油类不能食用,而葵花油则是新开发的食用油,因而不在禁用之列,这使其得以大行其道,开始进入人们的食谱。
  19世纪早期,俄罗斯农民种植了200万英亩的向日葵。那时,向日葵主要分为两种:油料向日葵和食用向日葵。政府也开始对向日葵进行研究。

  向日葵回归北美
  19世纪晚期,俄罗斯的向日葵种子开始拿到美国引种。到1880年,美国一些种子公司的产品目录上已出现了“俄罗斯大个子葵花子”广告词。这很可能是当时的俄罗斯移民将向日葵种子带到了北美。
  到70年代后期,由于欧洲对葵花油的需求不断增长,美国向日葵的种植面积超过了500万英亩。出于健康考虑,人们不愿意使用牛油等动物性油脂进行烹饪,因为其中的脂肪含量太高。俄罗斯的葵花油曾经在欧洲市场独霸一方,但需求增长的速度太快,已使俄罗斯人无法满足市场需要,这为美国向日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到今天,西欧国家仍是葵花油消费的集中地区,不过其自己的产量已基本能满足需求,美国向欧洲出口的葵花油和油料葵花子,数量已微乎其微。

如果上面所说的是真的,那么下面的是什么意思?丈菊是什么东东?
  如今所知最早记载向日葵的文献为明朝人王象晋所著《群芳谱》(1621年),该书中尚无“向日葵”一名,只在“花谱三*菊”中附“丈菊”,原文如下:“丈菊-名本番菊-名迎阳花,茎长丈余,秆坚粗如竹,叶类麻,多直生,虽有分枝,只生一花大如盘盂,单瓣色黄心皆作窠如蜂房状,至秋渐紫黑而坚,取其子中之甚易生,花有毒能堕胎”。

  诗人笔下的向日葵诗篇
  历代诗人,写向日葵的诗篇相对较少,每咏及,多寄托忠君的思想。“匪以花为美,有取心向日。孤忠类臣子,恒性若有德。”李瓒的这四句诗,可为代表。
  司马光的《客中初夏》诗有:“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咏花明志,讲的是人品。
  “葵花向日倾”,典出《三国志·陈思王植传》:“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终向之者,诚也。”
  杜甫也有“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的诗句。
  宋人蔡氏《葵花》诗云:“最怜一点丹忱在,不为斜阳影便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26 02: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